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封建社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2007-09-28 01:44:23) 下一个
主办: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697

这是在 2007年9月25日 13:51:24 GMT 检索到的 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a755ab4e690311dcbae6c5d243b5610e 的 G o o g l e 缓存内容。
G o o g l e 已先预览各网页,拍下网页的快照存档。


Google 和网页作者无关,不对网页的内容负责。
这些搜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 郭沫若 历史 分 期 毛泽东 封建 制度 自 周 秦 以来 一直 延续 了 三千年 左右

位置: 中国政府创新网 >> 创新研究 >> 学者观点 >> 正文

王铁群:对近代中国国情和根本问题的审视

阅读次数:16


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社会是专制半殖民地社会而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专制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反对专制统治,实现公民自由民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中华民族独立转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近代中国是专制半殖民地社会

国情问题至关重要。毛泽东于1939年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强调:“我们已经明白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的特殊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2卷1991年版646页)

那么,近代中国国情如何概括呢?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642页)中国“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623页)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又重申:“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664页)

长时期以来,依据毛泽东关于“封建社会”的断言,把秦始皇称帝到1840年的历史称作“封建社会”,把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称作“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种说法不准确,其中“封建社会”和“半封建社会”之说,是中国史学的最大谬误。


何谓“封建”? 封,即分封,建即建国。“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就是“封建的本意。“封建”一词,较早见之于《左传》:“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从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这个意义。按照“封建”的本意,我国周朝(前11-前3世纪)和欧洲中世纪,是典型的封建社会。

据《汉书地理志》(主要作者班固,卒于公元92年)记载:“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合从连衡,经数十年。”(中华书局版《汉书地理志》第6册,页1542。)

可见,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全国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大小分为三等的封建小国大致有1800多个,到春秋还剩数10个;到战国只剩7个。周天子把土地和庶民“封建”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庶民“封建”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大学》中所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家”是指大夫的封邑);卿或大夫又将被封的土地分封给士。这样天子、诸侯、卿或大夫、士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宗法封建制”。

欧洲中世纪也有类似的情况,英文叫做“Feudarsystem”或“Feudalism”。

    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时,借用周朝的“封建”一词,把它译作“封建制度”、“封建主义”。

封建社会的最大特征是邦国林立、社会多元,各侯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多元的社会力量相互制衡,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世界各国的历史表明,多个强大的独立于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的存在,是民主、法治赖以运作的重要基础,是公民自由的重要保证。一百多年来,人们一再问:为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时起步,而结果迥异?很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实行的是封建制度,日本幕府体制下的“封建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的Feudalism“酷似”,各藩有力量制约幕府。所以,封建社会容易演变成现代民主社会,多种力量相互牵制,才有自由,才有民主。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之前,中国封建社会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思想解放运动”,孕育产生了东方文明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作用。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正并吞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秦王采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即“始皇帝”。与此同时,统一文字与度量衡,筑弛道通往全国各地,从此,建立起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大一统的专制主义国家。

那么,秦始皇之前之后的中国有什么本质变化呢?

最主要的区别有三点:
1、政治上由多元到一元。在封建制度下,中国各地区有众多的统治者(多时到1800个),从天子到公侯伯子男大小贵族都是世袭的封建主。这些封君受封后,对上级主子要尽各种义务,如进贡、防边,筹饷、力役等,但主子对他们则不能随意任免或干涉其内部管理事务。可见,各侯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秦始皇则废除了有近千年历史的封建制度,改中华政体为“郡县制”。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政治举措,是“废封建,立郡县”,他接受李斯建议,把全国分成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是完全由中央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中央定期任免,其职责只行使行政管理权,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而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秦始皇之后2000多年,除了汉初有过若干年分封诸王的反复外,中国郡县制度基本没有变化,如王夫之所说“郡县之制垂2000年而弗能改矣。”

2.经济上土地由公有到私有。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他们的土地,大致都属国有。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给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更不得私有。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经济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 即化公为私,废除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原先的国有或公有土地任人私自耕种,自由买卖。土地私有制一沿两千年,至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才变为集体所有制。

3.文化上由百家争鸣转变为独崇一术。在封建制度下,文化是百花齐放、多色多元的。秦自商鞅变法后,罢辍百家,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甚至为了达到思想控制,秦始皇不惜“焚书坑儒”。

这样,从秦朝开始,中国由封建制变成大一统的帝国郡县制,一延两千年未变。秦汉至清代的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或称“中央集权”社会、专制主义社会。

“现代西方中国史学派”,以西方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来比较研究,也认为中国封建制盛于西周,衰于春秋,至战国开始崩溃,最后为秦始皇帝全“废”。在中国古代,代替封建而起的制度是一种“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

