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车族
研制单位: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军械分部
生产单位: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军械分部
M113型车是美国投产的第一种铝合金装甲车辆。1956年1月开始研制时有铝合金装甲的T113和钢装甲的T117两种车型。两车车重几乎相等,前者铝装甲厚31.75mm(1.25英寸),后者钢装甲厚9.53mm(3/8英寸),都具有相同的抗弹能力,但铝装甲焊接容易,厚度较大,车体坚固,省去了部分加固结构件,重量较T117型轻6%。后来陆军选择了T113,并进一步发展成为T113E1,1958年制成样车,1960年定型为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1959年美军签订首批900辆车采购合同。1960年初在食品机械化学公司的圣何塞(SanJose)兵工厂投产并开始装备部队。1962年又与联邦德国陆军签订生产1132辆车的合同。该车在使用中,特别在越南战争中暴露了许多严重缺陷。1960年美国在T113基础上进行了首次改进,1963年5月将装有柴油机的T113E2定型为M113A1装甲人员输送车。随后制造了10辆预生产型车,1964年9月该车代替M113正式投入生产。该车是M113系列的标准车型,主要是将75M水冷汽油机(154kW)改为6V-53水冷柴油机(158kW),简化了后勤供应的燃料品种,并减少了车内着火的危险性;其次是将阿里逊(Allision)TX-200-2B液力传动装置改为TX-100-1全自动传动装置,机动性大为提高。
M113系列装甲车是西方国家使用最广泛的军用履带式装甲车,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装备。装备1000辆以上的有美国(24000辆)、以色列(6500辆)、联邦德国(3800辆)、意大利(3500辆)、土耳其(2000辆)、瑞典(1475辆)、沙特(1260辆)和约旦(1220辆)等8个国家。由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生产和在外国特许生产的车辆总数约75000辆之多。作为美国陆军制式装备,该系列车主要用于协同M60A3坦克作战,但珲不具备与M1坦克协同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M113的部件大都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这是其得以大量生产、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该车在1984年的单价是17.84万美元,仅为M2型步兵战车的1/8。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1978年和1984年美国又对现装备的M113和M113A1进行了2次现代化改进。
美国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结构特点
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他的前方和左侧装有4个M17潜望镜,顶部舱盖上装有1个M19潜望镜,夜间驾驶时可换装红外或被动式夜视潜望镜。
动力舱位于驾驶员右侧,车体前甲板上有1个前部与甲板铰接的发动机大检查口益,发动机进出气百叶窗和排气管装在车体顶部。动力舱内有灭火系统,可由驾驶员操纵或在车外操纵。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汽油机、分动箱、传动装置、转向控制差速器、原位转向机、侧传动以及有关的传动轴和万向节等。
车长位于动力舱后面,车长指挥塔能360°旋转,并装有5个M17潜望镜。车尾有可向下打开的上下车电动跳板,跳板左侧还开有1门。载员舱顶部有一长方形后开舱盖,其后方有圆顶形通气孔。步兵坐在两侧长椅上,长椅可向上折叠,以便运输货物或作救护车用。
该车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没有托带轮。第一和第五负重轮装有液压减振器,采用单销式挂胶履带板。
该车可水陆两用,水上行驶用履带划水,水上转向与陆上相似。车体两侧设有能控制履带上部水流的像胶屏板,水上车速可达5.6km/h。入水前,车辆要先起动两个排水泵,竖起车前防浪板。该车族的备用装置有防地畦装甲(用螺栓固定在车体前部底甲板上)、驻锄(一组两个、与车载绞盘一起使用)、两侧浮箱、组合式推土铲/扫雷犁、三防探测仪和自动报警器、柴油机、全车宽的浮力防浪板、机枪防盾、乘员用加温器、发动机冷却水和蓄电池用加温器、担架支架和M8A3毒气微粒过滤装置(包括M2A2毒气净化器)等。
1.m113a2装甲车
