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37)
2016 (42)
2021 (42)
大家上了年龄,便有了怀旧的习惯。
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小时候的剃头挑子。
剃头师傅估摸着时间,两三个月就过来转一趟,这几条街片基本上属于他管,别的师傅也不来,也可能他们有默契。
忘了他们的吆喝声是什么,反正那几种手艺人都有他们标志性的口号,剃头的,磨剪刀的,修盆的,弹棉花的,错不了的。
我妈听得吆喝声就把我和我弟支出去,给两毛钱,剃俩头。
院子里看剃头师傅摆弄他那套家当颇为神奇。
小小的一挑子,竟然有那么多门道儿。这一头是机关无穷的木匣子,无穷多个小抽屉,里面藏着各式各样的小宝贝,推子剃刀小木梳,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底下挂着油光发亮的小板凳,卸下来摆到院子中间,孩子们坐上去等待剃头。这一头更加神奇,增光瓦亮的小铜盆底下竟然是生着火火的小炭炉。师傅变戏法似的从哪儿弄来一壶水倒入盆中,这边开始剃头。
油乎乎的围裙套在孩子脖子上,手动推子加梳子,头上转那么几圈,就大功告成了。
这头的水也热了,师傅拿手试试烫不烫,再续些凉水,把头摁进去,肥皂一抹噼里咔嚓,一会儿功夫一个鲜亮整齐的寸头就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