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明珠:新圣女公墓, 俄罗斯精英的集合地
看相关文章请点击:
俄国和中欧两周行: 行程, 感受与攻略
莫斯科的第一眼, 红场的夜晚和清晨
俄罗斯民歌
关于俄国签证和旅行贴士
莫斯科的明珠:莫斯科大学与“七姐妹”
莫斯科展览中心观感:莫斯科,我要为你哭泣
莫斯科的明珠:新圣女修道院,人称小克林姆林宫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攻略,智斗“恐怖分子”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真人秀(内部消息)
阿姆斯特丹:风车,运河,城市风情
阿姆斯特丹:郁金香花园 Keukenhof
莫斯科: 日出, 6:00 ;日落, 20:58;历史平均温度:48F (9C)。
新圣女公墓与新圣女修道院相邻,里面埋藏着近三万个灵魂。这里曾经是教会上层和贵族的葬身之地,但从1923年起,这里便成了名人公墓,长眠着众多对俄罗斯做出贡献的精英人士。如今想在这里得一墓穴由不得买主,即使是腰缠万贯的贵族。
公墓很大,古木葱茏,绿树遮荫,鲜花竞开。这里没有墓地的阴森恐怖,没有沉闷的寂寥。放眼望去,一座座墓碑风格各异,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虽然墓碑上刻的是俄文,但你可以从碑雕的设计上去吟读属于每座墓碑的故事,去感受俄罗斯特有的墓园文化。许多雕塑都是艺术精品,象一个巨大的露天雕塑艺术园地。走在这样的公墓里,体味到的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对生命的缅怀或回顾,和新生命的开始。
1. 新圣女公墓大门
众多的俄罗斯精英们长眠于新圣女修道院的公墓里。政治家如赫鲁晓夫,莫洛托夫,叶立钦,曾访问中国的米高杨;文学家果戈里,契可夫,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法捷耶夫,奥斯托洛夫斯基等;音乐家萧斯塔科维奇,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还有斯大林的夫人娜杰日达,中共早期领导人王明夫妇,戈尔巴乔娃;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众多的军队将领,英雄卓娅和舒拉等等。俄罗斯人把对英灵的追悼,化作美丽而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一座墓碑都以完美的造型,向来者诉说故人生前的故事。
新圣女修道院公墓自19世纪末建成以来,逐渐成为克里姆林宫墙下陵墓之外,莫斯科知名度最高的陵园景点,也是中国游人最爱光顾的地方之一。
下面分不同职业区域介绍一些名人墓碑。先看音乐家和艺术家吧。
2. 马戏大师与喜剧电影大师尼库林,前苏联人民演员。长时间担任著名的莫斯科老马戏团的艺术指导,现在的艺术指导是他的儿子。他的墓碑是一身戏装,好象是在演出中间的休息时间,爱犬也在陪伴他。
3. 俄罗斯的训兽师举世闻名,这是他们的训兽前辈大师
4. 芭蕾大师乌兰诺娃,是俄罗斯芭蕾的杰出代表人物 看风景的自助旅游服务
5.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俄罗斯小提琴流派的旗手,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6. 萧斯塔科维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肖斯塔科维奇13岁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19岁时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10号)由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布鲁诺·瓦尔特指挥俄罗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令他享有世界声誉的是他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在战火和饥饿之下写作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
1941年希特勒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猛烈进攻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以后会介绍列宁格勒保卫战),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在最初的严酷日子里写成的。列宁格勒被围城900天而没有沦陷,城中男女老少都行动起来保卫城市。全体军民仅靠北部的冰冻雪原的有限补给维持着,有几十万人冻饿而死。
