正文

铁流千里——中原突围 皮定均 (图)

(2007-10-09 12:49:11) 下一个

铁流千里——记中原突围战役中的皮定均将军

来源: 作者: 2006年7月25日


  今年是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胜利60周年,也是皮定均将军牺牲30周年。提起中原突围,人们就会想起叱咤风云的“皮旅”,想起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毛泽东主席念及皮定均中原突围有功,在授衔名单上特批将其由少将晋为中将。

  皮定均,安徽金寨县人,1914年9月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虎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时,蒋介石却乘机下山“摘桃子”,从陇海路、平汉路向豫西抗日武装包围过来,企图消灭皮定均领导的豫西抗日武装。10月,奉党中央的命令,皮定均率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撤出豫西根据地,到达鄂豫边的桐柏山区,与李先念、郑位三领导的新四军五师会师。11月,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改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皮定均任旅长,徐子荣任政委,方升普任副旅长,郭林祥任副政委,张介民任参谋长,全旅7000余人,时称“皮旅”。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10个整编师、25个旅共30万人,将中原军区部队6万余人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纵横百里的狭小地区,企图一举消灭中原革命武装。

  在此关键时刻,中原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为保存实力,争取主动,决定除以一部分武装就地分散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行动外,主力于6月底分路突围,实行战略转移。6月24日下午,根据中原军区的指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召集各旅旅长、政委部署突围,决定主力于26日分两路开始向西突围;命令第一旅伪装主力,向津浦路以东佯动,以迷惑、牵制敌人,待掩护主力越过平汉线后,自行选择方向突围。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对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特别交待:“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光荣的任务。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是对你们最大的信任。你们在豫西敌后活动了一年多,有独立作战的经验,一定能战胜敌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皮定均和徐子荣代表全旅指战员向王树声表示:“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答党对我们的信任。”随后,王树声又命令皮定均、徐子荣:“主力今晚就开始向西行动。你们赶紧回去布置,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在三天内找不到我们主力的行动方向。主力越过平汉路,就是突围的初步胜利……”

  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接受任务回到旅部后,立即召开旅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并制定了掩护主力突围和完成掩护任务后全旅的突围方案。6月24日晚,皮定均命令部队向东、东南和东北方向佯装出积极行动的姿态,前沿部队继续加固工事,摆出御敌阵势,同时抽出一批部队,趁黑夜悄悄西移,白天则川流不息地向东开进,以迷惑吸引敌人,便于主力向西突围。上了圈套的敌人以为我军主力要向东突围,拼命向东进攻。两天后,即26日下午,愚蠢的敌人才发觉我主力已向西突围,轻重火力发狂似的向皮旅阵地倾泻,妄想突破皮旅防守的地区。英勇的皮旅指战员抗击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迫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表现了人民战士无可抗拒的英雄气概。经过连续三天的顽强阻击,我军主力已越过平汉铁路向西挺进。皮旅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又开始与敌人“捉迷藏”。他们决定向东突围,到苏皖解放区和华中兄弟部队会师。皮旅的指挥员深知这条突围路线山高水险,有超过自己十倍以上的敌人和无数道封锁线,但以大局为重的他们更明白只有向东和主力背道而驰,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敌人,减轻对主力的压力。6月27日晚,皮旅7000多指战员以惊人的胆略,神不知、鬼不觉地隐蔽到位于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和整编第四十七师结合部的刘家冲。次日,当国民党军原以为在泼陂河、白雀园等地可以搜寻到皮旅时,皮定均已率部迅速从刘家冲出发,出敌不意地向西南疾进,当夜宿营于经扶(今新县)东南的易家田铺。29日拂晓,当敌整编第七十二师扑向易家田铺时,皮旅却来个九十度大转弯,直插黄土岗、福田河之间的潢(川)麻(城)公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出了敌人的内层包围圈,大踏步地向东开进。

