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军团——NVA东德国家人民军
(2009-01-25 14:33:19)
下一个
失落的军团——NVA东德国家人民军
和平的口号,但心中却珍藏着一个炽热的梦——战争。
19年前,未施一弹,未经一战,原华约集团中一支装备精良并枕戈待旦地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交锋前沿驻守了三十余年的军队居然几乎于一夜之间自行解散,并完全融入他原先的死敌——西德的联邦国防军中。这支失落的军团就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DDR)的国家人民军(Nationalen Volkes Armee,简称NVA)。
国家人民军(NVA)是前民主德国人民议院于1956年1月13日做出决议组建,1956年1月18日,人民议会通过建立国家人民军和国防部的法令。同年3月1日NVA正式建军。它的前身起源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警察部队(简称KVP)。国家人民军由陆上部队、空中部队、海上部队组成。3月1日成了国家人民军的建军日。
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同时固执的德国人又要尽量保留自己国家的特色,因此其陆军单兵装备相当有特色并颇有收藏的价值。
雨点迷彩作训服
德军使用迷彩服具有相当久历史,二战时期的多款迷彩服就可略见一斑了,其实二战期间德国伞兵就装备过一种和如今雨点迷彩样式相似的迷彩服。
雨点迷彩作战装具
全套装具包括腰带,Y带,子弹包,手榴弹包,水壶和背包等。除腰带和Y带外,其他附件均用同样的雨点迷彩色调。
腰带为灰色尼龙制造,金属腰带扣,腰带扣上有东德国徽,整条腰带不象西方的S腰带一样带孔,平时可做常服腰带使用。
背包,尺寸约为25CM ×15CM×35CM,同样是雨点迷彩制,背包盖上有金属挂钩和D型环,挂钩用于扣住Y带上的D型环固定,同时还有透明塑胶夹可以插入士兵姓名等内容的纸条,背包盖上还有一个提把不背负时可以提行。背包内不分仓,整个包内覆有防水的胶皮,可见东德人在向苏联的粗犷简便*拢的同时,其依然保持这认真细致的民族特点(同期的苏联士兵背包就差多了,袋口用粗陋的绳子捆扎,无防水内衬)。背包底部也有挂钩和D环,用于和Y带上的两条附带连接,使背包更加固定,同时可以在底部的D环上加挂额外的背包增加携行量。
M56/76钢盔
M-1956型(简称M56型)钢盔是一种外形古怪且极富“东德特色”的斗笠状钢盔,但溯其源头却可以从二战时期的第三帝国找到线索。早在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之时,第三帝国研究院(Third Reich Research Council)下属钢铁特别研究分院(Iron and Steel Specialty Division)便着手收集当时世界各国装备的各种钢盔进行了大量轻武器和炮弹碎片试射试验。
试验发现当时几乎没有哪支军队装备的钢盔拥有无懈可击的防护性能后,于是第三帝国的军工门开始了一项全新的设计工作,其目的是要研制出一种防弹性能超越以往所有型号的全新钢盔。很快,由Voelkingen Stahlwerke试制出4种新式钢盔的样品以供测试。1942年底,测试工作完成,被送到德国陆军兵器部。可希特勒却对开发新式钢盔的设计工作并不感兴趣,要求将其取消,但德国陆军兵器部却违抗希特勒的命令,暗地里采购了少量新型钢盔并着手测试工作。
这些少量生产的新型钢盔共有A、B、BII和C型四种型号。其中B和BII型通过了首轮测试,订购了陆军兵器部50顶B型和50顶BII型钢盔,并用设计师的名字将这些钢盔分别命名为Thale型和Harz型。这批新型钢盔后来送往柏林的Doeblitz步兵学校进行实地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新钢盔的防护性能大大超过了德军过去装备过的任何一种钢盔,而且佩戴后舒适性颇佳。陆军兵器部满心欢喜并一相情愿的认为希特勒也会满意,已经准备在希特勒选中一款后立刻投产,甚至私下里准备将新钢盔命名为M45型。
但当B和BII型钢盔于1944年秋被呈报给希特勒审批时,得到的确是禁止将其中任何一种投入量产的回答,因为胆敢违抗自己的命令,私下生产新钢盔犯了这位独裁者的大忌,何况在希特勒眼中就认准只有M35/40/42系列钢盔才是标准第三帝国军人形象的一部分。同时战局的持续恶化使新钢盔的量产被迫搁浅。
但是新型钢盔并非没有经过实战考验,因为1945年春的柏林战役期间,苏军官方报告和苏军士兵的日记中都记载了遇到带着奇特外形头盔的德军部队。而这些德军部队其实正是由负责实地测试B型和BII型钢盔的Doeblitz步兵学院的学员组成的,他们参加了柏林那场最后的战斗。
1949年,原本统一的德意志民族被分成了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并彼此相互仇视的国度,长达40年之久的分裂开始了。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宣告成立;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宣告成立。1950年,苏联着手组建NVA的前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警察部队(简称KVP)。最初的日子里KVP装备的有一种钢盔,其外形类似原纳粹德军装备的M35/M40/M42系列的钢盔,其实该型钢盔就是当年德国陆军兵器部新型钢盔测试中落选的A型钢盔
