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也曾疯狂(一)
1 江涛和妮可儿的上班时间有先有后。一般说来,江涛八点半准时出门,妮可儿则在送丫丫上校车后跑步,洗澡,吃早餐,看早上扔到屋前环形行车道上的《洛杉矶时报》,到公司已是九点三十分。她就是要享受这一小时的“迟到”。
妮可儿老早就注意到老华侨们开的公司,老板或老板娘总会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以前老是儍儍的起早摸黑,到公司,电话打出去,对方的接线生就会这样跟她说:“我们老板还没来吔---”听多了,渐生羡慕之心。
公司办了一些时日,妮可儿算是能安享她那一小时的“迟到”了:下班已经很晚,大清早又赶过去,太遭贱自己了;晚半个、一个小时去,就是让员工在那里偷懒、磨洋工,天也不会塌下来,况且她知道,她的那些员工大多数是靠佣金吃饭的,客人的电话打进来,他们不可能不接。
而“忙碌命”的江涛就没有想明白这一点,不过江涛享有中午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江涛是个“报虫”,每天总会利用在外吃饭的空档看一、两份报纸,美国的中英文报纸每一种没有七、八十页是下不来的。江涛一边看报,一边用餐,尽管回公司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的事了,但是他看报的那份高效率,算是无人可以企及的了。
入暮之后,江涛和妮可儿会比公司员工多做一、两个小时的活,因为那正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上午上班的当儿,所有的国际长途电话都在那时拨出。
他们也曾象畜牲一样的干活,几已达恸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公司初创,妮可儿每天回家,略事休息,就打道回办公室做Paper Work,直至三更半夜。江涛则身兼数职,一边在华报打工,一边为妮可儿打杂,采购,送货,车开在加州的高速公路上,磕睡难忍,经常岔出轨道,被串串凸起的路珠惊醒。
他们那时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怎样以最少的人工达到最大的效益。他们似乎在与美国昂贵的办公室租金、公司费用、员工工资、产品成本、税务等混生的凶神恶煞进行一场难分上下、莫辨雌雄的大搏斗,争分夺秒,无比疯狂。
从犹他州大学拿到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妮可儿在网际网路重镇、摩门教首府盐湖城一家颇有名气的LJK传媒公司做过一段中国市场开发部经理助理。那时侯江涛用他中国大陆出的几篇论文,外加一部专著,在加州办了杰出人材绿卡,又把六岁的女儿从大陆接了来,才将那时心气挺高,一心一意要在美国主流求发展的妮可儿“裹”到加州的华人天地里来。
不出两年,品学兼优的妮可儿已在一家保健品公司做到总经理的位置。象所有心志高远的女人一样,妮可儿单脚腾跳,一跳跳到另一家年薪更高的公司去做CEO。只可惜好景不长,这家公司的美国专利产品没批下来,市场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周末,老板的一个传真,就给妮可儿降了点薪。
其实那段时间,原先那家保健品公司的赵总一直在劝妮可儿“归队”,这一回妮可儿被无缘无故地降了薪,想想两年来赵总对自己的栽培,欠着他一份情意,就真的回去做她的总经理了。
千里马失而复得,赵总自是欣喜万分,那天他为妮可儿开了个全体员工参加的欢迎会。但是,坐在原先耽过的办公室,面对颇有些破旧的老椅老桌,让妮可儿无法自我解释的是,这一天对她来说过得特别漫长,公司副经理间的矛盾纠纷,她有些听不进去,无法容忍,注意力涣散,没有了惯有的工作热情……下班时,她给赵总打了个电话,做了个影响她一生的重要决定,她说:“赵总,我恐怕不能胜任……回来做这份工作了。”
赵总说我已宣布,并通知中国区的同仁,大家都很高兴你能回来啊,我马上要去大陆了,美国这一摊子事都交给你来帮我打理。
妮可儿则越说越执着,越说越执拗:“我十分感谢您对我的器重,但我真的不能帮你了,赵总。”
赵总几乎用恳求的语气请妮可儿慎重考虑,后来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登机前还给她来电话,劝她千万留下来。那天是周末,江涛正枕在妮可儿鬓边睡懒觉,听得清赵总电话筒里急切的言语,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妮可儿“不能回去做这份工作”,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感觉可能是对的,也就没怎么拦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