1943年,全程参与抗战的肖斯塔科维奇写下了描写列宁格勒顽强抵抗的《第八交响曲》,在德军炮声中进行了首演。尽管乐团成员很多都已经牺牲在火线上,人员残缺不全,仍然极大的鼓舞了前线军民。很短的时间里,《第八交响曲》就传遍了反法西斯战场。l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年当全美国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哀时又演奏了《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肖斯塔科维奇还曾为许多著名影片作曲,包括《牛虻》,《青年近卫军》,《攻克伯林》,《易北河会师》等。
肖斯塔科维奇的巨大贡献和名望,却不能保证他自身的安全。二战以后,他的作品经常因为“资产阶级情调”,“西方自由化倾向”在苏联被批判,多次被迫做检讨。作曲家有一个应付批判者的诀窍:每当“炮火隆隆”时,他就赶紧“创作”出一部极端革命的作品,任何人一听就知道他在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国家,然后领导就让他过关了。也是他才高八斗,才可以很快创作出符合官方口味和需要的作品,得以自保平安。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去瞻仰一番?仔细的找了一大圈(几万个墓碑啊),最后终于找到了。大师的墓碑低调平凡,没有塑像(所以难找)。不象那些军官们,都把自己的光辉形象搞的巨大无比。但是,创作出许多不朽作品的大师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尽管他的墓碑是那样的不起眼。 看风景的自助旅游服务
7. 卓娅
卓娅和舒拉:看到这两座墓碑的时候,心情有点激动。那本由英雄的母亲撰写的《卓娅和舒拉》,曾在1950-60年代风靡中国。师长一辈对英雄姐弟非常敬佩,小时还经常听到她们的故事。这次能有机会来到英雄的安息地,也是一个必看之地。
卓娅和舒拉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苏联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在父母的倾心教育下,姐弟俩从孩提时代起就逐步养成许多优良品质:尊重长辈,乐于助人,学习勤奋,积极劳动,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等等。1941年,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入侵苏联。还在读中学九年级的卓娅辞别母亲,自愿加入游击队,走上保卫祖国的岗位。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她和战友们一起深入敌占区埋地雷,烧敌营,表现机智勇敢。
后来,她在烧毁敌人的马厩时不幸被捕。凶残的德寇对卓娅进行了种种摧残和侮辱:长时间严刑拷打她,并逼迫她身着单衣,赤裸双脚在雪地上跑动……坚强的卓娅承受住了所有非人的折磨,拒绝回答德寇的问题,没有泄漏游击队的任何秘密。一无所获的敌人恼羞成怒,绞死了卓娅。
弟弟舒拉从小就与姐姐感情深厚,他在卓娅牺牲后,怀着为姐姐报仇的决心进入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参加培训。不久,他驾着坦克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在战场上,他镇定勇敢,表现出色,屡建功勋,先后获得卫国战争一级金质勋章和红旗勋章。最后在1945年4月,二战胜利前夕,不幸牺牲在前线。
卓娅的雕塑再现了她悲壮牺牲的情景。那是不忍目睹的惨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花季少女,手脚被捆绑,德军在对她上绞刑之前不仅强暴了她,而且在她牺牲后割去了她的一个乳房。 她的英勇事迹传到最高统帅部,并传遍卫国战争前线后方。最高统帅部下令,任何部队在面对残忍折磨杀害女英雄的这支德军部队时,不惜代价全数消灭,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或俘虏!
8. 卓娅
9. 舒拉
10. 高尔基,但这是著名作家的爱子, 马克西姆-阿历克赛耶维奇
著名作家高尔基,他的《母亲》和《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三部曲曾经在我的书架上,还有励志的《海燕之歌》。十月革命前就是活跃的革命作家,后与列宁有分歧,不信任斯大林,曾长期流亡国外。后来经过自我检讨,声明支持斯大林,才得以回到国内。1936年因病离奇死亡,三名医生被控谋杀,疑似被斯大林暗杀。
1935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定居。斯大林想让高尔基为自己写一部传记。高尔基一拖再拖。当斯大林发现他的目的达不到时,便冷落了高尔基。那几年,契卡头子亚戈达经常到高尔基家中作客。有人怀疑亚戈达别有企图。马克西姆变得忧郁,眉头经常紧缩,和妻子的关系也悄悄出现了一些流言。
古人云,人生不幸有三,其中一条是“老年丧子”。这无疑是人的悲痛。有人认为,当时契卡采取的便是人为地让高尔基老年丧子,以便用他心爱的儿子的死刺激高尔基,以期致高尔基于死地。
1934年5月11日,本来身体矫健的马克西姆突然由于感冒而逝世。当天,苏联党政领导人亲自看望高尔基。接着国内外著名作家纷纷向高尔基发电或写信表示慰问。一位作家的儿子的死,能牵动如此众多的社会人士,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这时正是苏联“大清洗”的前夕。马克西姆的去世使高尔基夫妇万分伤心。他们要好好地安葬自己的儿子。高尔基派妻子专程拜访女雕刻家穆希娜,恳请她为儿子设计一座墓碑。
