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无尾◎还我尾巴◎

【瓦解共产极权从破除谎言开始 】共产政体有两大支柱,一个是暴力,一个是谎言,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谎言的作用远比暴力要大数倍
个人资料
正文

【座谈会文字稿】用历史来说话:回顾台湾发展史,还蒋公一个公道

(2007-08-10 02:33:17) 下一个

【座谈会文字稿】

用历史来说话:回顾台湾发展史,还蒋公一个公道

人民如果爱蒋介石就不可能爱毛泽东
 

台湾人如果敬仰蒋介石就不容易选择台独

所以........................
 

还给他一个公道-从大历史看老蒋总统座谈会

【摘录部分内容】刊登于台湾联合报2007/3/27

本内容详实介绍台湾发展的轨迹,非常简单易懂,他们的亲历故事也很感人。

发言人都是曾经参与各项建设发展台湾的技术官员或是亲身历史见证人。
他们都是没背景无权无势的农家子弟与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本省籍闽南人
透过公平的教育、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再加上个人的努力,成为官员、学者与社会精英。

其实你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台湾精英与大老板都是出身农家与工人阶级的家庭
因为当时台湾就只有人数极少的地主,扣除逃难来的外省人,
百分之7,80以上都是赤贫的佃农与做粗工粗活的工人

他们的后代本着良知与厚道,以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告诉你真实的台湾
透过由他们的娓娓道来,更能深入了解-被刻意掩盖遗忘-过去的台湾
台湾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每一个奋斗的历程,都留下鲜明足迹与令人动容的故事。

现在民进党把建设台湾的功绩先锁定归功在蒋经国身上,藉以能够肆无忌惮批判老蒋总统,其实这是恶意的遗忘与忽略,老蒋总统的政绩为台湾打下非常稳固坚实的基础,蒋经国继承下来让它开花结果,整个发展过程,本文会大概清楚明白的告诉你!

------------------------------------------------------------------------------

主持人:江丙坤-前经济部部长、经建会主委、国民党副主席
 

发言人:

薛香川-前国科会副主委
董智森-金门籍资深媒体人
李咸林-前成功高中校长
叶万安-前经建会副主委
陈庚金-东海大学教授、台湾省台中县第九、十届县长、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美国林肯大学博士

主持人江丙坤:

今年开春以来,民进党就展开一连串的『去蒋化』运动,先是指先总统蒋公是二二八的『元凶』;并声称将处理慈湖『蒋公陵寝』、『中正纪念堂』的存废等,高雄市政府甚至粗暴的拆卸蒋公铜像,其嚣张的行径已经被国外媒体喻为『文化大革命』,连民进党的支持者都看不下去,陈菊因此被迫道歉。

我们有幸生在这个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的大时代里,亲身经历台湾史上最重要的一页的发展,不管是好的、坏的,我们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见证者,我们无意在此为老蒋总统神格化,更不愿见到政治人物为了私利而堕落到昧于良知、扭曲历史,而是要用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态度,给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历史人物,作一个公正的历史评价。

前言:

老蒋总统去世已经32年,在民进党仇恨宣传与族群挑动下,老蒋总统变成威权、专制、独裁的象征,铜像被推倒,纪念馆要更名。然而,大历史并不以个人评价为转移。一如黄仁宇所说的:
『从远距离看大历史,自能看见他的合理性与真正的历史价值,从而了解一个人在大历史中的位置。』

如今回顾老蒋总统,他在大陆领导抗战有功、光复台湾有功,但爆发二二八事件可能有过;他领导反共战争,安定金马战局,使台湾从风雨飘摇中安定下来,有历史大功;但白色恐怖造成人权危害则有过。他进行土地改革,危害地主阶级的利益,但造福贫苦佃农,让穷人得以翻身,则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石。

