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无尾◎还我尾巴◎

【瓦解共产极权从破除谎言开始 】共产政体有两大支柱,一个是暴力,一个是谎言,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谎言的作用远比暴力要大数倍
个人资料
正文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国民政府按4.5万人的编制拨发经费

(2008-12-03 07:00:09) 下一个
1940年底,我到延安时,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原因有三个:一是抗战初期,。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国民政府按4.5万人的编制拨发经费,3年后,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50万人,
-------------------------------------------

兵力发展速度神速啊!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star=1&replyid=4478719&id=2577907&skin=0&page=1

杨尚昆:中共党产问题的由来和处理


    党产问题,是一个特殊历史条件所留下的问题,它是在革命困难时期为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在党全面执政的前夕自动宣告停止。  

    1940年底,我到延安时,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原因有三个:一是抗战初期,。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国民政府按4.5万人的编制拨发经费,3年后,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50万人,经费却分文没有增加,连外来的援助也常被国民党扣发;二是陕甘宁边区140多万人口,要供给7万脱离生产的干部和战士,本来已是鱼大水小,困难很大,加上这年入夏以后,水灾、旱灾、风灾和雹灾并发,以致有cd万灾民生活没有着落。三是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加紧“限制异党活动”,竟停发八路军、新四军全部经费,又命令胡宗南对边区实行“经济作战”,不让粮食、棉布进入边区。所以毛主席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窝。”这是“最大的一次困难”。  

    怎么办呢?朱老总首先提出:建立自己的“家务”,每一个单位都要有一点家务。那时说的“家务”就是种菜种粮食,做生意的单位很少。任弼时同志作了一番调查,向政治局提出一个方案:一是军队实行屯田制,生产自给;二是开荒;三是把三边地区的盐运出去向边区外销售,盘活经济。朱老总又亲自踏勘南泥湾,金盆湾,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王维舟率领三五八旅去陇东开荒种水稻。盐的产运销由留守兵团主任萧劲光负责,边区政府出资,“官督民运”。延安所有机关、学校,人人动手,开荒种粮种菜纺线,连毛主席也有生产任务。3年后,边区粮食自给有余,棉花能自给一半。三五九旅能生产自给。边区财政开支的百分之六十四依靠自给。毛主席称赞:“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党的“家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抽出一部分资金和人力从事生产经营,到国民党统治区甚至香港去做生意,开商店办企业,把边区的土特产外销,换取法币和美元,采办根据地不能生产的电讯器材、医药用品等。这件事,当时主要由任弼时、朱老总和富春同志主管。中央派到香港去做生意的是卢绪章,后来他在新中国担任外贸部副部长,在香港搞了个华润公司。华东区也派曾山搞了个五丰商行。北平这摊由赖祖烈经营。后来邯郸解放,杨立三被派去搞贸易公司,没有搞成。这件事还闹出个笑话:有一次,华东来的人经过邯郸,看到杨立三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礼帽,大吃一惊,回来报告说,杨立三叛变了!当时,就有那么一批人,深入敌区,为党筹措经费。党产中还有一个来源是抗战爆发后在大后方成立的国民参政会中,有6名代表中共的参政员,每个月可领取600元法币,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他们把这些钱缴党费,也归入党产。  

    这批党产,在关键时刻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日军投降后,蒋介石为了打开军队出川的大门,派30万大军将6万中原部队压缩在鄂东宣化店为中心的狭小地区,五师的李先念同志一再向中央告急:“财经给养有朝不保夕之虑”,“年关在即,无米为炊,万万形势,生活危险之至。”为了救急,任弼时屡电各解放区多方筹款接济。毛主席也出面指定华中、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4区“负担五师一个月经费”。1946年夏,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也要迁往南京,还要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在平、津、沪创办报纸,都需要筹款支持。1948年,为了筹备新政协,接运在香港的民主人士进人解放区,需要租赁外国的轮船。如果没有党产,这些开支简直难于应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