  皮旅跳出敌人的内层包围圈进入大别山后,敌人调用重兵在险关隘口、交通要道阻击,企图把皮旅消灭在大别山里。6月30日上午,皮旅进入河南商城县境的瓦西坪。是日上午,皮旅正在休息做饭时,敌七十二师三十四旅一百团占领了瓦西坪以南高山,立煌县(今金寨县)保安团和商城顾敬之部占领了西北高地,敌人轻重武器的火力铺天盖地泼向皮旅,企图利用险要地形,一举将皮旅围歼于瓦西坪。在此关键时刻,皮定均果断命令部队就地进行反击,以第一团抢占瓦西坪附近有利地形,掩护全旅向大别山主峰之一的大牛山挺进。经过两小时激战,皮旅将敌击退,沿着一条撕开的血路,于7月1日强越鄂皖边咽喉大牛山。

  翻越大牛山后,为了迅速摆脱敌人,皮定均利用敌人统治区域间各据一方、互不通气的矛盾,尽可能地沿着省与省、县与县的交界处穿来插去,沿途割断敌人的电话线,打击敌人的区、分公所,拔掉敌人的耳目。7月3日晚,皮旅到达大别山中心地区立煌县(今金寨县)吴家店。此处是红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也是皮定均旅长和方升普副旅长的家乡。为了与军区和纵队取得联系,同时恢复体力,补充给养,皮旅决定利用吴家店老苏区的有利条件,在此休整三天。7月4日,旅党委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前一段作战经验,部署下一步行动方案。同时,派出宣传队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并打开国民党粮食仓库,将粮食分给当地贫苦群众。通过几天的休整,部队指战员的体力得到恢复,给养得到补充,皮旅于7月7日由吴家店出发,继续向东疾进。

  皮旅由吴家店出发,经土地岭、西界岭、黄栗杪、漫水河、黄氏河等地于7月10日进抵安徽省霍山县境的青枫岭下。其时,敌挺进二团约两个营的兵力已据守青枫岭山顶,通往山上的、皮旅必经的一条路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前有守敌,后有敌两个师尾追,不坚决消灭青枫岭的敌人,皮旅就无法继续前进。经观察地形后,皮定均当即决定:一团担任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二团从右翼轻装上山,迂回到敌人侧后强攻。经一小时激战,我军成功地占领了青枫岭,毙伤敌200余人,俘敌19人,保障了全旅主力顺利通过。
突破青枫岭的当天傍晚,皮旅到达大别山东陲门户安徽淠河西岸磨子潭。此时敌四十八军一部已在附近地区构筑工事,企图阻击皮旅。皮定均决定,三团于天黑前渡河至河东担任警戒,工兵连夜搭设浮桥,保障部队通过。12日1时许,正当皮旅渡河之际,敌人占据了磨子潭正面大山,并以密集火力扫射,企图阻止皮旅渡河。皮定均立即命河东警戒分队与敌展开激战,同时指挥旅直和一团冒着敌人炮火强渡。嗣后,一、三团以全部火力压制敌人,掩护二团过河,猛烈的枪炮声震得山摇地动。英勇的战士们冒着弹雨,分三路强渡,终于又一次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皮旅消灭在大别山的阴谋。

  当天上午,皮旅抢渡磨子潭向东。其时,桐城方向有敌人正向西迎面袭来。皮定均决定,部队向东跃出大别山,跨入皖中平原。第二天中午,部队进至霍山县毛坦厂时,敌人集中3个师和10个保安团,在六(安)合(肥)之间布防。为粉碎敌人的再次堵截,皮定均号召全体指战员以坚决、神速的行动,争取在敌人布防就绪之前,跃过皖中平原,取得突围的最后胜利。

  是日晚,皮旅由毛坦厂分三路出发,东路由皮定均旅长亲率,经合肥西侧北进;西路由方升普副旅长率领,经六安东侧北上;中路由徐子荣政委率领,经六(安)合(肥)线的官亭前进。15日,三路兵马击退了敌保安团和土顽的阻击合拢,直捣合肥高刘集。16日,皮旅经寿县吴山庙,进而抵达淮南铁路线上的下塘集。7月17日拂晓,部队经下塘集越过淮南铁路,粉碎了敌第一八三师的堵击。18日,进入大洪山区。7月19日,当皮旅进抵津浦路西红心铺一带时,敌已在津浦铁路线上部署了大批军队,企图阻截皮旅越过铁路。为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皮定均再次号召部队:“咬紧牙关,坚决突过去!突过铁路就是解放区,就是胜利!”同时果断决定全旅从管店、三界之间越过铁路。20日4时,二、三团和旅直以神速、秘密动作顺利通过铁路。当天天亮后,一团正在过路之时,敌一列装甲火车把一团切成两段。与此同时,从明光,管店和滁县出动的敌人,分五路从两翼运动过来,形成钳形攻势。皮定均当即命令三团控制铁路东侧有利地形,阻击敌装甲列车;并令二团以轻重机枪火力参加战斗。一团随即边打边进,经过近3小时激战,将敌击溃。皮旅全军顺利越过津浦铁路,进入到苏皖解放区,与华中野战军胜利会师。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在旅长皮定均、政委徐子荣等率领下,全旅指战员团结一致,不畏艰险,英勇奋战,克服了高山、峻岭、暴雨、洪水等层层险阻,连续行军24昼夜,行程750余公里,经过大小20余次战斗,粉碎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攻、封锁和阻击。7月20日,皮旅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掩护主力西进的艰巨任务后,相机突围,终于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