他长期戒严,国会未改选,总统未改选,于民主有害;但他推动地方自治,让民主制度从地方生根,为后来的民主化奠定基础,则功不可没;他推动9年国民义务教育,让穷人子弟有平等机会受教育(三级贫户佃农出身的陈水扁即是最好的例子),为台湾培育人才;他推动加工出口区,让台湾经济从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让台湾成为世界贸易之岛,直到今天………………….。

这一切功过,既有中国大历史,更与台湾的成长、转变、奠基有关。不论如何,他是中华民国历史的维系者,也是最重要的建构者。老蒋总统去世已经32年了,我们如果还不能扬弃个人偏见,而一眛以威权批判或个人崇拜来看待,都无法还原客观的历史真相。我们唯有从大历史视野,才能看清楚历史,照见未来,还给他一个公道。

一、老蒋总统与国家安全 

发言人:董智森

老蒋总统对台湾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稳定局势,让金门台澎稳定下来,尤其是金门的古宁头大捷与八二三炮战的胜利,让台湾可以免受战争的洗礼,而能稳定的发展。 

金门对抗中共 军民一条心 

炮战期间,局势还非常严峻,当时我家就住了好几个阿兵哥,那些阿兵哥拿了门板就睡在地上,百姓也没话说,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中共来了,大家就没了,小时候军医还帮我治过病,彼此都互相照顾,军民一条心。

民国43年的93炮战,年底时外交部长叶公超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签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这是让台湾保平安的条约,不仅让台湾战力提升,对以后的经济发展更有助益,因为没有国家安全,没有政治的稳定,就没有人来投资,台湾就站不起来。

老蒋总统坚持防卫金马奠定两岸稳定基础 

原本美国认为:『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只协防台湾、澎湖,不包括金门、马祖,希望我们从金、马撤军,但老蒋总统坚决不同意,因为金、马是保卫台湾最重要的两颗眼睛。在八二三炮战时,军队中有不利的传闻,认为就让中共统一也无不可,但是老蒋总统坚决不肯,还派他的儿子蒋经国到金门,稳定了军心,中共打不下来,两岸局势从此就稳定下来了。

『勿忘在莒』以寡击众 

老蒋总统从民国39年到民国60年期间,总共到过金门30次,住了152天,可以说是对金门的感情深厚。他在金城镇古岗村的古城楼召集军事将领开会,获知郑成功当时在金门大举砍伐树木,建造战舰,讨伐在台湾的荷兰人,使得金门变成一片黄沙,他立即要求在金门种树。民国40年,他登上太武山,写了『勿忘在莒』四个字,期勉军民效法齐国田单以寡击众的精神,要大家不要忘记,虽然是小小的金门与台湾,只要有田单复国的精神和卧薪尝胆的决心,也是能得到胜利的。

不知感恩 只会让国际瞧不起 

大家都知道八二三战役中金门当地人死伤很少,这是因为老蒋总统不但要求建造中央公路以因应战事需要,这条公路是当时大家徒手建成的,相当不容易。另外,他还要求每家都要建地下室,当防空洞,我小的时候就曾经在防空洞里面写功课。

对我这个金门人来讲,听到有人要将老总统的铜像怎么样时,我会认为这是忘恩负义的行为,如果台湾人连感恩、公道的道理都不懂,会让全世界人瞧不起!

二、台湾土改的成功经验 举世闻名 

发言人:薛香川

土地改革从历史来看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是台湾300多年来的『租佃制度』的变革,可以说是台湾发展重要里程碑,在世界上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去年三月我到东南亚进行访问,见到越南的国会议长,他说他来过台湾很多次,看到台湾的土地改革与工业发展,才发现他们以前走错路了,因为他们学大陆的土地改革,造成许多人流血,不像台湾的土改是理性、和平的。

我在当新竹科学园区的局长时,有菲律宾的电视台来采访,他们也知道台湾的土地改革很成功,可见台湾的土地改革世界有名,被拿来当样板,而土地改革纪念馆经常有外宾来参访,显示土地改革是我们的成功经验。

