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9,40象)

(2007-10-17 19:06:19) 下一个

第39象(原四九象 坤下坤上 坤)八国联军瓜分中国


谶曰

山谷少人口
欲剿失其巢
帝王称弟兄
纷纷是英豪


颂曰

一个或人口内啼
分南分北分东西
六爻占尽文明见
棋布星罗日月齐


金圣叹:「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

导读
※ 辨析
※ 陈曦试解
※ 摒弃伪史饰,方见伟中华


一、辨析

此象一直未能解出,原因有二:

1.本象被调到后边去了。
2.红朝掩盖了这段有碍其党「救世形象」的史实。

二、陈曦试解

1. 解谶

【山谷少人口】

谷去掉人口,是「八」字,既指八国联军,还是字谜――

【欲剿失其巢】

剿失巢,是刂,即「立刀」旁,代表「刀」。

「八」、「刀」组成一个「分」字。与图中八把刀相应。

《推背图》的字谜,常和意思融为一体,「欲剿失其巢」,亦指慈禧用义和团和清兵剿灭洋人,同时向11国宣战,结果自失老巢。

【帝王称弟兄】

八国联军侵华,联合侵略,故曰「称弟兄」。

【纷纷是英豪】

「英豪」,豪强,古代也代指「强盗」。

2. 解颂

【一个或人口内啼】

「或」入「口」是「國」,「人」入「口」是「囚」,囚住了一国。

【分南分北分东西】

要求瓜分中国。

当时:日、俄、德、英、法、意、奥匈7国要瓜分中国,剩下的中国领土在再肢解成一系列小国,而美国强烈反对,要求保持中国的完整和主权。

【六爻占尽文明见】

「六爻」:爻音遥,是64卦的卦符,—为阳爻,代表阳;--为阴爻,代表阴。「美」字象6个「爻」串起来(上下2个都是--,中间4个为—,参见第33象的「大过」卦的图形),故「六爻」喻指美国。

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故曰「六爻占尽」。

「文明见」:中国开始摆脱愚昧,迎接西方文明。

八国联军侵华前,腐朽的满清统治下,中华限于相对的愚昧状态。义和团号称「刀枪不入」,红灯照标榜「腾空洒火」,满清统治者都以为能以义和团一举剿灭洋人。所以才敢尽杀洋人、基督教民以及用洋货的人,满清才敢同时向11国宣战,才有象前一象说的「纤纤女子,赤手御敌。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美国把辛丑条约后期给美国的赔款主动退给了中国,前期给美国的赔款,美国用于在中国办学,建了清华学堂——现在的清华大学院等,并培养资助留学生。各国纷纷效仿,中国也开始兴办学校废除科举,从此中华「文明见」。

【棋布星罗日月齐】:现代文明在中国出现了,如「棋布星罗」。

「日月齐」,日月交辉,阴阳和合,孕育产生了现代文明。

3. 解图

图中七把刀在下,一把刀在七刀之上压制,隐喻:七国要瓜分中国,而美国压制了七国,使中国免予分国裂土。

4. 文征解卦

卦为「坤」,上下都是坤,指地。形状如被刀砍到底,斩断所有阳爻。

坤为地,本象七国要瓜分中华大地,未果后,七国跟着美国在中华大地上开发掠夺廉价资源,似为本象为坤卦的喻意。

三、摒弃伪史之伪饰,方见中华之伟大

红朝要标榜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党,创造出一个党把人民从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救世主形象。因此,党一定要把「第一座大山」塑造成恶魔。帝国主义越残暴,共产党就越伟大。帝国主义越让人反感,特权专制就越稳定。

八国联军侵略中华的原因和当时作为满清殖民地的中华国情,就这样被掩埋、篡改了。下面从三部分,揭开这段隐史:

1. 华夏从满清殖民地渐变为中华帝国的过程

满清灭明,象蒙元灭宋一样,和华夏历史上普通的朝代更替不完全相同,二者实际上一个从「外强」武力征服中华,到被中华文化征服、同化的过程。

日本侵华占领的「沦陷区」里,国人把自己叫「亡国奴」;清廷的汉官,向清皇自称「奴才」。日本的南京大屠杀,杀30万人,奸淫3万妇女;满清屠杀了汉地约3000万人(蒙元杀了汉地7000万人),奸淫无数。

清兵南下,一遇抵抗,破城后即屠城。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屠思明州(厦门)!纪小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也有追记:「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

