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与 天可汗时代 (图)

(2007-08-28 22:00:12) 下一个


“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

百度百科 > 浏览词条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天可汗
tiān kě hàn

1. 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

  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2. 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


返回雅虎首页
搜索 相关标签: 科学 | 考古历史 | 考古探秘

“天可汗”都有谁 唐太宗独据此尊号?

“天可汗“这一尊称,是否为太宗所独据?抑或是”天可汗”泛指唐廷诸帝?游牧民族君长,有否类似之称号?

自太宗至代宗,唐朝皇帝均有被上称为”天可汗”的纪录,绝非只有太宗一人所独有之,而其中尤以玄宗一朝为最,高达七次之多。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大食入侵西域地区有关,西域各城邦诸国纷纷要求唐廷出兵,保护其国防安全;再者,尊称唐帝为”天可汗”的种族中,有北方的突厥、回纥(鹘)以及西域诸国,从未有东方(如日本、朝鲜三国)与南方(如南诏、天竺)或西南方(如吐蕃)民族称唐帝为”天可汗”。

推究其原因可能是东方及南方诸国,对其君长并非称作”可汗”(或称王、天皇、赞普),是故其上书称唐帝时,也就不用”天可汗”此一称号,而采用皇帝、天子、陛下等尊称。

盖贞观四年,上尊太宗为”天可汗”者,为当时西域、北方诸君长,而非《通典》及《资治通鉴》所谓的”四夷”君长。

以往学者多认为”天可汗”系游牧民族专对唐朝皇帝之特称,然而考游牧民族历史可以发现,”天可汗”一名并非是唐朝皇帝所独有,在汉文史料中,即可找到游牧民族君长有类似称号:

其一,突厥登利可汗。据《旧唐书》〈突厥传上〉载:伊燃病卒,又立其弟为登利可汗。《新唐书》〈突厥传下〉载:其弟嗣立,是苾伽咄禄可汗,使右金吾卫将军李质持用为登利可汗。明年(开元二十九年)遣使伊难如朝,正月献方物,曰:”礼天可汗如礼天,今新岁献月,愿以万寿献天子”云。

其二,回纥登里可汗。据《旧唐书》〈回纥传〉载:干元二年夏四月,回纥毘伽阙可汗死,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登里可汗,其妻为可敦。《册府元龟》〈外臣部〉载:干元三年,葛勒卒,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移地健,是为登里可汗。

考”天可汗”,乃”Tangri Qaghan”一词之音译。游牧民族称”天”为”Tangri”,唐人译作”登里(利)”,或”腾里”。由此以观,则在同一时期,突、回民族既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Tangri Qaghan),游牧君长亦自称为”Tangri Qaghan”,显示其伟大、神圣。惟在汉文史料中,将前者译作”天”可汗,而后者则译为”登利”可汗或”登里”可汗。

自我观念之深植人心,故不将突厥与回纥之”登利”、”登里”译为”天”。于是乎”天可汗”之称就成为自唐太宗以来,对中原皇帝独一无二之专称。

不唯如此,汉人在称”登利可汗”时,将”登利”译释为”果报”,如《旧唐书》〈突厥传上〉载:登利者,犹华言果报也。此亦是天朝自我观念使然,要维持唐朝皇帝称”天可汗”之唯我独尊形象。

及至近代,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elliot)予以指正,以为”登利(tangri)突厥语训为天或神,与果报之意甚远”。

事实上,”果报”本身就含有天、神之意,因为唯有天及神才有权力决定世间的果报,只因为撰史者欲避唐皇帝”天可汗”之唯一性,故将”登利”隐译成为”果报”。

而突厥、回纥君长自称为”天可汗”,原因在于当时两国国势均十分强盛,其君长欲与唐朝皇帝相抗衡。

贞观四年,东突厥虽已败亡,其余众尚有十几万部落降唐,后因贞观十三年(639)九成宫之变,太宗于贞观十五年(641)命悉徙突厥还故地,突厥民族遂又逐渐壮大。传至默啜(Batur)时其国势逐渐强盛。其子毗伽可汗(Bilga Qaghan)在祖先余荫之下,国势如日中天,被称为Elteris(Ilteris)Qaghan ,即国家复兴可汗之意。至毗伽可汗之子则不可一世,自号为登利可汗(Tangri Qaghan)。