穆希娜是著名的女雕刻家,接受了这项任务。这是穆希娜第一次设计墓碑。为此她拜访高尔基,与高尔基夫人进行长谈,还向马克西姆妻子了解他生活的种种细节。她搜集了大量照片,最后创作了现在这种姿势的雕像,得到了高尔基夫妇的肯定。
高尔基生命的最后几天:1936年6月1日,高尔基从莫斯科市区前往郊外哥尔克别墅。途经新圣母公墓时,他要求停车去看望儿子的墓。6月6日,《真理报》上发表了一条消息,说高尔基于6月1日患感冒。接着,连续几天发布他的日益严重的病情公报。6月18日,联共(布)中央与苏联人民委员会会议通告全国人民:伟大作家高尔基不幸逝世。高尔基的骨灰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中。列宁陵墓后边的克里姆林宫红墙里,只安放苏联高级人物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的骨灰。
11. 法捷耶夫,很多人都看过他的《青年近卫军》。铁杆的斯大林拥护者,后来成为作协总书记,迫害其他作家。1953年斯大林死后,法捷耶夫被降职,1956年自杀。
12. 革命诗人,剧作家,马雅科夫斯基
13.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看风景的自助旅游服务
14.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5. 果戈里,《死魂灵》
16. 这个很壮观,看名字是托尔斯泰
这个墓碑不是写《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列夫·托尔斯泰,他葬在莫斯科附近的自己的庄园。这个是阿列克赛·托尔斯泰,出生于托尔斯泰家族的一个穷困破落的分支,他的父亲是一个伯爵,母亲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
阿·托尔斯泰公认的传世名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1922-1941)。 《苦难的历程》史诗式的描写了卡嘉与达莎两姐妹与她们各自所爱的人罗欣、捷列金在1913-1919年所经历的彷徨、苦闷、求索,在大时代血与火考验中逐步走向革命的历程。语言朴素,心理描写细腻深刻,情节生动流畅。阿·托尔斯泰说他的这部作品也就是知识分子“失去了祖国而又重新得到了她”。
阿·托尔斯泰其它作品还有1937年的中篇小说《粮食》(即《保卫察里津》),1942-1943年的历史剧《伊凡雷帝》等。阿·托尔斯泰还是科幻小说的先锋,如关于火星之旅的《Aelita》 (1923),《Engineer Garin's Death Ray》 (1927),在少年读者中极其流行。
阿·托尔斯泰的作品大多都被改编拍摄为电影。他是斯大林的坚定支持者。
1971年9月1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去世。按照惯例,作为前苏联最高领导人,他的遗体应该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那里基本都是政治家和领导人)。但出人意料的是,赫鲁晓夫的遗体却被意外地安葬到了莫斯科西南部的新圣女公墓,远远地离开了红场,离开了他的前任们。在苏联的历任最高领导人当中,唯独赫鲁晓夫没有被安葬在红场,这对于外界始终是个谜团,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愿,还是苏共中央的决定。但他的家人都为赫氏能葬在这里而感到荣耀,因为这里安眠的都是全民公认的对俄罗斯做出伟大贡献的人。
赫鲁晓夫下葬以后,他的家人请当时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为赫鲁晓夫雕刻一尊塑像,对他的一生做一个形象的总结和评价。有趣的是,赫鲁晓夫在生前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过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说他“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钱,拉出来的却是臭狗屎,驴尾巴甩出来的东西也比涅伊兹维斯内的作品强”。赫鲁晓夫甚至在莫斯科美协成立30周年的展览会上当众揭发涅伊兹维斯内是同性恋者,而天性豪爽的雕塑家当时马上反驳说:“请您现在给我找一个姑娘来,我要当场证明我是怎样一个同性恋者。”他的回答让当时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尽管两人的脾气是如此的水火不容,但当赫鲁晓夫的家人告诉涅伊兹维斯内请他雕刻塑像是赫鲁晓夫的遗愿时,宽容的艺术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涅伊兹维斯内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任何人不能干涉他的创作。当时整个俄罗斯都在关注着这位曾与赫鲁晓夫势不两立的艺术家,究竟会为他的对手雕刻一尊怎样的塑像呢?