满清征服华夏为殖民地,让汉地人彻底臣服。

康熙大帝身有蒙、满、汉三族血缘,他怀仁治国,力主满清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可是其子雍正帝,又反复称:「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而慈禧初期的政策竟然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西方列强一起鱼肉汉地。只是后来满清统治者发现独裁专制和西方文明的民主思想相背,才生出了中国人意识,抵御外侮。中华也开始从满清殖民地,变为一统华夷的中华帝国。

2. 七刀齐下分中华 一刀服众见文明。

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她用博大的胸怀,同化了征服中华的异族文明,使蒙元、满清在后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她先进的文明所决定的。满清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华相对西方成了蒙昧之邦,才催生了「义和团大屠杀」和「向11国宣战的」蛮昧之祸。

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英、德、俄、日、法、意、奥匈七国要求:将这个「未开化、恐怖、野蛮、血腥、暴虐」的中国瓜分肢解,这就一劳永逸了。俄国要割走满州大部,日本要割辽东半岛,法国要割两广大部……剩下国土再分解成数个小国。

美国坚决反对,提出「门户开放」的自由贸易主义,力主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最后七国都听了美国,中国才免去被肢解。

李鸿章代表清廷和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向11国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称为「庚子赔款」。

美国得到的庚子赔款的钱,都留在中国办教育。1908年为清政府兴办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还资助中国官派赴美留学生的费用(如资助詹天佑留美)。后来又相继兴办了一些学府、教会、医院等,如燕京大学、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等。

中华民国1911年成立后,在美国的提议下,庚子赔款后期的3亿两银子退还给了中国。德国放弃了1917年后的庚子赔款(1918年一战德国战败)。奥匈帝国瓦解为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也分别放弃了其庚子赔款份额。俄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相继退还后期赔款,荷兰1926年将赔款全部退还,同时指定65%用于中国的水利事业,35%用于文化事业。日本的退款未给民国政府,小部分由日本人在华搞文化事业,大部分用于资助民国赴日的留学生,七七事变后,余款成了亲日伪政权的军费。

在中国即最危难的关头,美国挽救中国免于瓜分,一刀服众见文明。

红朝刻意掩盖、颠倒这段历史。中共非常清楚,美国是独裁专制的敌人,如果对美国刻意的丑化被国人识破,中共就大限将至了。

3. 「卖国贼」的轮回

李鸿章身为宰相,代表清政府签定许多卖国条约。国人不敢骂政府,自然要骂他了。别看他签字前需要朝廷的电报确认,也得背黑锅。

李鸿章是清廷中少有的几个了解世界的大臣。日本向中国争夺朝鲜时,李暗中许诺给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100万两银,小村答应从朝鲜退兵。可是当时23岁已然亲政的光绪帝大怒,爱国大臣趁机宣扬李鸿章卖国,一味主战。结果甲午战争,丢了台湾、澎湖、辽东半岛,赔银2亿两。大臣们又把北洋舰队覆没和签约辱国的罪责推给李鸿章。其实这位「卖国贼」在日本谈判时,由于竭力维护祖国遭到日本暗杀也没让步,最后在光绪帝电报同意下才签的字。华夏一片唾骂,李被贬至两广总督。

八国联军进京,79岁的李鸿章再次临危受命,回北京去乞降谈判。他路过上海时,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东南互保」,即拒绝参加清政府对11国的宣战,打消了列强对江南的贪念。

李鸿章利用美国保持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和列强代表艰辛地周旋。11国公使终于接受了这位老者的乞求,同意接受赔款共4.5亿两银,象征当时中国的4.5亿人全体赔罪。两月后,沙俄再度加码,逼迫李签字,李断然不从,呕血而亡。

李鸿章依然是红朝定性的最大的卖国贼之一。可是,承认苏联强占中华的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割出15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的毛泽东呢?给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邻邦割地的红朝政府呢?

