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绿州 (非公开的博客)

这块绿洲与文学不沾边儿,录的是不惑着的女人的阴晴圆缺。无论您属何方,她都视您为客,您尽管悄然来往。
正文

岛国里的外嫁女 (3) 《相知》

(2007-09-12 19:13:44) 下一个

经过疏导的兰开始逐渐变得轻松起来,谈话的层次也清晰得多了,我发现她其实是个很健谈的女人。通过那次谈话,我初步了解到了兰外嫁岛国的始末。

兰出生在北国的一个城镇里,父母在镇上的同一所中学里工作,当初两个人都是民办教师,几年前爸爸转正成了正规的人民教师了,妈妈则还是那种编外的民办教员,由于妈妈是农业户口,应了国家的户籍政策,孩子的户口跟妈妈,所以家里孩子们都是农业户。兰的家里面姐弟5人,她是长女,剩下的4个是清一色的秃子。孩子们的学习都是平平的,除了还在学校念书的两个弟弟外,上面的3人都没有考上个啥学校的可以改变他们的出身。她身下的弟弟不甘心在家务农,当兵到部队里等机会去了,再往下面的一个现在在镇上的自由市场里打理着一个时装屋。

兰自幼性格开朗外向,除了不喜欢学习以外,在学校里都能唱个主角啥的,别看她是个女孩子,校里校外,镇上乡下的都能称上个孩子王呢。理所当然的,兰高中毕业的时候高考中考都落榜了。因为她是农业户口,尽管在镇上住了很多年,可是招工她还是没有戏,等着她的就只有回乡下务农了。用兰自己的话讲,“咱咋的也是场面上的人呀,哪能甘心这辈子就回乡下刨了地球呢?” 就这样,她在家里闲逛了两年,后来又在镇上的化肥厂里当了三年临时工,日子过得倒也轻闲。转眼兰已经是24岁的待嫁女了,长相不赖,人又爽快的倒是不愁嫁,很快就自己勾搭上了一个个体户,倒腾时装的,当时在镇上还小有资产呢。兰的父母是本分的教书人,哪放心得下买卖人呀?不肯嫁女到商家,结果孩子大人闹个鸡犬不宁的。兰说那个人当时对他“贼好”的,最后兰还是自作主张的把自己给嫁了。

婚后的好日子就像北国的短秋一样,一探头儿就收了尾,接着就是在严冬里煎熬着盼春。

婚后半年儿子就落地了,因为婚龄和孕龄不符,自然是交了计划生育的罚金,也成,反正是添喜了,管它呢。之后,兰很快就习惯了帮男人张罗买卖,同时把男人也料理得舒舒服服的。坏了,那男人一下子就找到了当皇上的感觉,不仅仅买卖撒手让贤,自己还当起爷了,游手好闲的不说,还动辄拳脚施令与兰。婚是自己要结的,苦得自己来咽哪,兰忍着泪继续孝敬着男人和男人的孩子。就这样的日子将就过了五年,将就不下去了,买卖不景气,又钻到借欠的漩涡里折腾不出来了,男人还挂上了新欢,兰被人家休妻了。孩子是男娃,按东北当地的民俗自然不归她,她净身出户的娘搬回了家。

回到娘家的兰日子更难过,当时家里俩弟弟毕业偎在家里让父母操心呢,再添一个被人家休了的闺女,你说她父母的气能顺吗?加上镇子小人多口杂的,父母是教师,当然就是镇上的知名人士了,闲着的就拿兰嚼舌头给她添乱呢。在家烤了一年,实在是熬不下去了,走,远点儿走,这念头儿鬼使神差的驱动着兰。话说来也巧,正赶上邻居的远亲是个当年中日战争时的日本遗孤家属,随着回日本的那种人,现在看来就是倒腾中国姑娘嫁到日本的贩贩了。兰给人家上了大礼,求人家给自己找个好托付,兰要把自己嫁到小岛上来。她如愿了,很快就说成了这桩婚事,婆家还送过来一笔5位数的彩礼给兰的爹娘,成交了!

接着就是小镇上的满城风雨,兰嫁到岛国去了,那里遍地是黄金,这回老师两口子可靠闺女发了,你看看人家养的孩子,咳!

兰再一次在小镇上出尽了风头。。。。。。

(未完待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