老蒋总统推动土地改革 穷人翻身 

老蒋总统在还没有撤退到台湾前,就要陈诚先来台湾推动土地改革,从『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到『耕者有其田』,让地主与国家的土地转移到佃农的手上,让佃农变成『自耕农』,我家就因为公地放领而领到一块地,可惜10年后因为我要念大学缴学费不得不卖掉,这显示出这是一项好的政策。

土地改革的另一项成就就是对台湾经济转型的帮助,将地主的资金变成工业资本,地主成了台泥等四大公司的大股东,公司获得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很重要,如果没有老蒋总统的这些作为,台湾早就被中共拿走了。

发言人:叶万安:

土地改革让50、60年代台湾的农业生产每年增加5﹪,可见土改使农业生产快速,当时政府有一项政策『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农工相辅相成,农业剩余补助工业,而公地放领的价格是实务价格的2.5倍,分10年偿还,一年才25﹪,比三七五减租的比率还低,因此许多佃农成了自耕农,土改可以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老蒋总统与地方自治 

发言人:陈庚金

没有老蒋总统 台湾不可能主权独立
两蒋时期完成了历史的阶段任务,这种历史事实怎么能否定?国父纪念馆也好,中正纪念堂也好,都是历史性建筑物,怎能说拆就拆,说改就改,要拆要改,也应该先从象征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的总统府开始吧!

民国34年台湾光复,政府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政务。是年11月开始接收地方行政,重划全省为8县9省辖市,并恢复县市区乡镇制,自民国35年2月起,成立村里民大会、区乡镇民代表会、县市参议会、省参议会、逐步落实地方自治的基础。

最初,省参议会是台湾唯一的最高民意机关,民国40年配合宪法之精神成立『台湾省临时省议会』,直到48年改为『省议会』,省议员由人民直接投票选出,几十年来为民喉舌,监督省政,发挥民意政治的最大功能。

国家环境艰困 老蒋仍坚持推动地方自治 

后来大陆沦陷,在当时艰困的环境下,实施了戒严,在政治上,相对的限制了部分基本人权与参政权,但蒋中正仍在台湾省实施中华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县市地方自治』。

依照宪法规定必先完成『省县自治通则』的立法工作,才能实施省县地方自治,但国家突遭重大变故,难以完成立法工作,蒋中正仍坚持将台湾建设为三民主义的模范省,必须先在各个县市落实地方自治,乃于民国38年交待时任省主席的陈诚聘请学者专家29人成立『台湾省地方自治研究会』,民国39年草拟『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

40年前台湾首次办理县市长选举,我正好是小学6年级,已经有点懂事,那时的选举就很热闹,尤其在选后,赢的人就会敲锣打鼓,我就读的国小在大马路边,宣传车从学校旁边经过时,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即使落选的人也会在各地谢票,那时我开始对选举产生兴趣,觉得选举很好玩,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参加选举。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
就是在老蒋总统奉行三民主义的政策下,才有机会藉由公平的教育管道以公费就读师范学院,后来也才有机会参加县长选举,当选父母官,不管是民选首长或民意代表,跟我同样情况出身的比比皆是,地方自治透过选举选拔人才,提供民主生活方式,训练地方人管理地方事,稳定社会的基层,向上开花结果。 

人民在丰富政治经验,提升政治意识,深化民主的需求后,即进一步的发展地方自治法制化,这些都是建立在老蒋总统落实地方自治与地方选举上。

四、老蒋总统与9年国民义务教育 

发言人:李咸林

推动9年国教,遏止恶补歪风 

9年国教实施前,当时媒体报导小学生为了升学,书包里塞满课本、参考书、恶性补习风气盛,老蒋总统看到后深恶痛绝,认为一定要好好改善教育风气。民国55年,金门的9年国民教育先推行实验一年后,民国56年6月20日,老蒋总统就宣布实行9年国民义务教育,老蒋总统在宣示中表示:『9年国教目的是要提升人力水准,并培养现代化的国民,有现代化的国民才能迈进现代化的国家。』

