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浴血长平(三) 进攻和防守的较量

(2007-07-07 19:12:35) 下一个

浴血长平 ( 三 ) 进攻和防守的较量

公元前 262 年,年轻的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经过一番思考后接受了上党郡,这一行动就成了赵国正式挑战老大秦国的宣战书。强盛的秦国自然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君秦昭襄王立刻开始准备对赵国的战争。秦昭襄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大军去夺上党郡。赵国这里当然也不含糊,赵孝成王立刻命令赵国名将廉颇率精兵到上党迎敌。

大将廉颇当时已经身经百战的老将。他并没有率领大军到上党城那里等着和秦军交手,而是把大军部署在长平一带。这一部署让这块土地和两年后的那场激战轰轰烈烈地留在青史之上。

廉颇之所以选择长平是极具战略眼光的。现在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平的地形。



长平地理位置



长平之战地形图


虽然这两张示意图不是特别清晰,但我们还是能看到长平的有趣地形。长平位于太行山的南边,北,西,东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状如箕形。平面形状为长 40 公里 37 公里 的矩形。中间还有一条由北向南的丹水河贯穿长平地区全境。如果赵国军队依山布兵防守,对从南面而来的敌人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另外,长平东边有通往都城邯郸的官道,运送粮草极为方便。山下虽为丘陵地带,但对军队运动无大阻碍,可以隐蔽迂迴,而且丹水河的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所以能占据这一有利地形,对廉颇率领的赵军来说,无疑又是得了一支上苍的拐杖。

不光如此,长平还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南两方交通咽喉,也是战略要地。在长平战争之前,秦军既已占领了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城)为中心的魏国河东,后又攻下以野王为中心的韩国南阳。那么,此时的秦国在对赵国的整个战略部署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两条山道可走 : :或是取乌岭(今山西翼城、沁水界)、空仓 岭(今山西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或是取羊肠坂(今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晋城南天井关)一线的南路,对于这两条路,长平都是战略要地。因为长平是上述西路和南路的交汇点,是无可替代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只要廉颇布置一支劲旅固守长平不失,秦军便无法涉足上党,更无法逼近邯郸。赵军如果能成功坚守长平,也就完全顾及到了赵国的安全。可以这样说,长平对于赵国,无疑是一个天然的城墙。

廉颇刚到的时候,在东西两面都有设防。西面设防的目的是为了赵军作战时有更好的纵深。这一布局显然是为进攻考虑的,因为单从防守考虑,把部分军队放在河的对面只能给敌人增加打击面。所以从这点看,廉颇在战争之初还是有进攻和伺机反击的打算。但是,当强大的秦军到来以后,廉颇的这一布局显然吃了亏。秦军向西面的赵军发起了进攻,廉颇不能从东面调太多的军队去增援,因为他怕秦军声西击东就势打跨东面的防线。一旦东面防线垮掉,赵军的粮道就危险了,如果这时赵军又如不能在西边取得胜利,就会陷入秦军的包围之中。正是由于这样的顾虑,赵军在开始阶段和秦军交手时吃了亏。据史书记载,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有了这样的教训,大将廉颇立刻将原来带反击性的防守体系变成了彻底的防守体系。赵军全部撤到丹河以东,依东面高山防守。仍凭秦军如何挑战,赵军是高举免战牌,概不应战。这样一来,秦军没有办法了。想进攻,他们就必须渡过丹河。可是过河以后,如果赵军从高山上下来偷袭他们,秦军就没有任何有利地形可依了。更可怕的是,如果在大军渡河的时候赵军来个半渡而击之,吃亏的可能性不仅大,而且后果也会很严重。

不仅如此,在给养的供应方面,赵军也是占了便宜。东面的邯郸只有 150 公里 远,并有畅通的管道。秦军就不一样了,距离远不说,和都城咸阳还隔了个黄河。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对秦军不利。当时秦军有好战嗜杀的所谓“虎狼之国”的恶名,在上党和长平地区可谓失道寡助。赵军正好相反,他们是上党人民的子弟兵,可以得到当地人民的有力支持。

如此的形势对秦军非常不利,而且战争拖得越久秦国就越被动。虽然说赵军没有了任何进攻企图,可时间就像天上降下来的无形之剑慢慢地会帮助赵军取得这持久战的最后胜利。当时对于秦军来说,最好的梦想就是能找一块地方可以公平地和赵军决一死战。

有人可能想,如此恶劣的境地,秦军就没有必要在此坚持了。他们完全可以先在别处去开辟疆土,如南边的韩国,楚国等等。可是这样一来,享受了胜利喜悦的赵国可能就开始正式崛起了。他们可以依靠上党地区的有利地形,将秦国从魏韩手里夺去的黄河东岸地区抢过来,与秦国隔河相望。如果再顺势拿下魏韩,赵国就成了中原霸主了。这样,秦国的战国老大地位就要让出来了。

