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校长走了,这些天网上的纪念文章和相关报导铺天盖地。 一个被免职多年,后半身清平老人的离世,在民间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前所未有,令我感动。因而也想写点什么。
为官之人大抵可分为两类,百姓也一。 有什么样的群众,就有什么样的领导。老百姓天天骂贪官,殊不知等他们当官了也一样。
第一类人,人数众多,乌殃乌殃的。 他们的行事风格多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虽然也想把事情办好,只是对自己升官发财想得更多一点,无可厚非,人之常情。
而刘道玉校长则是第二类人的代表,他们人数寥寥。刘道玉先生一生追求自由平等,淡泊名利,心怀坦荡,不畏权贵,善待弱者。 他领导下的武汉大学生机盎然,人才辈出。他无私,只要对武大师生有好处,他敢和领导拍桌子。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坚持原则不怕得罪小人。老校长在事业高峰被罢免,并不奇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好人圣人不是谁都能当的,要付出 代价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身不由己的成为第一类人的同时,欣赏的和敬佩的却是刘先生这样的人。老校长的离去,让我看到很多人和我一样,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中国有很多大学,每个大学又有很多任校长,他们中间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 刘道玉这个名字一定会在这份不长的名单中。 淡泊名利的人,往往能留芳百世,被人们思念。从这个角度看,好人真的有好报。
1977年有幸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名学生,我当年考上大学就靠一个字:蒙。住在老斋舍,宿舍房间不大,窗外就是樱花大道,不记得当年花开时节与平日有什么别样。 70年代末,物资仍然匮乏,人们的精力多放在如何获得一只鸡蛋和一斤猪肉上,有闲情逸致赏樱花的人寥寥无几。
在武大 四年间,和刘校长并无交集,反而相见在异国他乡。这张老照片是很多年前老校长访问匹兹堡大学召见武汉大学毕业生时照的,珍藏。每每想写点东西,都深感语言表达能力之低下,没办法,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