9年国教提升人力素质 

9年国教造就许多人才,尤其是经由公平机会,促使社会阶级流动,农工子弟或是三级贫户,都能经基本教育发挥潜能,现在52岁以下的人,大多受过9年国教,很多人现在已成为社会精英了。

那时候的学生都能根据他们的兴趣、禀赋接受普通国中教育、职业教育或就业,教育厅当时做过调查,好多工厂在民国55年、56年时想技术提升,但因为员工水准不够,而不敢升级,三、四年后,9年国教让人力素质提高,工厂就可以提升技术,以至今天台湾有高级工业、信息产业等辉煌的成就。

9年国教成效最显著是展现在国防建设上,民国60几年时,陆军总司令蒋仲苓邀请民众参观湖口营区,当时我在参观时,许多部队里的长官都提及国军之所可以迅速的学会操作新式武器和教育素质提高有关,蒋仲苓也认为在9年国教实施后,部队的训练变得更有效率了。

老蒋总统造福台湾 后人不应忘恩 

说到这里,我很感慨,老蒋总统帮助了台湾社会的阶级流动,我们也都能了解体会,他让我们免于共产党的控制,免于文革、三反五反…………,我也记得他过世时,移灵至国父纪念馆时,我去了好几次,每天有数万人来瞻仰遗容
,那时民众不会忘恩,懂得饮水思源,现在老蒋总统却被当成元凶,台湾好象一下子失去了过去的敦厚善良,很多人不问是非,实在不长进,一直在制造冲突,这不是在爱台湾,而是害台湾。

五、老蒋总统与台湾经济发展 

发言人:叶万安

拼经济,老蒋总统知人善用 

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最大功臣有10位:陈诚、蒋梦麟、俞鸿钧、徐柏园、尹仲容、严家淦、蒋经国、李国鼎、孙运璇、俞国华,
纯就经济发展而言,贡献最卓著的是:尹仲容、严家淦、李国鼎、俞国华,他们都有工程师的坚忍辛苦,但这些技术精英若没有获得老蒋总统的任用、授权以及支持,他们也没办法发挥,台湾也没办法创造经济奇迹。

尹仲容、李国鼎、蒋经国为台湾经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讲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尹仲容的故事,我曾陪他去演讲,第一堂下课时,我发现地上有血,我跑过去跟尹仲容说,他说:「没关系,是痔疮的老毛病!不碍事!」我说:「要不要休息,下一堂课我帮你讲。」他直说没关系,尹仲容61岁就死了,他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尹仲容为台湾发觉、培育、提拔许多许多优秀人才,最著名的是:人称铁头部长的前经济部部长赵耀东即是他发觉延揽的优秀人才之一)

李国鼎的故事,有一次礼拜六他早上打电话给我,要我晚上到他家讨论下星期一演讲的事情,当天晚上我到他家后,李太太跟我讲李国鼎马上就回来了,要我再等几分钟,这时荣总的医生打电话给李太太,讲了一会儿后,李太太哭了起来,我问李太太怎么回事,李太太说,荣总的医生跟她讲李国鼎的病情很严重,她要我待会儿李国鼎回来别跟她说,于是我就没讲。到了礼拜一,我把东西准备好,到李国鼎的办公室找他,李国鼎问我:「礼拜六的事情,你知道吗?」我装作不知道,李国鼎说:「就是荣总医生的电话。」我说我知道了,
他竟然说:「时间不多了,赶快努力吧!」

第三个故事是蒋经国先生,民国67年开始,我和财政部长、经济部长、总统府秘书长常一起到他办公室去向他作有关经济的报告,我们会先进去再等他进来。最后几次,他都是坐着轮椅进来。记得最后一次,民国73年11月,我们进去的时候,他站在那儿跟我们握手,会议结束时,他想站起来跟我们道别,但怎么用力就是站不起来,最后是靠旁人的协助才站起来,他生病到这种程度,还在为国家不眠不休的辛劳,看看现在的情况,实在很令人寒心!

【摘录部分内容】刊登于台湾联合报2007/3/2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