皮定均突围中原


  皮定均将军,1914年出生于安徽金寨县。抗日战争时期,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四军副军长,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军事演习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夫人张烽,1923年出生于河北涉县,1938年参加革命,1983年5月离休前任福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

  一、受命

  1946年6月24日下午,一份电报和一道加急命令把一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召到50里之外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

  他们是骑着马去的,像旋风一样卷过公路的马匹惊动了地里干活的庄稼人。警卫员的马匹在后面紧跟不舍。司令部驻在一家老乡的大院里。司令员王树声和政委戴季英见到皮定均两个,立即把他们领进了作战室。

  “这是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王树声把一份电报递给他们。电报的内容是:蒋介石已下令于6月26日向我中原部队发动总攻。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歼阴谋,中原局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主力突围到陕甘宁边区,留下一支精干坚强的部队作掩护,以保障主力突围的后侧安全。

  一纵三个旅,皮定均旅即整编前的豫西支队。他们以当初仅有的1500余人,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无比艰难环境中,从太行山东进豫西,历时一年多,战斗百余次,歼敌数万,解放16个县,队伍壮大6倍,发展到一万余人。由这支有独立作战经验的部队担任全纵队的突围掩护重任,显然,纵队考虑是合适的,而且经过军区党委的批准。王树声说:“主力今天晚上就开始行动,你们赶快回去布置,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在3天内找不到我们的主要行动方向。等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就是突出重围的初步胜利,你们的掩护任务就算完成了。以后你们按当时情况选择突围方向,或就地分散打游击,或尾随主力向西,或回豫西,去太行,或南渡大江,或东出苏皖……”

  主力突围之后,这支部队到底向哪里?将面临一种怎样的情况?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毫无疑问,中央和中原局是下了这样的决心,丢卒保车。为了保存主力,局部牺牲是必要的。然而失去这样一支好部队,失去皮定均和徐子荣这样优秀的指挥员,王树声和戴季英都感到心疼。

  四双手紧握在一起。皮定均和徐子荣别无它言,“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王树声说:“中央给了军区一笔款子。李先念司令员特别交代,让多给你们一些。”

  在送两个人往外走时,王树声眼看着别处,似乎不大经意地低声交代说:“旅的几个领导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衣。”

  二、方案
  
  一旅党委会在情况万分紧急中召开。皮定均,徐子荣,副旅长方升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参谋长张介民参加了这次会议。

  完成掩护纵队主力突围的任务,大家深感担子的沉重。敌我目前的态势当是如何呢?中原部队在敌人的蚕食、压缩下,被挤压在纵不足百里的狭长地段内。一旅处在这个狭长地段的东端。国民党军从半年以前就开始策划围歼这支部队,调集了11个正规军26个师30余万人,构成纵深达二三十公里的封锁区。除了东面的敌人,还有南北两面的敌人。

  旅党委会决定把狙击任务交给一团二团。依托工事,利用丘陵、山沟、田埂、河道等有利地形,节节抗击,顶住东面的敌人,拖住两翼之敌,为主力突围赢得3天时间。

  3天之后主力越过平汉路,一旅背后失去依托,将四面受敌,那时该向何处突围?

