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一点点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正文

第一次到印度人家里作客

(2011-05-12 00:36:59) 下一个

今年初公司来了个印度人,非常的热情有趣。 圣诞节前请同事们去他家开party 使我终于有机会到印度人家里作一次客。

    我对印度这个国家实在非常地不了解。小时候有一部轰动全国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尽管里面的女主角很迷人,插曲也婉转好听,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印度的肮脏,黑暗与贫穷。多年以来这个印象固执地定居在我的脑海里。 许多西方人看了几部张艺谋的电影就断定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对此我常愤愤不平。其实我自己不也是一样地武断得没有道理么?

    我居住的城市就有不少印度移民。在超市中常看到他们把采购车堆得满满的,隐约可想见他们背后拥拥挤挤的一大家子。印度的演员在电影里都是张嘴就唱抬腿就跳,可在平日生活里遇到的印度人却异常安静,看不出是那样一个热烈奔放的民族。这些印度移民中从事高科技的人很不少,蓝领的则多数开出租车。他们绝不会对社会治安构成什么威胁。在异国他乡他们勤劳地维持着稳定的生活,默默沿袭着自己的文化。

    这就是我对印度人的全部印象:勤劳,安静,吃味道怪怪的食物,有东方神秘色彩。在去party的路上,我兴奋得都有些紧张,象是要去敲开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金银库。

    直到被主人主妇恭敬地迎进了门,我的紧张兴奋才尘埃落定。匆匆环视客厅,饭厅,小客厅...,没发现什么让我觉得很印度的东西。 要不是主人们的服饰和收音机播放的弯弯扭扭的印度歌儿,我会以为自己在一个很纯粹的西方人家里。

    客人们陆陆续续到了,原来不只是公司同事,他的父亲,哥哥,两个妹妹,妹夫带着孩子们也来助兴。房间里多了五六个小孩,便一下子热闹起来。男孩子都戴着红色的包头(Patka),最前面卷成个包子大小的圆块。 女孩子胖胖得可爱,穿黑色镶满金线花边的沾地长袍,光着脚在屋里跑,也不担心袍子太长会被拌倒。 头发象黑色的细细钢丝并微微卷着,眼睛黑黑的,时而友好羞涩地冲我一笑。孩子的父母们与我平日见到的其它印度人一样,男人们一律白衬衫,西服裤,黑丝袜,或红或绿的包头(Turban),金丝眼镜,落腮胡子,猛一看真是差不多,发愁他们的妻子将怎样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丈夫; 女人们让温色调的丝长袍和同色的纱巾衬托得格外妩媚,脖子上细细的金项链,手腕上带着三个以上的金手镯,银耳环在耳坠上闪闪地亮着,发髻上有夺目的金银发饰,好象印度真是阿里巴巴发现的那个宝库,金银可以随便拿。 最有趣的是她们眉心的一枚红点(Bindi),我曾以为是用香点进肉里的,却原来是一个小小的红色不干胶,可以轻松地贴摘。 她们热心的告诉我Bindi 不一定是红的,颜色要同袍子相配才好。

    被这样一些人包围着,我又开始找回了印度人家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吃晚餐时达到了最高点,因为主人的父亲就坐在我旁边。老人戴的Turban一团火一样的红,显得面庞越发童颜,他的神情很飘移,不肯讲话,对别人的话也没有反应,象是从另一个世界来,不为任何事物所惊扰。离他那么近,我觉得有点晕眩,好象坐在天方夜谭的神毯上,身边有红色的轻云飘过。这顿饭我吃得真是不知其味,因为总怕神毯会掉下去。

晚餐后,印度男人们陪公司的客人们聊起了政治金融的话题,印度女人们在厨房里收拾餐具,准备下一道的点心甜品和茶。姐妹嫂媳和协地忙碌成一团,相互愉快地帮忙,那一幕场景让我有点感动。

    在谈话中,我发现印度人修养很好。 人人英文流利 (虽然有很重的口音),谈吐很大方得体,喜欢说笑。孩子们也很懂规矩,从不打扰大人们的谈话。女主人是我见过的最漂亮优雅的印度女人,她不疏忽任何客人,对每位客人她都能找到最适当的话题来攀谈。她照顾孩子时的姿态简直象一幅油画。

    喝过茶后,女主人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祈祷屋(Prayer's Room)。他们信锡克教,每天早晨都要在这间屋里阅读经文。为了表示对他们信仰的尊重,我们每个进屋参观的客人头上都披了女主人准备的一小块方布。

    Party终于结束了,在回去的路上,同行的一位男同事突然很感慨地冒出了一句:“看来娶个印度太太也不错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