1956年初,在东德国家人民军正式组建前夕,苏联要求这支武装力量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东德特色”。刚刚成立的东德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被勒令马上开发一种全新的钢盔装备东德人民军。其要求是新钢盔在外观上必须既不同于原纳粹德军装备的钢盔,又不同于苏军装备的钢盔。因此,KVP原先装备的A型钢盔自然而然的再次被抛弃。其实东德人民军后勤管理委员会早就意识到这种“具有很强的东德特色”的新型钢盔已经设计完成并经过了许多测试,这就是当年的B型和BII型钢盔。
正因为当年希特勒下令禁止这两种钢盔列装德军,反而使其因祸得福的与“纳粹”划清了界线。作为东方阵营的老大苏联对这两种钢盔也比较满意,因为是苏联人压根就没打算为NVA的新盔的研制投入一个戈比,既然B型和BII型钢盔早就进行过测试无需花钱,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B型和BII型钢盔的基础上,新型钢盔首席设计师——埃里希8226;凯森(Erich Kiesen,他曾经参与过试制B型和BII型钢盔的工作)又加入了自己当年两项未能实现的设计:即Y型钢盔系带和透气型钢盔衬垫。
1956年1月,改进后的BII型钢盔有了正式的命名——M-1956型(简称M56型)钢盔并开始成为NVA的制式装备。同年3月1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人民军正式建立。在“五一”劳动节的上,M56型钢盔被正式公布于众。
虽然就象前面所说的,M56型钢盔是一种外形古怪(不少人甚至说它丑陋)的钢盔,可是美军M88头盔出现前,东德人民军M56/76型钢盔的防护性能超过了任何一种其他国家军队装备的钢盔。
钢盔上可附加网装伪装网和迷彩盔套。M56和M76可以从盔内的牛皮衬里区分,M56为八瓣,M76为六瓣。
军团的末路
随着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和民众要求统一的呼声,1989年12月22日,东德开始拆除象征着分裂和冷战的标志——“柏林墙”,二战后分裂的德意志民族又重新成为了一体,但是国家人民军(NVA)也将和他一直以来捍卫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一起湮灭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1990年9月,国家人民军按《统一协定》进行编遣(其实就是自行解散)。两德统一之日成了国家人民军彻底解体之时。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军人,自知即将失业,早已另谋高就,剩余的坚守到最后一刻的九万名军人中,大约仅有五万人可纳入西德编制(而且还是在两年试用的条件下),其余的也只得加入失业或转业的行列。东德军人不得不脱去人民军制服,穿上了西德军装。原东德的各类军品流散民间,成了人们手中的藏品。
统一后,东德人民军被联邦军队接收的军官不足5%,将军则一个也不留,个别校官即使留用也是降职使用,如有一位技术军官,在东德时是中校,到西德军队却只能当上尉。并且前东德军人始终受到较强烈的歧视,这种歧视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退休金被削减到原来的86%;
其次,把前东德军官划分成为曾为外国服务的一类人,用原来的军衔退役都不被许可;
其三便是前东德人民军的历史被歪曲,过去在人民军中所获得的资格证书等也不被承认。
每当伏案阅读完东德末代国防部长特奥尔多·霍夫曼海军上将所著,讲述人民军那最后日子的回忆录——《最后一道命令》,看着身边的东德军品时总不禁感慨万千,也许用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更能表达对这支军队最后命运的心情,因为这段乐曲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悲怆。
后记:统一后的前东德领导、官员,军人的遭遇
1989年东欧剧变中东德出现了大规模的公民外逃和游行示威现象,社会上反对派组织纷纷成立,党内矛盾进一步扩大,加之来自外部的干预,昂纳克被迫于10月18日辞职。克伦茨继任后对反对派步步退让,开放了两德边界,游行示威规模越来越大。12月3日,统一社会党十二中全会决定中央委员集体辞职,居西在提前召开的特别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主席。此后,德党两次更名,通过了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和多党制的新党章,人民议院也删去了宪法第一条有关党的领导的内容,取消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解散了工人战斗队。在1990年3月的大选中,右翼势力“德国联盟”获胜,东德党沦为在野党。10月3日东德并入西德,不仅使用原来西德的国庆、国徽、国旗和货币。而且全面实行西德的政治、经济制度,真正成了“亡党亡国”。