17.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主持扭转了斯大林路线,反个人崇拜,率直务实。可惜后来被政变赶下台,否则苏联未必会一下子垮台,可能会走上渐变的改革道路。正象这黑白相间的墓碑,喜欢与反对他的人也是泾渭分明。涅伊兹维斯内创作的墓碑没有拉高也没有贬化,用简单朴实的设计,黑白对比的色彩,表现了一个公众眼里的真实的赫鲁晓夫性格。而面带安详笑容的赫鲁晓夫头像,平静的注视着来往的人们,表现出当政时经常发表激烈意见的赫鲁晓夫,在他的晚年早已改变了。千秋功罪由后人评说。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18. 戈尔巴乔娃,她在这里大概不是因为她丈夫,而是自己的贡献
19. 前中共领导人王明,中规中矩的中山装
20. 王明的妻女,与他隔路相望,永世相守
21. 曾访问中国的米高杨,长期的苏共中央领导人,好象后来做到最高议会主席
22. 另一个米高杨,著名的米格战斗机的设计师。
从二战时期和朝鲜战争年代的米格-15/17,到性能超过同期美军战机米格-21/23/25,米高杨设计的多款战机曾是许多国家空军的主力战机,倍受推崇。在1950-1970年代,米格战机装备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国家空军。特别是在二战以后的主要战争中,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956/1967/1973年的三次中东战争,米格战机都是其中一方的主力战机。曾经有一名波兰飞行员驾驶一架米格-21叛逃西方,美军真是如获至宝,借此研究和破解米格的秘密。
23. 图波列夫,另一位让西方恐怖的著名战机的设计师,包括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运输机,大型客机。
图波列夫主持设计的超音速客机图-144,两倍音速,同英法合作的“协和号”惊人的相似,不论是外形还是在性能上,而图-144要早上天三个月。战略轰炸机与战略核潜艇并称两大核威慑力量。陆基核武器很容易在敌方首次核打击时被毁坏而丧失反击能力,但是有极长续航能力的战略轰炸机与战略核潜艇,长期游弋在天空和大洋,不容易同时被全部击毁。只要有一架战略轰炸机或一艘战略核潜艇漏网,等待敌方的就是惨烈的核报复。有了核威慑力量,敌方就不敢攻击。图波列夫是构建前苏联核威慑力量的核心之一。
24. 兵器专家拉夫里洛维奇,他设计的穿甲弹可以击穿几十公分厚的钢板
25. 二战时期的坦克兵元帅雷巴尔科
26. 克雷波什金空军元帅
波克雷什金是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只最值得骄傲的雄鹰。从战争开始至结束的四年之中,他参加空战156次,个人共击落法西斯德国飞机59架。只要他的飞机一起飞,德国人就开始在无线通话机中互相大声提醒:“小心!波克雷什金在空中。” 为表彰波克雷什金勇敢的献身精神和卓著的战绩,苏联最高统帅部于1944年8月9日第三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这使他成为了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人,而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是三军元帅朱可夫。
波克雷什金于1985年11月3日去世,享年72岁。按照他的地位和职务,苏共中央决定把他的骨灰保存在克里姆林宫宫墙之下,但他的夫人玛丽亚却说,波克雷什金希望和自己的众多战友们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讨论,这位英雄的骨灰终于得以和战友们团聚安息在这片宁静的公墓里。
27. 军队将领在墓地中占了很大的地盘
28. Alexander Nesmeyanov,1948-51年的莫大校长,主持了麻雀山新校园的建设,包括莫大主楼。1951-61年担任苏联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曾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29. 水电专家冈得洛夫
30. 火箭航天专家
31. Aleksandr Zinovyev,二战飞行员,战斗英雄。战后进入莫大学习并留校任教,后来成为逻辑系主任。逻辑/哲学家,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逻辑社会学创始人并创作社会逻辑小说。因为批评苏共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1978年被迫流亡国外,1999年才得以返回。后来极度推崇斯大林,认为他有杰出的人格。他极端反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认为美国对俄国的威胁大于希特勒。反对全球化,并把全球化与第三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32. Valeriy Brumel,64年奥运会跳高冠军
33. 画家
34. 医学专家
35. 数学家 Ivan_Petrovsky ,莫斯科大学校长(1951-1973)
36. 空气动力学家米里昂希科夫(Millionsykov,M L,1913—1973),前苏联科学院副院长