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尊重历史,才能被历史尊重!
=============================


第40象(原三七象 震下巽上 益)民国立、清朝亡、袁登基


谶曰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
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导读

※ 众解精华
※ 陈曦试解图
※ 文征解卦
※ 史实精要:清水竭,元首出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指武昌起义,在南京建立了民国政权。

「汉水」指武昌。

「不统继统」:不讲帝王血统的元首,继承了中华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中国不再分南民国政府、北清政府,统一了,全国都拥护共和。

2. 解颂

【水清终有竭】:清朝终有灭亡时。

与第33象预言清朝立国的「黄河水清」相呼应。

【倒戈逢八月】:「八月」。1911年的武昌起义阴历是八月二十日。

「倒戈」:反戈一击。武昌的清朝新军各标营都发展了革命党人,他们率领清军起义,是为「倒戈」。

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清朝迅速灭亡。

【海内竟无王】

两层含义:一,民国为「议会制共和」,中国不再是王室天下(与君主制共和有别)。二,没有统一的王帅,终致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

【半凶还半吉】

本句字谜和意义融为一体。意指民国建立后,半凶半吉。吉的是:推翻满清帝制,共和深入人心。凶的是:袁世凯称帝,然后又有战乱了。同时,又是字谜,隐「袁」字,指大总统袁世凯,与图中元(袁)首相应。袁上半部为吉,下半部形似「凶」。这种象形字谜,在《推背图》第17象就用过——「完全女」指寇准的「寇」。

二、陈曦试解图

金圣叹点出图中「元首」,现在都清楚是用元袁谐音,喻指袁世凯。 但图中的「鬼」却没有一致的解答。

图中的水,显然是指清廷,与颂中【水清终有竭】呼应。

笔者以为图中的「鬼」,是指西方列强。鬼,鬼子,日本鬼子、俄国鬼子、英国鬼子、美国鬼子、德国鬼子之类的民间称谓。鬼半身浮于水上,一面喻指列强凌驾在清廷(清水)之上,一面喻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图中:水落,元首被鬼托出。喻指清朝亡,袁世凯成为元首,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三、文征解卦

「益」,下为震,代表雷;上为巽,代表风。

卦象:「强风配快雷,声威增长之象,有损上益下之意」。正合本象的兴共和、废君主、建民主。

四、史实精要:清水竭,元首出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民国之初实力很弱,孙中山与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袁世凯斡旋,使得同年2月12日,袁劝逼清帝退位。次日孙中山辞职,3月把袁世凯推上总统宝座,实现共和,袁在北京组建政府。

袁世凯上台得到了列强的支持,是以承认列强的已得利益换来的。1915年日本想用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实际在袁世凯的软拖硬抗下,这21条落实在《中日新约》上只签定了其中的12条——其中的11条也加进了限制条件,甚至是「留待日后磋商」。袁说:「满洲外的要求,我尽量全数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而这几点纵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

这个回马枪:使日本人按条约可以在东北买地,却买不到地,因为袁世凯密令卖地于洋人者杀无赦;使日本人在东北只能生活在附属地,跨出一步就有生命危险——将遭到袁世凯授意的暗杀;使日本人能按约当中国机关的顾问,但是没人理他们……日本很快开始反袁。

袁世凯青年时就在朝鲜抗过日。朝鲜那时还是中国属国,承华夏礼仪,自认为炎黄子孙。1882年朝鲜兵变,清廷派军前往。23岁的袁世凯率一营官兵为先锋,未等大军登陆便击溃了叛军,平定了汉城。1884年清军大部被调回(因中法战争),仅剩3个营的兵力驻守朝鲜。不久,朝鲜亲日派大臣在日本挑动下政变,占领王宫,并包围清军。清朝的两位官高主将惧战,袁世凯当机立断,率一营(约500人)将士,在「铲除国贼,杀尽倭寇」的誓师声中,奇迹般地攻克皇宫,平定了轻敌的上万叛军,把日军赶出了朝鲜。1885年袁世凯回国,朝鲜又发生动乱。袁世凯带少数亲兵卫队前往,不出一月就摆平了局面。

孙中山等初建的中华民国,是美式的总统制,44天后准备移交给袁世凯就变成了制约总统的法式内阁制。两年后袁改回总统制,又过了不到两年,在君主立宪制的忽悠声中复辟帝制。在全国的反对声中,坐了83天皇帝的老袁1916年3月22日自觉取消帝制,依旧当大总统。77天后病逝。武昌起义后,在孙中山的斡旋下,袁世凯用他的实力和权谋结束了满清在中华268年的统治,协助开启了民国的共和时代。翻回来看看这一象的图谶,预意信然。

至此,读者会有异议:「为什么本象主角是袁世凯?孙中山才是民国之父」——别急,《推背图》后面确实有「国父孙中山」的隐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