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中) [ 附奥尼尔悲剧图片 ]
* 请连接前日文《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上)(在“精华区”)继续阅读——
为了使我将要建立的悲剧情感理论范式有扎实的发生学上的根基,有必要考察一下悲剧感的人类发生史。弗莱在《文学的若干原型》中指出了人类悲剧的原型是日落、秋天和死亡等等,但这并没有揭出人类悲剧感发生的个体原因。
较完整的人类个体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婴儿出生一至十天就有清楚的两种情绪的反应:“愉快”即表示生理需要的满足,“不愉快”即表示生理需要未满足;从初生到三个月间,情绪逐渐分化发展为消极的痛苦和积极的快乐;一岁之内,痛苦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惧怕,快乐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长到两岁,婴儿就有了同情、惭愧、失望以及恐惧等 20 多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的脸部表情都是在愉快和不愉快的轮廓上附加某些成份而成的 。注( 9 )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 个体情绪的进化, 是以天然需要是否获得到满足而逐渐发展 , 进而带有社会内容的情绪形式的,在随后出现的各个阶段里,个体都面临来自他人和文化环境的冲击,每个危机都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健康的,其情绪是积极的、兴奋的,另一种是损害性的,其情绪是消极的、抑制的,比如在 2 岁半到 4 岁的危机中,积极的后果是获得自主性情绪,消极的后果则可能获得怀疑和羞怯的情绪; 4 岁至 6 岁是获得主动性情绪或内疚情绪; 6 岁到 11 岁是勤奋或自卑情绪;青年期是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角色混乱的情绪;成年早期是亲密或孤独情绪;成熟期是自我完善或失望的情绪 ……
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遇到危机,并成功地解决危机的过程,任何阶段的发展都极大地收到了前一阶段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影响。纵观个体情绪图式的演化史,我们可以看清,所谓的悲剧感,正是个体在解决一个个危机时由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对立斗争而产生的平衡感。
抑制的、消极的、负的情绪和兴奋的、积极的、正的情绪正是组成悲剧感的基础。悲剧所表现的,或我们欣赏悲剧所体验到的正是主动性和内疚、亲密和孤独、自我完善和失望这一组组相反的情感的增强——同时也意味着它们的释放和消失。所以,有人说:“悲剧审美反应的规律是一个包含着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激情,是这种激情消失在一个终点上的过程。”注( 10 )这足以解释悲剧为何会给人在悲痛中透一口气的感觉,给人以宁静、和谐、平衡和净化的感觉。
奥尼尔的悲剧很能说明这一点。《天边外》的结局,死了丈夫的露丝在心爱的男人向她求爱时,一颗心沉没在耗竭的平静中,不为任何希望所扰。《送冰人来了》的结尾,波里特自杀身亡,斯莱特宁静地凝视前方。《悲悼》的末了,一家人死得只剩下一个莱维尼亚,她也走上了退却的路,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放弃了生的意志。《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主人翁玛丽疯疯癫癫的呓语,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把心里话全都吐露出来,达到和解而结束。
这样的一些结局,正是苏珊 . 朗格所说“悲剧将人类生命的潜在能力和彻底消耗编成戏剧”注( 11 )的情形。当悲剧结束,观众离开剧场走向生活的时候,他们将不再处在眼泪、唏嘘和紧张的痛苦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奥尼尔才认为,悲剧的结局“比有着幸福结局的喜剧的总合,有着更多的幸福。”注( 12 )也如尼采所说,看悲剧时,“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注( 13 )
以上的分析业以指出悲剧情感的对立构成,也即指出了悲剧情感的一维性。
现在,我们根据人类个体情绪演化的史实以及“原情”通过“化学式结合”可以变成“杂情”的规律,进一步看出情绪的三个基本特征,即:
极性,如“悲痛”和“狂喜”、“忧伤”和“暴躁”、“敬畏”和“泄恨”、“惊愕”和“警戒”、“接受”和“痛恨”、“爱惜”和“厌弃”的对立等等;
相似性,如“悲痛”和“厌弃”、“忧伤”的相似性,“惊愕”和“敬畏”及“接受”,“爱惜”和“接受”及“狂喜”,“暴躁”和“狂喜”及“泄恨”,“泄恨”和“暴躁”及“警戒”,“痛恨”和“警戒”及“厌弃”的相似性等等;
强度,如“悲痛”、“悲伤”、“懊丧”、“失望”及“遗憾”等等,其中,以“悲痛”为最强,“遗憾”为最弱。
情绪的三维性决定了悲剧感的三维性。由“对立性”即“极性”构成的悲剧感由于还有“强度”和“相似性”两个维度的制约,就使情形变得复杂起来,这正是以前的悲剧感研究所忽视的。悲剧的经验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只有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的对立关系没有差错,才能将任何相似的、强度或大或小的情绪结合到自身的组织中去,予以改变,使之就位,而产生稳定的、整体的悲剧效应。
机械主义者以为将恐惧和怜悯感相加即可构成悲剧感,其实,根据“格式塔”心理学 “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构成原理,我们即可知道悲剧感大于恐惧感与怜悯感的相加之和。 这“大出来”的成分是哪里来的呢?是些神秘因素吗?
原来,那些“大出来”的成分正是由情绪的相似性和强度这二维因素产生的:“恐惧”、“怜悯”在形成悲剧感时,牵动了系列情绪的运动,也就是说,那些比“恐惧”和“怜悯”情绪强或弱的情绪也参与了进来。与此同时,由于相似性的作用,“恐惧”周围场的“焦虑”、“忧闷”、“忧虑”、“惊讶”、“惊奇”、“期待”,以及“怜悯”周围场的“原谅”、“宽恕”、“为难”、“欢喜”、“欣喜”、“快乐”也参加了情绪的化合反应,这又有了一些“大出来”的成分。
人的审美情感本来就是个整体,审美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种情绪的相互联系以及辩证对立,离开了这一点,审美快感就会变成形而上学的、失去内部矛盾的、从而不运动的范畴。
(未完待续,下文从新的“悲剧感的三维性”出发,考察现当代悲剧精神发展的大体趋势)
* 本文发表后,曾被中国人大信息中心收录在《美学》专辑中,《光明日报》、《文汇报》分别作了观点摘要。
注释:
(9)见克雷奇等著《心理学纲要》(下)第 419 页
(10)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第 282 页
(11)苏珊 • 朗格《情感与形式》第 407 页
(12)奥尼尔《论悲剧》第 207 页
(13)尼采《悲剧的诞生》第 28 页
现代悲剧之父尤金•奥尼尔
奥尼尔悲剧《天边外》
奥尼尔悲剧《榆树下的欲望》
奥尼尔悲剧《榆树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