在“统一”过程中,前东德8000多家工厂倒闭,1991年60万人失业。1992年失业人数便为了300万;1993年更增加到了350万。几千名东德法官、检察官一一接受审查,117名东德将军提前退休,10%的东德官员被“留用”,其他都被辞退。
前东德的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中,有13人先后被捕,连年迈体弱、百病缠身、不久于人世者,也不放过。从1971年一直担任东德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的昂纳克,在他刚刚被迫辞去全部职务,就被总检察院以“滥用职权”为由下令收审,并对其住宅进行搜查。昂纳克患有肾癌,1990年1月29日肾癌手术后尚未恢复就被从医院带往柏林姆默尔监狱审讯,囚禁36小时。后因昂纳克找不到栖身之所,被一牧师收留,凡经周折,方住进一家苏军医院,在那里凄惨的度过了他78岁的生日。当局还取消了昂纳克的反法西斯战士养老金,还一再扬言,要逮捕、审讯他。
1990年11月30日,德国司法部对昂纳克发出逮捕令,只因碍于苏德协议,苏军驻地不容侵犯,才未能逮捕他。昂纳克的一个女儿随在智利的丈夫移居国外,智利政府出了人道主义考虑,同意昂纳克夫妇与女儿团聚,但德国政府以案子未了为由,禁止昂纳克夫妇出境。后由于昂纳克病情发展,苏方将昂纳克转至莫斯科住院治疗,德方向苏提出了抗议,坚持要昂出庭受审。
原东德议长辛德曼被收审,于2003年4月20日去世。原民德部长会议主席斯多夫,也已76岁了,且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也被关押收审。原国家安全部长马尔克更是以83岁的高龄两次被捕,1990年10月,他与1989年12月被捕的前东德党政治局委员、工会联合会主席蒂施一起核转移到西柏林的莫阿比特监狱。
联邦德国成立“审查委员会”,凡是在国防、外交、内务等部门工作的共产党员均被解雇。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已被撤销,8万5千个工作人员全部被解雇,100多名骨干已经或将要被捕,曾与安全部合作过的普通群众也被清洗、打击,谋职十分艰难。原东德外交部在国内的2500人和派驻国外的8 00多人,因基本上都是统一社会党党员、故原则上一律解雇,驻外人员全部调回,其中尤以大使和政务参赞的处境最惨,有的已沦落街头。司法部门的法官、律师等均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全部解职。原东德人民军被联邦国防军收编,12万人压到5万人,将校级军官几乎一个不留,统统退役。
德国统一社会党机关撤销后,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求职无门,能找到看门人和仓库保管员工作的就算很幸运了,前东德党第一书记克伦茨失业在家。只能*写回忆录换一些稿费度日。清洗不仅限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就连学校、科研机关也不能幸免。社会科学院被解散,高校的政治理论教研室被撤销,上千名高校教师,包括600多名教授被解雇,国家电视台被取缔,6千名工作人员大多进入失业大军行列,有的只能到地铁售票或当清洁工。
注:民主德国的德国统一社会党。
前身是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在其后的发展中,这个党曾得到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关怀和指导。1875年,爱森纳赫派为实现德工人阶级运动的统一曾向拉萨尔主义作了某些政治上、理论上的原则让步,通过了《哥达纲领》,为此,马克思曾写了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
19世纪末,以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为首的左派同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进行了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积极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群众运动,被称作“斯巴达克派”,以此为基础,1918年12月成立了德国共产党,曾为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成员。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共遭到镇压,党转入地下,遭到很大破坏,党中央主席台尔曼被捕后于 1944年惨遭杀害。
1946年4月 21日,德国苏占区的德国共产党组织同社会民主党合并成立德国统一工人党。
1950年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判了以社会民主主义建党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了“为使党变为真正的马列主义党而斗争”的口号,成为民主德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