秦国人清楚地知道这个局面的演变。他们还意识到这次与赵国的战争必须是场决战。并且必须要毁灭性地重创赵国,否则秦国的霸业就又要在黑暗中寻找若干年了。所以,秦国没有撤军,他们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耐心地坚持着。

但是他们不只是在被动等待,而是在寻找和创造决战的机会。他们如同卧在野草中的狮子一样,耐心期待着对猎物的最后一击。他们知道,这个攻击必须是致命的,因为如果秦国即使让赵国上当吃了大亏,而不能彻底消灭其元气,赵国还是有机会回到上面的防守中来。真要是那样,秦国以后的战略还将是一筹莫展。并且可怕的是,赵国如果有了教训,就死也不会放弃现在这种对他们极端有利的防守战略了。

秦赵两军在长平地区相持了近三年,最后秦国人终于运作了他们的一套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将他们的秘密武器偷偷地亮出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之初,秦昭襄王雪藏了这件最锋利的武器,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军事家,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战神 -- 白起。在国家军队决战之时弃第一大将不用,我认为这不是秦昭襄王的意气用事,或是是由个人恩怨所决定的。我认为,秦国的最高统帅部可能在战争之初就预测到了后来的困难局面,并且制定了如何使用白起的策略。试想,假如当时取上党的统军人物是白起而不是王龁,估计后来的赵括就是再胆大,也会要小心多了。

秦昭襄王启用 武安 君 白起是秘密的,他当时下令 :“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这条铁的纪律也为后来的决战安排埋下了伏笔。当时, 秦国光把白起放出来还不行,因为已经尝到防守甜头的名将廉颇是不会上当的。即使哪天他稍微糊涂一下,上了白起的当,也只能吃个小亏。秦国现在如果想要赵国吃大亏伤元气,必须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要让廉颇丢掉饭碗,第二必须让继任者彻底放弃廉颇的这种防守战略。你想,秦国费半天劲让廉颇下岗了,结果他手下的将领接了班。由于这个将领在这几年的防守中也吃到了甜头,所以他肯定不愿意改变战略。只要他保持了这一防守战略,廉颇在不在位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秦国希望廉颇的接班人应该是一个完全抛弃廉颇防守思想的人。经过一番苦苦寻找,最后他们终于在赵国找到了一位,这人赵国的高干子弟,马信君赵奢的儿子,心高气傲的赵括将军。

让赵括将军接替廉颇来担任赵国的主将是赵孝成王一生中最愚蠢的决策。现在史书上都将这个归咎于秦国的反间计。秦国人的确为这个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他们制造谣言,说廉颇萎缩不前是让秦军吓破了胆子。还说廉颇早有归降秦国的意图,现在不打是为了以后有个退路。他怕把秦军打惨了,秦国以后会找他算账。

除了这方面以外,他们还为廉颇的接班人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他们说秦军怕的就是赵奢和赵括父子。以前赵奢就让他们吃过大亏,现在虽然他死了,但听说他的儿子赵括比他更厉害。如果赵括当了赵国主将,不用说打了,吓都把秦军给吓回去了。

赵孝成王并不完全是让这两个谣言给蒙蔽住了,然后才作出了换将的决定。从前面他对接受上党时的决策过程看,我觉得赵孝成王也算是一个慎重的人。可最后为什么作出了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决策呢?我们不妨可以分析一下。

不管一个将军多么有名,在制定战略的时候都有一个谨慎度的掌握,有些人保守些,有些人大胆些。记得林彪曾经高度评价粟裕在淮海大战中决策的胆略。并说,要是自己指挥,有的战机就不能果断抓住。原因是林彪一般只在预计胜率超过 6 成到 7 成时才会拍板开战,而粟裕有时只有 5 成胜率时就敢下命令。现在很多人都拿辽沈战役时林彪对锦州一战时犹豫不决当笑话。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当时如果塔山阵地让国民党部队冲垮,林彪的东北大军就会置身于锦州守军,沈阳援军,和塔山方向的援军的三面包围之下了。

与林彪相似,老将军廉颇也是计较谨慎的一位。他带领的赵军在与秦军相持的两年多时间内,赵孝成王曾多次要求他主动出击,可都让他拒绝了。后来很多人对赵孝成王对廉颇的防守策略的干预不解,他们说当时局势对赵国非常有利,赵国丝毫没有任何危险。这时候让廉颇盲目出击,赵孝成王是不是脑袋发疯了?