现在,所谓“中国自秦始皇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2000年的封建社会”的说法,已经众口一词,积非成是。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源于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中国学术界进行了一场“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不管论战各方在具体观点上存在何种分歧,论战者均“不同程度地信奉来自苏俄及共产国际的\'社会形态共性论’。论战诸方多迷信欧洲模式,以之裁量中国历史。”(冯天瑜《“封建”考论》)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研究者学习并运用唯物史观,承袭列宁对现实中国“半封建国家”的认识,斯大林的“五阶段论”(斯大林在《辫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人类社会的五阶段论”。他说:“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6页)等,改变了中国传统“封建”概念的本义,赋予了小农经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新的含义。

上面引述的毛泽东关于“封建社会“的文字最初并非出自毛泽东之手,而“是其他几个同志起草,经过毛泽东修改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篇注)

    据历史学家冯天瑜推断,这“几个同志”中应包括王学文、何干之、艾思奇、范文澜等人。

    虽然具体为何人,有待考证,但不是毛泽东初创,则是可以肯定的。

    毛泽东并非职业历史学家,在革命和战争的残酷环境中,没有可能对古史分期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对于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他只能接受学者的观点。

    因此,毛泽东关于“封建社会”的断言不能引为依据。

我国严肃的历史学家从来都把秦始皇之前称为封建时代,如在国学大师胡适、陈寅恪、钱穆、梁漱冥等的文集中,是找不到把秦始皇以后的中国社会称作“封建社会”的。他们根据“封君建国”的定义,认为中国的“封建制”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已被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时废掉了。

总之,“集权”与“封建”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有“封建”就不可能“集权”;而高度“集权”就不可能出现“封建”。“专制”与“封建”亦然。因此,将“封建”与“专制”连用,实属不伦不类。

明确了秦始皇之后两千年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很有意义。它使我们看到,两千多年来,尽管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专制主义传统依然原封未动,专制主义、奴隶主义的气息几乎弥漫在各色各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和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外国事物,一到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里一样,无不变了颜色”:民主变成“为民作主”,“以民为本”,法治变成“依法治国”。这里的“为”“以”“依”的主体,是独立于“民”“法”之外的主宰,又回到秦始皇去。总之,不管怎样变,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不管如何变,民主自由也没有空间。这就是中国社会腐败堕落的根源。

既然秦始皇之后至1840年鸦片战争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社会,那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也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应是专制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专制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专制统治,实现公民自由民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汇聚着无数英灵,他们为何牺牲?不是为了别的什么,正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的民主自由!

二、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

中国经过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

到1820年,中国3.8亿人口,占世界的37%,2.3千亿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3%(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关于这个问题,再举几个依据:据荷兰经济史专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28.7%,大大高于英国GDP所占5.2%和日本GDP所占3.1%的份额;据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供的数字,183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生产量的29.8%,略低于整个欧洲所占34.2%,但大大高于英国和日本分别所占9.5%和2.8%的份额。——《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

1799年全国耕地约为10.5亿亩。据郭松义教授估算,鸦片战争前,全国平均亩产239市斤,粮食总产量2745.09亿市斤,人均占有粮食653市斤。(《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绪论——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有重大发展))

清代矿业手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康熙十八年改变了矿业政策,准许各省百姓开铜、铅、银矿。对铁、煤矿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政策。铜矿乾隆盛时大约年产铜1500万斤左右,鸦片战争前全国年产铁5000万斤以上。

集市贸易活跃。据许檀教授估计,明代农村集市在10000左右,清代中期发展到至少22000到25000个,清末超过30000个。(《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绪论——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有重大发展))

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人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6个,即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中国2000年专制社会所创造的辉煌和灿烂说明,独裁专制政权是无碍与生产发展的,换句话说,不能以生产发展与否作为判断一个政权好恶的依据,否则,就没有理由推翻清王朝。

辉煌灿烂的天朝大国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坠入半殖民地深渊的,自此腐败挨打,一蹶不振。

康乾盛世前后这种魔术般的巨变,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大为震惊,百思不解。

大清王朝由世界领先到挨打受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644年满清入关,占领北京,逐步建立起除元朝外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清朝最盛时疆域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上面提到,清朝初年,中国整体实力在世界上仍然是处于领先地位,在康雍乾三朝,中国仍然有可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大清朝的专制统治,使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

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专制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反照。在繁荣的光环下面,大清王朝已经日益衰败:

1.政权腐败。大清帝国承袭的仍是专制制度,权力不存在任何实实在在的监督和制约,而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腐败。虽然各专制王朝都存在腐败问题,但清朝的腐败十分严重。康熙时代,宰相明珠、索额图所贪污的钱财,远远超过号称明朝最大的贪官——宰相严嵩数十倍;到乾隆中叶以后,官僚队伍的腐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深受皇帝信重的大学士和坤贪污之巨可谓空前绝后。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因痛恨和申专横并曾反对过自己继承皇位,便赐其自尽,并超没其家产。经清点,其全部家产达8亿两白银,相当当时数年的国库收入。

