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夏文摘》写稿十年的最高荣誉--一个业余网上写手的自白
(2005-12-27 06:58:07)
下一个
为《华夏文摘》写稿十年的最高荣誉--一个业余网上写手的自白
-力刀-
到今年年底,是我上网码字儿并为《华夏文摘》投稿10年整了。
1991年年底,同学教会了我用中文网元老魏亚桂先生编写的ZWDOS中文软件经大学电脑系统阅读,拷贝和打印华夏文摘,并订阅了经电子邮件送递的文摘。从此,《华夏文摘》成为我留学生涯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精神伙伴。正如很多那个年代前后出国的老网友们及华夏老编辑唐泓先生在其文章里回顾所言:“每个周五,就盯着打印《华夏文摘》,那时候几十页中文要打老半天,那也等着,然后拿出来大家传看……”。我还把每期文摘存入软盘保存,直到互联网以及华夏文库的建立后。那时,每周五阅读《华夏文摘》是艰难的留学生活中最温馨的时刻,等待每一期新文摘的发行的焦急心情真好比当年等恋人的信那滋味--文摘确实是我们这代老留学生们的亲密伙伴和恋人。因为她是由一群和我们生活和经历相同的留学生们创办的,发表的文字写的是我们留学生自己经历的,或我们身边眼见目睹的真实留学生活,是我们在异国他乡艰难生活闯荡适应异种文化和文字语言的痛苦过程中用我们熟悉亲切的母语和文字交流的园地。可以说,除了那个时代过来的我辈们,只怕90年代后期来的留学生们再无那种感受也很难理解和体会我们这些年过不惑或过了知天命之年老留学生们对《华夏文摘》的那份情感了。
95年底,我学会了使用也曾是文摘老编辑的严永欣先生编写的在DOS下操作的“下里巴人”汉语拼音中文书写软件打字,并给《华夏文摘》发了我的第一篇文字--一封以真实姓名署名的读者来信,为《华夏文摘》叫好并向读者们呼吁捐款支持文摘。从此,开始了业余码字儿向文摘投稿的正经事业和上网不正经闲侃与人斗嘴干仗的10个春秋。那时写一篇千把字稿子要花几十个小时,一字一字吭吭哧哧地拼写打入,在DOS下操作的汉语拼音书写软件很难使用,也没有鼠标操纵器,写作时得把“拷贝”,“删除”,“插入”等各种指令的具体写法用法写到卡片上贴在荧光屏上时刻看着这些说明打入指令来编辑文件,还常常因不熟悉电脑和指令使用,一不留意,写好的一大段文字突然不翼而飞,几个小时的心血瞬时化为乌有,真让人捶足痛心不已。
记得,当我转到芝加哥大学工作后,用“力刀”为笔名最早投给华夏两篇政论文章“我们比西方人更重情感?”和“是张艺谋在污辱出卖中国妇女?”时,都是在工作之余熬了十几个夜晚才完成的。也正是这两篇文字在《华夏文摘》的发表,让我感受到电子网络传媒的力量。我这两篇文章刊登于文摘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就陆续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读者的电子邮件了,如潮的邮件以至把当时有数量限制的我在大学的电子邮件信箱撑爆而无法打开使用,急得我立即找到系里电脑管理员来修复和扩容我的信箱,并把来信一一修复。当我阅读着世界各地读者们的来信反馈评论,被读者们的真情鼓励支持深深感动:除了在道义上的支持,有的认真地指出我的文字和引用资料的错误,有的与我认真探讨我的文章所涉及的问题的文化和历史层面意义及根源,也有的网友向我倾诉自己痛苦的切身经历。我至今保留着当年这些撑爆了我的电子邮件信箱的来信--它们是我的读者对我业余写作生涯的鼓励和动力来源。
在美国,网络写作没有什么限制,可以任意书写自己情感和感兴趣的题材。我曾说“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写,我写抒我情”。写我的思乡之情,写我对时政的关注和感受,写我的同年和既往经历,写我的留学生活感受。同时,用我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读者做大众生活医学科普。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使得我有写不完的题目,常常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在给《华夏文摘》写稿的过程中,与读者通过论坛和电子邮件的及时交流,也使得写作本身更有意思和实际意义。我写我的童年,使得有相同经历的读者一同回味童年,甚至因此有在英国的读者来信认下当年同在一个大院儿生活的童年伙伴儿;我写我的穷吃经,有网友来信讨教野蘑菇的识别和采摘经验;我侃我学打网球的经历,有网友甚至外出开会路过我住的城市下飞机来与我“手谈”;我谈乳腺癌和肺癌等医学问题,先后有多个网友来信来电话咨询有关其本人或家人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这里面,甚至有那曾攻击我“也有些90到100年的老店,虽无多少人光顾,门面也还撑在那里。那些不咸不淡的文章,虽问津者寡,却有重大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价值。”的人!