其实这样的说法忽视了国家决策中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政治因素。有时候,为了政治目的,明知道要吃亏的战也要打。例如,抗美援朝时的第五次战役。当时彭德怀已经报告给老毛说, 将军队冲到汉江以南非常危险,弄得不好会中敌人的包围,另外战争前的准备还不充分,建议缓一缓。但是老毛丛国家政治大局考虑,认为尽快打一战十分必要。最后彭德怀只好从命。最后,志愿军果然吃了亏。但是正是由于志愿军杀到了汉城,动摇了美韩他们可以依靠汉江固守的想法,最后让美韩走到停火谈判桌上来。

赵孝成王当时也有政治上的考虑。他爷爷赵武灵王和他父亲赵惠文王都很厉害,不仅把国家引到了兴起的轨道上,还打过很多胜战。可是自己一上来,让廉颇带领几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竟然被秦军赶到高山上高悬免战牌不出来。这事情不仅传到外国让人耻笑,就是国内人民也交待不过去。以赵括为首的高干子弟们天天都过来跟他谈前线的事情,他们说出了很多新的想法和消息,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秦国人造的谣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孝成王非常希望廉颇能出去打上一战,小胜也罢,小败也罢,至少可以告诉别人赵军也是一支能打仗的劲旅,他赵孝成王也和他爷爷和父亲一样是条汉子,所以他才命令廉颇出击。

可是廉颇对赵孝成王采取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态度,并没有听赵孝成王的话,继续保持着他那舒适的防守策略。这样一来,赵孝成王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一个父辈时期的老将军不把自己的话放在眼里,马上就让他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对他来说,让人替代廉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赵国十年前的另一场战争又让赵孝成王找到了心理基础。公元前 270 年,秦军派重兵围困阏与 ( 今山西和顺县 ) 。当时的国君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商议,问阏与能不能救。谨慎的廉颇当时回答: “ 道远险狭,难救。 ”

后来赵惠文王又问过其他人,他们的回答都与廉颇一样。最后,赵惠文王召来赵奢商议。赵奢认为: “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 赵奢这个有点冒险的提议与赵惠文王的霸业欲望不谋而合。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赵奢为将,率军解阏与之围,这就是有名的阏与之战。

当时,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 ( 今河北武安县西南 ) ,以成犄角之势,以图牵制赵军。赵奢得知秦军这一部署后,从邯郸出发才 30 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停步不前了。他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的防守姿态。并且命令部队说: “ 有以军事谏者死。 ”

当时军中有一人建议应该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这样,一直过了 28 天,除了天天增筑营垒外,他几乎没有任何动作。秦军觉得很奇怪,当时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不仅不杀这个间谍,还好饭好菜招待,最后还把他放回去。间谍就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地说:“夫去国 30 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随后,秦军对赵军放松了警惕。

送走秦军间谍以后,赵奢突然作出决定,集合部队,卷甲向西急进。仅两日一夜即抵达距离阏与 50 里的地方。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巳到了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由于赵军远离后方,孤军独进,形势依然十分危险。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进见赵奢,说: “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

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都被挤在山下,陷入十分被动局面。赵军则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此次战役,使威震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几年后都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恐怕重路阏与之覆辙。班师回朝后,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等,赵奢也被后人列为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

赵国得此场胜战刚刚过了十年,相信广大的赵国人民也和赵孝成王一样对此记忆犹新。估计当时赵国对廉颇的保守防御策略产生怀疑的人不在少数。基于这种压力,还有对廉颇的不信任感,赵孝成王换将之心就油然而生了。他当时就希望有个像赵奢这样的人出来,不仅要替换廉颇,还要像赵奢一样重创秦军,以便让自己的执政生涯也如爷爷和父亲一样光彩夺目。而就在这时,一个无比鲜艳的人影就清晰地在他眼前闪耀了,此人就是赵奢的儿子,熟知战略,通晓兵法的赵括。

赵括当时可以说是赵国的第一军事理论家。尽管大家知道他没有领兵打战的经验,但没有人对他的军事才学有所怀疑。后来史书上介绍过他父亲赵奢和他母亲对他性格方面有所微词。主要都是说赵括嘴巴太厉害,并且有点贪财。可这都与他带兵打战的能力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历史上拜无经验的人为将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三国时期孙权拜书生陆逊为都督抵抗刘备,楚汉争霸时刘邦拜韩信为将也都是基于他们的才能而不是他们的经验。所以我认为当时赵孝成王选赵括为将也不是完全胡来。真正把赵括和赵军送上死路的是那个与廉颇防御战略相反的进攻战略。

就这样,公元前 260 年,相持的秦赵两军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秦军的统帅由天才军事家白起秘密地替换了王龁,赵军的统帅由理论军事家赵括公开地替代了老将廉颇。并由此发生了后来极为惨烈的长平决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