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 欢 乐 回 应 苦 难

(2007-08-19 19:08:29) 下一个
以 欢 乐 回 应 苦 难
——浅识著名画家梁邦楚先生
聂 危 谷

梁邦楚先生是一位经历过大起大落,至其晚年,几乎是位淹没无闻的画家。中学和大学肄业期间,有幸得到傅抱石、吕凤子、张书旗等名家的亲授和赏识,年方二十四岁即以作品入选首届全国美展而一举成名,可谓年少得志。1956年国务院实施招聘制度,梁邦楚先生通过招聘,从一名地方师专教师,一跃而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随即又以国画〈雄鹰〉入选《苏联画报》成为与齐白石、徐悲鸿并列的三位中国画名家之一,可谓中年复兴。
然而,梁邦楚先生却每每在其时来运转的关口遭致不测风云,这与其正直、耿介乃至疾恶如仇的性格有著密切的关系。30年代,由於拒绝上司索画,梁邦楚先生被解除了南京政府教育部顾员之职;40年代,由於对国民党省中教讲习会主持人压制言论自由不满,甩碗抗议,被解除了丹阳正则艺专的教职;60年代,由於胆敢称呼右派为“同志”,又被迫离开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文革长达6年的“隔离审查”期间,梁邦楚先生竟然3次逃往北京申诉,激怒了造反派,遭到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惨酷的刑罚。
梁邦楚先生的一生,幸运总是昙花一现,苦难与噩运却永远挥之不去。而在其最落迫的时候,竟至於要在温饱不济的贫困线上挣扎。然而,在梁邦楚先生的笔下,我们却看不到半点的忧郁、苦闷、哀吟和愤慨。牵牛花丛中《飒爽》英姿、生气勃勃的雄鸡;伴著《荷香》在妩媚的柳阴下扎猛子嬉戏的群鸭;《江南三月》中或翔或栖,絮叨著的一群八哥;《鸟语花香》中的亲密耳语的双雏;以及画面情调被题目点明了的《枫叶红鸲鹆欢唱》,无不透露出律动的笔墨,轻快节奏,娱悦的情调,灵逸的画格,充分体现了梁邦楚先生对“天趣美、气韵美、含蓄美、格调美”的艺术追求。
梁邦楚先生生於江西,终老於江西,一生仰慕八大山人,直到其晚年,仍有兴致临摹八大的作品,其仿八大之作,足以乱真。因此,人们总想在梁邦楚先生与八大山人之间找到某种渊源关系,以证明前者传统根基深厚、师承不薄。然而,事实上梁邦楚先生的画风与八大山人大相径庭。八大冷僻、孤傲、清狂、反美学的绘画语言和愤世嫉俗的精神内涵,为梁邦楚先生的热情、和谐、平淡、美善、大俗大雅所取代。尽管生活凄清,人生坎坷,世道不公,梁邦楚先生却从不愿以怨恨相报。在其艺术创作中,他不象“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辛弃疾一样,切忌言愁,甚至更象莫札特一样,让苦难成为栽培笔底幸福之花的养料。他始终保持著乐观开朗和富於幻想的气质,用他一枝轻音乐般的画笔热情地讴歌自然、讴歌春天、讴歌生命的“灵性、灵气、灵魂”,为後人留下一笔美妙而丰富的精神遗产。


作者系扬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美术史学博士

如要看图请去 http://i.cn.yahoo.com/pianosonatab 查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