————————————


大唐帝国往事:天可汗时代(独家全文)

唐朝,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所有中国人最自豪的光荣与梦想。从建国之初,大唐就具备了征讨四方的实力,并征服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被四夷君长推戴为“天可汗”,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威权。与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相比,唐代的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向世界敞开心扉,最能包容并蓄异域文明。这一切,皆源于大唐帝国的开明开放和自信自强。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使其治下的人民过上了一段身心舒爽的日子,那种安乐慈爱、其乐融融的境域,至今仍令中国人怀想。纸香墨飞词赋满江,豪杰英气大千锦亮。沿着宿命走人迷思,再度梦里回到唐朝。

作 者: 徐磊 出 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23日类 型: 人文社科 > 历史 定 价:2 元 (包月用户在包月期间可直接阅读所有VIP图书,现在就去包月)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本书每1天将有4个章节释放为非vip章节,至第60节,敬请关注!
1第一部分

有一种说法是唐朝并非是从隋炀帝手中夺得天下,而是在平定群贼之后才定于一尊的。李唐确实没有和隋炀帝正式交手,主要是隋炀帝在江都根本就不想回来,倒省了攻打长安的李渊父子不少麻烦。不过,李渊在一年之内由太原到长安称帝,除了他的两个儿子、众将士以及像李三娘这样的巾帼英雄之外,还有一个功臣是李渊未曾赏过的,即李密。


第1节:乱世群雄(1) Vip! New! 第2节:乱世群雄(2) Vip! New!
第3节:乱世群雄(3) Vip! New! 第4节:乱世群雄(4) Vip! New!
第5节:乱世群雄(5) Vip! New! 第6节:乱世群雄(6) Vip! New!
第7节:乱世群雄(7) Vip! New! 第8节:乱世群雄(8) Vip! New!
第9节:乱世群雄(9) Vip! New! 第10节:乱世群雄(10) Vip! New!
第11节:乱世群雄(11) Vip! New!

2第二部分

李家曾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这个虽然没有什么根据可以让我们相信,但他们看来也是有这个“资本”的。李世民的箭术就不说了,征战中他就是以弓箭为主。李渊的箭术也当真很了不起,凭着这个,他娶到了一位美丽而又聪明的妻子。窦毅那道“屏风孔雀题”好像专是为他而设一样,不然,众多公子中,怎么只有李渊射中了孔雀两眼呢?李渊的箭术可说是出类拔萃,但当时还有一位更有名的射手长孙晟,“一箭双雕”这个成语就是由他那而来。李渊箭名比不上长孙晟,大概也与他长期担任文职有关,而且他也很懂得韬晦,很懂得隐藏自己的长处。凑巧的是,这两个人后来成了亲家,只是李世民恐怕没有机会得到岳父大人的指点,更多的还是继承了李渊吧。


第12节:痛并快乐着——李渊(1) Vip! New! 第13节:痛并快乐着——李渊(2) Vip! New!
第14节:痛并快乐着——李渊(3) Vip! New! 第15节:痛并快乐着——李渊(4) Vip! New!
第16节:痛并快乐着——李渊(5) Vip! New! 第17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1) Vip! New!
第18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2) Vip! New! 第19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3) Vip! New!
第20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4) Vip! New! 第21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5) Vip! New!
第22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6) Vip! New! 第23节:独步历史的天空——李世民(7) Vip! New!
第24节:难兄难弟——李建成和李元吉(1) Vip! New! 第25节:难兄难弟——李建成和李元吉(2) Vip! New!
第26节:难兄难弟——李建成和李元吉(3) Vip! New!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