人们常说网络世界时虚拟世界。可我觉得网上江湖与现实生活一样,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网络里,网人们有着真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经历和感受,通过文字表现于网上。老刀在网上同在现实生活里一样,毫无造做,嬉笑怒骂从不隐瞒自己的情感。当《华夏文摘》建立文库时,我是唯一一个将自己的真实身分展示给读者们的写手。网上我曾得罪过不少人,但却也因我的真情实意而结识和交下许多知根知底的好友,铁哥们和好写手,而且都是最早从为《华夏文摘》的共同写作经历相识的。
网上码字儿10年,真正最让我感到欣慰和感动的,却是最近很多网友给我寄来的信函和为支援老刀家乡河南艾滋农民和艾滋孤儿们捐款的热情举动。当今年5月,武汉电视台记者陈为军自费自编自导自摄反映中国河南农村因献血而感染HIV/艾滋病悲惨事件从而获得第63届PEABODY奖的记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经皇后区法拉盛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的寒江月女士主持在华人社区放映后,引起华文媒介的重视和宣传,在美国华人社区内引起反响。老刀和寒江月,海贝珠,及《华夏文摘》的写作好手之一杜欣欣等自发结合组织起来,通过网络论坛及平面媒介进一步大力宣传推荐该片于华人社会,旨在为影片中悲惨家庭募捐,获得大家热烈响应,很多没能看到此片的网友们来电子邮件和电话,向我们表示支持和订购此片DVD。一位LA的网友寄给我600美元的汇票--她在给我的电子信中说:“刀客,我没勇气看那悲惨故事,我怕自己感情上承受不了那悲惨景象。但我支持你们,我愿为这些悲惨的农民尽点力”(也就是这位网友其后又资助了两名艾滋孤儿全年学费及生活费!)。网上认识多年的铁哥们之一京人兄除自己购买并代朋友订购外,主动经电子邮件在他工作所在的联合国华人职员们里呼吁,两天后我就收到来自联合国的华人订购信函和支票。还有许多网友和朋友们不求留名地寄来捐款。一位单身母亲决定资助一个艾滋孤儿,把资金寄给我并声明:不需要给她开回执收据。她说:“在网上我读了多年力刀的文章帖子,我相信他”!读到此信,我感到眼热--作为一个网上业余写手,还有什么能比收到我的《华夏》读者这样的来信,这样慷慨的支持和真诚的信任更珍贵的?
这些年,为写医学科普文章,花了不少钱买书,写出来都是投给全无稿费的《华夏文摘》和义务贴到网络论坛去了。在网上闲逛,斗嘴骂架更是耗费了不少正经做学问的时光。说起来,这多年来我业余写的文字,从来没想过投稿换什么稿费钱。还是在朋友主动帮助修改之下替我投给报刊,总共也就换来200美元。值不值得?当然是自家赔钱赔老了的事,看上去绝对不值。然而,最近这么些网友尤其前日这位单身母亲的来信和捐款,却证实我这多年的涂鸦码字儿又是有所值!而且价值相当不菲!他们给我寄来的捐款,大大超值于我全部文字总数所值的稿费--如果真被发表的话。这是我的华夏读者们给予我业余写作生涯的最大的一笔稿费!而他们的如此真诚和坚定的信任却又是谁能随便用钱可以买到的呢?!
我感谢你--《华夏文摘》,你们--《华夏文摘》的编辑们,我的读者们,我的网友们,感谢你们真诚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在为《华夏文摘》投稿写作的10年中,能有你们这么多信任和支持我的知己,吾复何求?
我将继续认真地码字涂鸦不止,磨刀砍柴不休,板刀依旧──为我自己,为《华夏文摘》,更为了所有《华夏文摘》的忠实读者们!
千金一诺!
12/25/2005 寄自 美国 刀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