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4.bp.blogspot.com/_6GacqZiTd4U/StqNtzTEG4I/AAAAAAAAB8s/QA9Fy56PKrk/s320/5KHP902Q0UQ20001.jpg)
一、普世价值才是真理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这种理想主义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认知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我们屹立在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尽管父辈们在文革的“迷魂阵中”残酷地挣扎,以生命和鲜血探讨着中国革命的道路,对大部分人而言,我们这代人还是树立了大部分正确的价值观。
到了美国,接触了基督教,看到了基督精神和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许多、许多相同。许多的理念,是和我们所受的教育相同的。就民族文化的精华而言,全世界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普世价值。我们都是上苍的子民,普世价值才是真理。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美国看了更多关于中国的事情——文革十年浩劫,百年中国革命,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解放战争到文化大革命。社会在生命和鲜血中变迁,我们搭上几辈子的生命。在文化上我们却在踏步不前——无非是保皇和维新。如果有兴趣,可以把这百年来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比喻说,慈禧和光绪皇帝,孙中山和袁世凯。在近六十年的政治舞台,可以找到他们每个人的影子。旧戏还在不断地上演,这让我们痛心。
我们如果不能打破这样一个循环,去创造一个理性、正义上的完美的世界,就不能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经济的繁荣,只能解决一个生存条件问题。不会带来思想的进步,不会带来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先生的感慨还是国人的困惑
于右任先生是一位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许多贡献。
于右任先生在《亡国三恶因》中,给晚清画过一张像:“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先生说,百姓很穷,难以就业、谋生,社会不能持续,国家经济不能持续。国家有钱,却不在民众。国家与民众争利,钱财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这是第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不到实现,恶势力横行得不到抑制和铲除。社会环境把正人君子变成恶霸、贪官,把严谨的治学变成欺诈和剽窃。这是其二。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敌对势力伺机捞起好处,宵小之徒从中挑拨生事,金钱交易,一举一动,唯利是图,陷入权术的迷魂阵中。这是其三。
在七十年后,先生的感慨还是国人的困惑。中国受世界潮流的冲击,文化思想在不断地更新。而在这更新的同时,中国仍在在上演着王朝更替、权力挣扎的丑剧。这里六十年,我们的思想与世界文化相比较,有进步,也有退步。比如说,十年浩劫。社会败坏、动荡。
三、“领袖思想”其实就是“权术”
“领袖思想”其实就是“权术”,帝王思想。文革就是“权术的迷魂阵”。让我们剖析一下领袖“思想”。解放战争、延安时期,领袖是美国式的民主思想——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那是为了争取民心,打倒蒋介石的。后来事实证明,领袖独裁专制。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为了打倒刘少奇的。领袖操纵、利用民众的思想,蛊惑民心,达到其政治目的。所以,当清华大学再举起领袖思想的旗帜时,许多人心里感到压抑和担忧了。领袖死了,思想也就停止了,不再思,不再想了。那就只有追随新的领袖了。这就是其真实用意了。
对领袖的认识,于右任有着精辟的见解。历经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革命,从满清到民国的王朝更替,先生写道:
读史三首之一(1934)
风虎云龙也偶然,欺人青史话连篇。
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
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信仰,一个“超脱于日日夜夜的维持生存的劳作和对抗畏惧的挣扎,渴望崇高思想和情感,追求在理性、正义和健美上达到一个和谐平衡的完美境界”,只有推行普世价值,才能带来人类文明与进步。
![](http://3.bp.blogspot.com/_6GacqZiTd4U/StqNtV4Z--I/AAAAAAAAB8k/ACHayyFTCds/s320/0415132C610.jpg)
这些想法,认证了〈国际歌〉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奴隶者所有,全靠我们自己。
人类文明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普世价值绝不是教条。普世价值的核心是沟通、共享和共赢,是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一个阳光的少年中国要靠我们去创造。
(图片来之网络,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