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单个原子中的宇宙》 达赖喇嘛 著 nile节译 (2)

(2007-11-11 03:24:37) 下一个

第三章:空,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 (续1)

有人会问,相信事物有独立的内在的本体除了是一种对实在的误读,还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对于龙树来说,这样一种理念的后果很严重。龙树认为正是因为相信有内在本体才会导致人们在与周遭世界和芸芸众生的互动中表现出永无休止的妄行与妄见。对于我们喜好的内在属性生发无明的执着,而对我们厌恶的内在属性生发无明的憎恨。龙树指出执着于事物的独立存在是烦恼产生的根源,而烦恼反过来引发一个由行为,反应和伤害构成的破坏性链式反应。龙树分析到最后,空不仅仅是对事物观念上的理解,而且有深刻的心理和伦理的意义。

我曾经问我的物理学家朋友 David Bohm 这个问题: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相信事物有独立的内在的本体除了是一种对实在的误读,还会造成什么问题呢?他的回答意味深长。他说如果检查一下各种对人类作出区分的思潮,例如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它们思想根源的关键元素就是认为事物天生就是分割的,互不关联的。正是基于这个错误认识人们相信每一个部分本质上是不依赖于其他部分而独立存在的。 Bohm 的反应,基于他在量子物理学领域的工作,与龙树两千年前著作里的观点异曲同工。诚然,严格说来,科学不涉及伦理和价值评判。但是,事实上科学,作为一种全人类的事业,仍然与影响人类福祉的基本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Bohm 的反应并不奇怪。我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能和他一样理解科学的基本理念与人性的关系。

以我所理解,现代物理学在 20 世纪初经历过一场危机。牛顿,麦克斯韦尔和其他很多科学家建立的经典物理大厦为我们的表象世界提供了似乎有效的解释完美地迎合我们的常态感觉。而相对论的发现和量子力学揭示的亚原子水平上物质的奇怪行为动摇了这个大厦的根基。正如 Carl von Weizsacker 向我解释的,经典物理接受一个机械的世界观,某些普适的物理法则,包括重力和力学定律,有效地决定了自然的行为方式。在这个模型里,有四种客观实体 — 物体,力,空间和时间 — 而且所知的客体和能知的主体有明确的区别。但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提示我们必须从原则上摈弃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并由此而摒弃我们经验数据的全部客观确定性。然而, von Weizsacker 坚持认为我们描述量子力学和那些证实量子力学所描绘的新的世界图景的实验所用的术语正是属于量子力学所反对的经典物理学的术语。除了这个问题, Carl von Weizsacker 认为我们需要不断地追寻自然里的统一性,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更正对于存在,科学和人类的地位的理解。

尽管佛教长久以来在传统中享有权威,在这些科学发现面前,我感到它也一定会愿意更正它的早期关于原子的理论。早期佛教的原子理论一直没有得到重大的修改。它认为物质是由八种所谓的原子性的物质积聚而成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和色香味触四种所谓的衍生物质。地性持久,水性调和,火性增益,风性运动。一个“原子”被看作是这八种物质所构成的,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宏观世界的物质存在。根据最早期的佛教学派之一 Vaibhashika ,这些单一的原子性的物质是物质的最小组成,不可分割而且没有结构。当这些“原子”们聚集成为物体时, Vaibhashika 的理论认为每一个单独的原子之间互不接触。来自风元素和其它力的支撑使它们整合为一个系统而不会坍塌或无限扩张。

不用说,这样的理论一定是受其他印度哲学学派特别是 Nyaya 和 Vaisheshika 的逻辑体系的影响发展而来的。如果检查一下印度的古代哲学著作就会发现那里有一种不同的学派和系统之间通过争论和对话相互刺激的传统。这些古代印度学派 — 如佛教, Nyaya , Vaisheshika , Mimamsa , Samkhya 和 Aidvaidavedanta— 有着共同的基本目标和分析方法。这种思想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在印度佛教早期到中期以及现代西藏一直是知识和哲学思想发展和修正的基本动力。

最早已知佛教有关原子的 Vaibhashika学派理论可能记载于 Dharmashri 的《 Essence of Higher Knowledge 》和著名的《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第一本书一般认为写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尽管没有译成藏文,我听说在公元三世纪有中文译本。 Dharmashri 的著作代表了一种将早期佛教哲学系统化的尝试。其中许多基本观点在他之前一定已有流传。与第一本书不同,《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是一部汇编。成书于公元一到三世纪。《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古佛教哲学学派的原理。它提供的理性的哲学基础回击了对这些原理的非难。尽管西藏佛教对《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中的论证非常熟悉,这本著作本身从来没有译成藏文。

在上述两部著作,特别是第二部的基础上, Vasubandhu ,印度佛教哲学最伟大的燃灯者之一,于公元四世纪写下了他的《 Treasury of Higher Knowledge 》。这本书综述了《 Great Treatise on Instantiation 》里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西藏,这本书是早期佛教哲学和心理学的标准教程。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喇嘛时,我必须背诵 Vasubandhu 的《 Treasury 》。

至于原子的聚集和原子与所形成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早期佛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有意思的是在《 Treasury of Higher Knowledge 》一书中甚至有不同“原子”大小的讨论。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大概是一个兔子的“原子”的 1/2400 。不管那是什么意思,我没法知道 Vasubandhu 是如何算出来的。

在接受这种基本的原子理论的同时,另一些佛教学派质疑不可分割的原子的概念。也有些学派怀疑四种衍生的物质色香味触是物质的基本构成。例如, Vasubandhu 自己就因为他批评原子是客观真实不可分割的观念而著名。他辩论说,如果独立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存在,那么就无法解释日常世界里的物体形成。为了这样的物体的出现,一定要有办法解释简单的原子如何能聚集成为复杂结构的系统。如果物体一定是由原子聚集而成的,设想一个单个原子被六个不同的原子所包围,前后左右上下各一。我们可以问:中心原子与东面的原子接触的部分同样也和北面的原子接触吗?如果不是,中心的原子一定有一个以上的部分,因而至少是理论上可分的。中心的原子有一个部分与东面的原子接触但不与北面的原子接触。相反,如果这个东面的部分确实与北面的原子接触,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允许它与其他各面的原子接触。如果是那样, Vasubandhu 辩论道 , 所有 7 个空间位置上的原子,一个中间的和六个包围它的,会是一样的,而且会坍塌成为一个原子。 Vasubandhu 说这个理想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可能用简单物质的聚集,如不可分割的原子,来解释宏观世界里的物体。

我个人从来没能理解香味触这种东西是物质的基本构成的观念。但我可以理解人们如何能发展出一个认为四元素是物质基本构成的理论。无论如何,我个人的感觉是,佛教在这方面的思想,基本上是推想的,原始的物理学,现在必须加以更新,代之以用现代物理经过实验祥加证实的,如电子围绕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旋转这样一种对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理解。当人们听到现代物理学对亚原子的描述,比如夸克和轻子时,很明显,早期佛教的原子理论和他们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的概念最多只能算是粗糙的模型。但是,佛教理论家的基本思想的方向还是正确的,那就是即使是物质最微妙的构成也必须理解为由部分所组成的。

(待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