  西去追赶主力。但这样一来势必把敌人全部引向西南,不仅对主力极端不利,而且也会将自己置于30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此案不通。

  向西北突围,打回豫西老根据地。但它的方向与第一议案太接近了。

  向南,是浩浩长江天险。以一支孤军要突破它简直是不可能的。

  向东北或者向北,眼下正是梅雨季节,黄淮平原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水深流急,要继续渡河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向东,但这样一来无异于孤军跳入虎口。与主力部队背道而驰,钻入敌人经营半年之久、十几万重兵层层防守的铁壁合围之中,怎样才能突得出去?

  “为了掩护主力胜利突围,即使要付出重大牺牲我们也在所不惜!”皮定均坚定地说。

  三、张烽

  1943年6月将尽时,张烽与皮定均在太行七分区驻地豫西林县合涧镇上庄举办了简单的战地婚礼。

  做了两个菜。一个炖肉,一个熬萝卜。婚礼的气氛有点过于严肃,大家都埋头吃饭。婚后3天,张烽回到离合涧镇八里的木篡村去了。她是那里征粮工作组的负责人。7月7日,日伪军突然对上庄发起攻击,开始对林县新区的大扫荡。皮定均率部血战数日,转移不知去向。张烽留在当地与干部群众坚持斗争半年之后,几经历险,到豫西当区委书记,才又和皮定均到一起。

  1946年中原突围前一个月,张烽和另外几名旅领导的爱人集体化装离开部队。这几个装作难民的女人一上路就被暗探盯住了。第二天,走到距离敌人封锁线还有7里路的地方,实是太累了,晚上便停下来休息。这时的张烽,已是怀孕7个月。半夜时,徐子荣政委的爱人孟松涛听到隔壁的特务们正在布置天亮如何抓她们,吓得一骨碌爬起来推醒了张烽。两个人紧张得大气不出。最后牙一咬,张烽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两个女人从后门跌跌撞撞跑了出去。一口气跑到我军的阵地上。见到皮定均,张烽眼里闪着泪花说:“你们把我们瞎送!差点叫人家抓了。”

  第一次没走出去。但皮定均下了决心,张烽还是得化装走。这已是中原部队主力突围前一周了。临别的晚上,两个人对将来的情况作了种种的设想。皮定均说,大家都胜利,4口人团圆。那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已有一岁多了,寄养在涉县老乡家里。还有张烽肚子里即将来到人间的第二个孩子。

  张烽说,我死了,华北还有个孩子。他和你,半家人在。

  皮定均说,我被打死了,有你和两个孩子在。

  如果两个都死了,还剩下华北的那个孩子在。

  也许这对他们是最后一些安慰。两个人都不再说话。望着低矮黑暗的屋顶和窗外漫无边际的黑暗。但突围之后出现了他们没有预料到的第五种结果,两个人都没死,但两个孩子全死了。

  第二天,张烽又一次化装上路了。皮定均交待了三个地方的地下党接头地点:郑州、开封、徐州,只要找到三个中的一个就可以,再通过地下党,或去山东,或去苏北。

  四、战机

  6月26日,皮旅主阵地上腾起了第一股浓烟。敌人的疯狂进攻终于开始了。

  这时中原部队主力已向西突围两天。两天,东面的十几万敌人按兵不动,他们被皮定均迷惑住了。他组织部队大摇大摆向东运动,晚上又悄悄撤下来,造成我军主力向东突围的假象。真的主力向西突围了,敌人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以为那是佯动。敌人严阵以待观望了两天,给皮旅争取了两天兵不血刃的宝贵时间。

  顶住敌人的攻击,对于皮旅来说并不是办不到的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3天阻击任务完成之后,怎样才能把部队收拢到一起,迅速跳出虎口。一个旅数千人二十多里宽的防守正面,怎么能一下子全收了回来?收回来以后又该怎样处置?