政风好坏,从来都关系到朝代兴亡,盛衰隆替。腐败必然导致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引发盛衰之变,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腐败,而不可能是一些人所鼓吹的政治异己的煽动和策划,或严重的自然灾害。繁荣能维持多久,统治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关键取决于政权自身的状况。

2.拒绝开放,固守自然经济。闭关自守妨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拉大了中西差距。虽说中国的落后不始于清朝,但说清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闭关政策加快了落后进程,加深了落后程度无论如何是不过分的。故当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清朝的衰落,将之视为“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大清帝国只是保持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虚假形象。果然,“康乾盛世”结束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就爆发了,中国随之陷于丧权辱国的苦难深渊。在专制统治下,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的商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繁荣,但到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依旧是中国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这种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顽强地阻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地束缚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3.严厉的思想禁锢。康雍乾三朝最残酷的统治表现为文字狱。乾隆朝,被认为是康雍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可是文字狱却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整个清朝文字狱大案160多起,其中在乾隆朝,有130多起,占80%,一不小心就会被处死。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历朝历代,都有过类似文字狱的情况。但是像康雍乾三朝文字狱时间之长,处置之残忍,那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除文字狱外,清朝严禁言论出版自由。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清代六部尚书、侍郎都可单独向皇帝讲话,然而除此以外,不论什么人,又都不许向皇帝讲话。比起明代来,布衣也可直接向皇帝讲话,这相差就太远了。清制又不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当时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清廷在每个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石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这三条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一版)思想被禁锢,是社会堕落的重要原因。

在大清朝趋于衰落,似“日之将夕”之时,世界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国家蒸蒸日上。

历史发展到满清入关前4年,即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之后历经内战、复辟等,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确立了议会制,建立起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形成了一个以保护公民自由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实行法治、民主、宪政的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创造了体现人类现代文明的新的社会模式。

从疆域来说,英国本土很小,但它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这有力地证明,所谓大国不是以疆域大小区分,主要指标是制度和综合国力。只要制度领先,经济、军事、学术、文化等领域也能着着领先,形成雄厚的综合国力;即使国土不大,也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国;一旦与那些腐败的巨型国家相遇,势如摧枯拉朽。英国长期遥领世界风骚,其根源,正是它有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

继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英国于18世纪后半期又掀起了“工业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法国和美国也成为世界强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赞赏的口吻说:“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可见,清王朝由领先世界到挨打受欺,最根本的原因,是出现了一个比传统中国社会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康有为说过:“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披全球。”这里所说的“新政新法”,指的是民主共和制度,“新学新器”,指的是现代工商业。尤其是这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力地限制了政府的不良行为,保障了公民的人人平等的权力,极大地焕发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把西方社会迅速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形之下,中国社会依然停留在中世纪。长期的专制统治,不但养成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奴性,也制约了整个社会自我更新的能力,难以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一来,泱泱大国步履蹒跚,在西方先进国家进攻下,必然屡遭失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可以说,清王朝由领先世界到挨打受欺,最根本的原因,是专制与民主抗衡、落后与先进较量、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竞争的结果。

那么,如何振兴国家,恢复中华民族的尊严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尽快跟上世界潮流,实行全面的充分的民主,使中国从专制社会转变成民主社会(或者说从中世纪社会转变成现代社会),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变成民族独立的国家。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

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是:

1、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实现国家独立。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2、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化农业经济为工商业经济。或者说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3、实现民主政治,化君权为民权。即废除专制,实现司法独立,舆论自由,权力竞选,人权平等。

4、废除思想控制,实现文化多元化。

上述四点,除第一点不具有普遍性外,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和普世性原则。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要实现从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是第三点,即实现民主政治、扩展公民权。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之所以是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民主政治具有关键性。卢梭说过;“我已看出一切都归源于政治,而且,无论我们作什么样的解释,一个民族的面貌完全是由它的政府的性质决定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说道:“扩展人类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李慎之说:“一个民族最主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 美国总统布什曾向中国网民发表谈话。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让统治者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类发展的关键在于民主政治。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中华民族独立转变的历史。我们应该按照中国历史的这一本来面目去认识历史,以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为纲来认识近代中国,以社会民主化、民族独立化的历程为观察和判断一切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

明确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中华民族独立转变,会帮助我们认识到,国家民主化民族独立化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根本问题,是第一层次的问题,其他如变法改良、暴力革命、改革开放等,都是方法问题,属于第二层次的问题。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主题。
返回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共0页 0条评论信息 5个/页 页次:1/0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转到页



用户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限2000字以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版权申明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 创新论坛 与我同在

主办: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697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