经过一系列试验后,美陆军1978年决定对已装备的5300辆m113和12700辆m113a1装甲车实施改进,要求1989年前全部改造成m113a2,该车于1979年正式定型。改型工作目前正在美国行克萨斯州的红河(redriver)陆军基地、南朝鲜的大宇(daewoo)工业公司和联邦德国的美因茨(mainz)陆军基地进行,陆军计划在1989年财政年度装备19242辆m113a2装甲车。此外陆军还订购了价值1.54亿美元新生产的首批2660辆m113a2。第一辆车于1979年7月在食品机械化学公司的圣何塞工厂完成。主要改进项目有:
(1)发动机冷却系统安装了新的散热器和冷却风扇,调换了两者的位置,增加了一个平衡箱。新的冷却系统通过散热器吸进外界冷空气,提高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冷却效率,减少了散热器芯部的油膜和尘土。由于降低了温度使发动机寿命延长,牵引力增大。由于动力舱处于负压,也减少了泄入乘员舱的油烟。
(2)悬挂系统采用了高强度扭杆,负重轮行程达228mm(原为152mm);在第一、二、五负重轮处安装了改进型减振器;加强了诱导轮并将总成位置提高了51mm,加大了车底距地高,减少了在起伏路面上行驶时主动轮和诱导轮的触地现象。
(3)后置装甲燃油箱将具有相同的装甲防护力,燃油箱用螺栓固定在车尾两侧,既进加了车内空间,又减少了车内着火的危险。燃油自动控制装置可使一个油箱损坏时不致影响另一个。安装这样的油箱后,重量增加108kg,车长增加430mm,重心后移120mm。
车上还安装了与铸造壳体可以互换的锻造侧传动箱。
2.加长型m113a2装甲车
1976年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制造了2辆加长型m113a2样车,于1977年到1978年进行了试验。该车车体加长约0.66m,每侧各增加一负重轮,安装了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公司的6v-53t涡轮增压柴油机、液压助力转向机、新型冷却系统和改进型悬挂装置。战斗全重14968kg、最大有效载荷4218kg、公路最大速度64km/h、最大行程483km、载员14人。研究中的其他改进项目还有可变速风扇驱动装置、新型履带、夜瞄系统、红外抑制器和激光目标指示器。
3.m113a3装甲车
1980年年中,由陆军器材局、训练与条令局和后勤鉴定局组成的发展研究观察组向陆军部建议,把坦克机动车辆局自1971年以来研制的改进型m113ae1列入陆军装备,定型为m113a3装甲车。美国陆军决定从1984年开始改造库存的m113a2装甲车,并生产新的m113a3装甲车。1984财政年度拨款生产100辆,1985、1986财政年度再生产1000辆,生产合同总值1.5亿美元。第一辆生产型样车于1986年9月交付陆军,同年10月交付首辆生产试验车。第一辆生产型车于1987年1月提交陆军,1987年6月陆军开始装备该车。
该车除采用m113a2的新型冷却系统、改进型悬挂装置及外置装甲油箱外,主要改进项目还有:
(1)采用202kw(275马力)6v-53t涡轮增压柴油机。该机代替了158kw(215马力)6v-53型柴油机。
(2)采用阿里逊x-200-4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采用液压转向机构,转向平稳、省力、并减少了悬挂系统的冲击负荷,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节省了功率和燃料。
(3)将操纵杆改为方向盘和制动踏板。
(4)安装附加装甲。需要时用螺栓把p-900披挂装甲固定在车体上,可大大提高车辆防护力。此外,还备有螺栓固定的钢/铝装甲,用以增强车首、车侧及车尾部位的防护力。在车长指挥塔上安装了机枪防盾。车内安装有凯鞭拉(kevlar)复合材料制成的抗崩落衬层。改进防护后,整车重量增加1820kg。
经过上述改进,该车的战斗性能、可靠性和机动性大为提高。试验表明从0到32km/h的加速时间由11.7s减至8.1s32km/h制动距离由10m减至7.3m,越野速度由26km/h提高到33.7km/h。在48270km试验中,故障间平均里程为3047km,而m113a1为1298km。当该车以35.4km/h速度行驶时,其燃料消耗比m113a1降低22%。
基维百科
M114是美国陆军在越战时期的装甲侦察车及装甲指挥车,由凯迪拉克生产。
设计与历史
M114是一种低重量、低轮廓的装甲战斗车辆,开发目的是与M113装甲运兵车搭配,提供指挥及侦察用途。M114采用全履带配置,外型上与M113相似,具两栖能力,可由运输机运送及以降落伞空投。
M114的原设计装有一个可360度旋转的封闭式炮塔,武器为一门M2重机枪,由车长操作,有些衍生型甚至改用20毫米机炮。M114采用铝制车壳,空重为13100磅(5.94公吨),战斗全重为15093(6.846公吨),装有雪佛兰V-8引擎,可载3人,最高时速达每小时58公里。
M114曾服役于越战,但很快被转送至欧洲作巡逻任务,主要原因是M114在作战时经常出现问题,车头长于履带令其越野能力有限,而M113除了车内可提供载人或载物空间外,甚至可以在改装后转换用途,因此M114在越战时期快速被军方抽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