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琴 椒 桃,胡说 扯 诌 编,胡闹 来 搅 搞......语义探源

(2007-08-28 00:01:38) 下一个
从胡琴、胡椒 到胡说、胡来

——汉语构词“胡” 之语义探源

谭汝为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方的各少数民族泛称为“胡”。因此,来自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的物品,也标明“胡”字以示区别。如“胡琴”“胡笳”“胡椒”“胡桃”“胡马”“胡服”“胡僧”“胡萝卜”等。这个“胡”标明了外来物品的产地方位。

但是,汉语词“胡说”“胡扯”“胡话”等,却表示随意乱说。为什么用“胡”来表示这种贬义呢?这得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答案。

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称为“中原”,一直是汉族的居住地区。但自“五胡乱华”后,胡人曾一度主宰中原,胡汉混居,相互融合。经过魏晋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战乱和分裂,在中原地区以及部分江南地区形成了民族大交汇,人口大迁移的局面。

北魏孝文帝元宏(鲜卑族,原姓“拓拔”,改汉姓为“元”)迁都洛阳后,禁止其国人胡服胡语。据《魏书·高祖记》载:“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语言淤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者。”圣上有旨:谁在朝廷上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话,就罢谁的官!可见这位鲜卑皇帝在推行民族共同语上的决心。此处的“北俗语言”,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专指鲜卑语,俗称胡语。

后为实事求是,就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孝文帝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以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卷十二)明确规定:三十岁以下的官员,不说汉语就降级或罢官。于是,胡人学说汉语蔚然成风。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也造成汉语语音发生某种变化。顾炎武《音学五书》记载:“河淮南北,夹杂胡言,声音之变,当自此始。”

许多少数民族人士开始学习汉语,初学伊始,不免发出怪怪的腔调,一张嘴就表明其为另类(正如我们今天听侯跃文相声《糖醋活鱼》中那种洋腔洋调),令人忍俊不禁。另外,胡人用汉语讲话,遣词造句也难免生硬别扭。当时,人们称之“胡说汉语”。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汉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又如明无名氏《村乐堂》二折:“同知,休听这弟子孩儿胡言汉语的。”

所谓“胡言汉语”,犹今老外说中国话,带有异类、随意、搞笑的意味。于是“胡扯”“胡说”“胡话”“胡言”“胡吹”“胡搅”“胡诌”“胡编”“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枝扯叶”“胡诌乱扯”等词都接着产生了。

后来,“胡”由描述言语扩充到描写行为,于是“胡闹”“胡来”“胡搞”“胡吃海塞”“胡搅蛮缠”“胡思乱想”“胡作非为”“胡猜乱想”等词语也都产生出来了。

应指出,这些带“胡”字的词语,最初不无民族歧视和偏见,但绵延至今,经历史岁月磨洗沉淀过滤蒸馏,此般用意早就荡然无存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