  为此,皮定均已是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他到底设想过多少种可能和方案,大慨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没向任何人透露。

  整个上午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敌人潮水般涌上来,我军吼叫着冲下去。可是我们的反击部队刚一上山,敌人后脚又粘上来。敌人死死咬住不放这一支孤军。皮定均眉毛拧成一个疙瘩。时近中午,突然出现转机。天空中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罕见的狂风暴雨使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混沌,几米之外难分你我。

  皮定均苦思不得千载难逢的机遇意外地来临了。毫不犹豫!果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是一位军事指挥者的天才。皮定均下令:

  “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然后撤回来。前面留一个营。”

  狂风暴雨中滚动着冲锋的号声,枪声、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这一切似乎都是一瞬间的事。半个小时过后,厮杀的战场突然归于宁静。我们的战士,依照命令撤了。撤到哪里去,他们还不知道。

  五、边界

  张烽和护送她的皮旅政治部保卫干事李明祥走到解放区和蒋管区之间的界河之边。

  雨来了。他们躲进一间屋檐下避雨。这时来了几个人,盯着两个人看。张烽一见这目光,立即就想起上次化装逃跑的情形。李明祥是搞保卫工作的,毫不犹豫地拉起张烽就往回走。

  身后就响起了枪声。风雨下得急,大雨也帮助了他们。

  第二天夜里,区政府派了一位交通,帮助他们潜越。潜越被敌人发现是定抓无疑的。敌人防范得十分严密。但只有这一条路了。那位交通领着两个人在敌人的地堡间像游鱼一样穿来绕去,走了一夜,穿过层层工事构成的封锁线,来到敌人后方。张烽挺着大肚子又走了一个上午,到了信阳火车站。

  车就要开了,张烽看到许多没买到票的人都往车厢顶上爬,心一狠,也从两节车厢中间向几米高的车顶攀。至于她是怎样以怀孕八个月的身子爬上车顶的,事后连她自己也说不上来了。

  女儿却提前来到了人间。张烽早产了,孩子生在途中一户老乡的家里。她躺在炕上生起了病,打摆子,有时清醒,有时迷糊。

  这时,她开始无比怀念浴血奋战生死未卜的丈夫。

  六、胜利

  天将亮时,皮定均把他的队伍带到了刘家冲。一个仅有六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座落在离两条大公路咫尺之遥的大山坳里。而且它就在一旅驻地白雀园的鼻子底下。部队转了一夜,差几里路就回到驻地了。

  皮定均这一着是谁也想不到的。包括我们的战士和愚蠢的敌人。在这里守了若干天的一小队敌军昨天刚刚撤走,因为仗打起来了,他们认为这个小小的山坳实在没有什么价值。这时7000人满满登登地挤满了刘家冲的仅有房屋和山坡树林,隐蔽不动,原地休息,看着公路上追敌乱轰轰地一队又一队一车又一车从眼皮下面赶过去。

  28日凌晨,皮旅7000人马同阳光一起来到潢麻公路上。皮定均下令:“跑步通过!”

  前面是小界岭,河南和湖北交界的一座山峰,两省间的交通要道。敌人经营了数月之久的第一道封锁线,而这时成了一座空山———守敌都去“追”皮旅去了。皮旅如同检阅似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7月9日,皮旅经过告别大别山的最后的殊死一战:青风岭之战,把千里大别山甩在身后。11日,冒着敌人的弹雨强渡大河磨子潭。跨过磨子潭,便是一马平川的皖中平原。

  皮定均的决心是五昼夜飞越皖中平原。

  在敌人还来不及反应、完不成层层包围的兵力部署时,皮旅五昼夜连续行军,不停顿,不宿营,飞越700里!这就是皮定均的旋风战术。

  背包丢了。7000个背包,丢了整整一山沟。文件烧了,老马和伤病员精减了。部队出发了。

  绝对是一场生命的争夺战。许多人一面走路一面睡觉,一不留神就掉到了水田里。有的猛地醒来一摸前面没人,便赶紧追上去,结果把前头的人撞个跟头。骑在马上的扑通扑通往下掉;脚,直走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第五天下午,皮旅终于跨过了津浦铁路,进入解放区。跨越铁路的最后一战更为激烈。敌人的装甲列车派上了用场,与碉堡火力交叉射击,沿线敌人兵分五路,倾巢出动。千里突围的最后一仗。皮定均下了他整个突围途中最痛快的一道命令:“把炮弹、子弹全部打光,一发也不留!”

  中原突围,史之绝笔!

  1946年8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头条新闻:

  《突破蒋军包围追击中原东进我军一部胜利抵达苏皖边区》。

  文章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证明了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求和平、求团结、求生存的铁的意志面前,反动派的包围阻击袭击困扰种种残忍阴谋,显得何等无能……”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