37. 电视塔的设计师
38. 歌唱家夏里亚宾
俄罗斯著名演员、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前立着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这座传神的雕像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夏里亚宾歌声的追忆,更唤起了许多俄罗斯老人对他的挚爱和怀念。
从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夏里亚宾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被称为世界的“低音歌王”,他的歌声,曾让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低沉的嗓音震撼了整个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歌手、俄罗斯民族的骄傲,生前一直受到国内激进分子的迫害,而不得不流亡国外,甚至被剥夺了作为人民演员的荣誉称号。据说,夏里亚宾生前曾经赌气说道,我连骨头也不能埋在这个国家。但是在他去世46年后,这位不朽艺术家的遗骸,终于从巴黎迁葬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夏里亚宾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下面是几个很有特点的墓碑。
39.
40.
41.
42. 叶利钦, 有人大加赞扬, 有人恨之入骨
43. 列别德中将, 两次参加总统竞选, 分别败给叶利钦和普京
44. 科杰利尼科夫,空降兵伞包设计师
45. 另一位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伊柳申
46. 很多人只能在红墙上占一块地方
这座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公墓饱含着浓厚的俄罗斯文化韵味,墓主的人格身份与墓碑雕塑的巧妙结合,使来参观的各国游客总是给予无尽的赞美。苏联解体后,国家拨款急剧减少,新圣女公墓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这里已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埋葬新去世的名人了。现在,许多富有的俄罗斯新贵想通过捐助巨款,使自己也能埋在新圣女公墓。这种想法遭到了几乎全体国民的反对。在有些地方,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新圣女修道院与新圣女公墓都是免费开放,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如果有导游索要门票费用, 可能是私自收费。公墓内有人兜售出版物, 也有收费导游带人去看名人墓, 但是远不如自己去探索。
莫斯科还是"大国"气派, 到处只见俄文。在莫斯科大街上, 99%的人不讲英文。但是, 在这里, 来的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多半可以讲一些英文。所以, 看到什么特别的, 就问别人"这是谁?" 门口有一个大牌子, 标出了约200个名人的墓碑位置(有两万多墓碑哪),但都是俄文。还是先认真做作业, 大概知道谁在那里, 要看谁, 再仔细去寻找。
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感谢网友wwweeelll, 泉水,冬梦,Sean_Chang,wyz1008, 门修斯等补充照片#16,28,31,32,35,36中的人物资料。本人真是一个俄文大字也不认识,看见墓碑上的俄文姓名,还是不知道精英的具体名字。标准的文盲,哈哈。
谢谢观看。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不可转载。文学城看风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文学城看风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个人网站:随我去看风景 www.KanFengJing.net (大量更新)
点击看其他游记系列:
中东自助行(1): 行程, 攻略, 感受
背包独行希腊与西班牙: 行程和感受
意大利的太阳,月亮和群星:行程, 攻略, 补遗
华盛顿最美的季节:樱花节的花海人潮
西行漫画: 金山的路, 金山的桥
墨西哥城两日(1):吃住,交通和景点
回国看奥运(6):北京新貌
东京印象(5): 顺道游东京之攻略与补遗
西藏珠峰之行(6): 行程,准备和攻略 (补照片)
自助游: 自由恋爱 vs 包办婚姻
介绍一个自助游的好帮手
一票走天涯: 怎样最大限度的利用机票
旅途中遇贼防贼集锦
|
• 多谢了! -看风景- ♂ (0 bytes) (2 reads) 6/16/09 |
Same feeling...possibly because this nation did too much harm to China when we were w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