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科书问题、李登辉访日问题、靖国神社公式参拜问题声浪中,爆发了中日贸易战,因此,中日关系可说是进入了“冬天的时代”。
这回的中日贸易战,是由于日本政府在今年4月23日,对在中国生产的长葱、生菇、编制草席的灯芯草进行了为期200天的暂定进口限制而引起的。中国政府 屡次发出警告,毫无生效,结果也于6月22日采取报复措施,对日本生产的汽车、手机以及冷气机,征收百分之百的进口税。
中日贸易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日本方面的暂定进口限制措施,只针对中国的农产品,而中国的报复措施,却针对日本代表性的工业产品。因此,这次的中日贸易战,对农业国的中国和工业国的日本,都引起了很大的震撼。
第二、中日贸易战所牵涉到的进出产品数额,在日本总额当中微不足道。根据去年(2000年)的统计数字,日本由中国进口长葱40亿日元(一亿日元约等于 143万元新币),生菇100亿日元、灯芯草100亿日元,一共是240亿日元;仅占日本总进口(40兆9384亿日元)的0.05%。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出口的汽车452亿日元、手机111亿日元、冷气机56亿日元,一共是619亿日元,仅占日本总出口(51兆6542亿日元)的 0.12%。顺便提的是,作为日本代表性的汽车,其对中国的出口仅占日本汽车出口总额(6兆9300亿日元)的0.65%。
第三、中日 贸易战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可能性相当高,但也不排除较长久的拉锯战。对13亿人口中,8至9亿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农民来说,农产品出口的限制措施要比实际 数额更具威胁性 。况且今后日本的进口限制项目有可能扩至鳗鱼、海藻和木材等。同时,也有可能扩至轻工业品的面巾、领带、袜子等。日本若对中国的轻工业品采取进口限制措 施,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其打击尤其严重。
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以牙还牙的做法,也使日本惊慌失措。中国对日本代表性的工业产品 (汽车、手机、冷气机)进行大幅度的进口征税,可说是“深谋远虑,意义深长”。如前所述,这些工业产品占日本总出口数额根本不大,但对日本产业界尤其是对 日本汽车进口征税的冲击却非常大,顿时引起日本朝野巨大反击。再说中国下一步将对日本的什么工业产品进行征税,不得而知,这对日本造成很大的压力。
贸易战为何掀起?
中日贸易战是为何掀起?我认为日本方面有以下几种设想:
第一、执政党自民党为了确保传统的农民支持票。
虽然日本战后的农业人口已逐年减少,不过除农民外,日本乡下郊外的选民和大城市以外的选民,大都倾向于支持执政党。日本政府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限制,正好 向他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政府是他们利益的拥护者。今年7月份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正好说明进口限制措施,起了一定的效力。
第二、 日本对中国产品进口限制,将不局限在农产品,按照现在日本政治界和经济界的动向和议论,今后会变本加厉,很快地会扩至工业产品项目。尤其是这些中国纺织品 已席卷了日本的整个市场,如不防患未然,有鉴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今后中国的重工业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也会逐步蚕蚀日本市场。
第三、把日本国民的视线,转移到国外去。
日本自从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已10年有余,虽然政府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但毫无见效。当前,日本国家的财政赤字已高达666兆日元,企业 纷纷倒闭,失业人口也增至330万人,国民士气低落,对政府极度不满,因此,中日贸易纷争在客观上也转移了不少日本国民的视线。
第四、企图借贸易纷争问题,缩减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日本国内有一种相当强烈的意见,深恐中国强大,尤其在经济实力上超越日本。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影响下,日本舆论界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中国增 加军事开销,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是在扩军备战。因此,必须缩减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再说,日本国民也认为中国并不感谢日本对她的经济援助。比如说,中国北京 国际机场是利用日本经济援助而建设的,中国却闭口不说(虽然后来说了)。其实,我认为中国利用日本经济援助来建设北京国际机场是个失策,负责此项目的决策 人至少应该引咎辞职。试想代表国家威严的首都机场,怎能利用外国经济援助来建设呢?况且中国的外汇贮备还是占世界第二位呢。
话说回来,当前,日本经济非常糟,减少日本政府对外经济援助是急务,批判中国扩军备战和经济威胁声浪中,缩减对中国经济援助,看来是顺理成章。
中国对日采取强硬态度
日本认为中国急需日本政府经济援助(ODA),当时中国又适逢申请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申请主办在北京召开2008年奥林匹克世运会之际,中国必定不敢采取强硬态度对付日本。
中国为了贸易问题和日本摊牌时,顺利地申请到今年11月加入WTO和2008年主办奥运会,与此同时,中国对日本也采取了强硬的态度。
日本在这次贸易战中,付出了不少代价。这些代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向来是个贸易大国,标榜自由贸易。长期以来对美国的进口限制措施,采取了强有力的对抗态度。这回在中国贸易问题上,却主动地采取进口贸易限 制,因此缺乏说服力。况且这次为期200天的暂定进口限制,将于今年11月8日(长葱和生菇开始大量消费季节)结束,造成人们搞不清进口限制真意何在。
再说,这些年来,日本国民生活方式已日渐西方化,即使是日式房子而利用草席生活者,已显著减少,一些农家索性放弃种植灯芯草。
第二、对日本企业的“开发进口”活动,产生了巨大负面作用。日本企业为了加强竞争和开拓海外市场,纷纷到中国投资,不少企业也在中国开发新产品,然后输 向日本。长葱、生菇、灯芯草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日本企业在中国培植生产,然后输向日本。因此,日本的“开发进口”限制和产业构造调整政策的推行,也是自 相矛盾的。
日本政府不能本末颠倒,为了保护竞争能力低的农业部门,而限制农产品进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日本政府在进行农业(工业也如此)改革时,必须强调生产特化和专门化,借此把日本工农业结构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和领域。
第三、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对广大的市民和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打击。这次日本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限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到农业林业部门 政治家们的压力所致,这些政治家们为了自身选区选民的利益,向政府进谏和施加压力,促使政府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政府也认为农村和地方选民的支持,对自民 党的执政,是不可缺少的。
这次的中日贸易战,首先是由日本挑起的,但现在却对日本政府非常不利。除了部分既得利益者外,极大部分的日本国民都认为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有百害而无一益。
中国即将加入WTO和举办奥运会,因此已无隐忧。中国过去23年的经济发展,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不能期待今后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会妥协和让步。
当然,中国也不希望和日本的关系恶化。在今后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推行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资本和经济援助。自从美国布 什上台后,中美关系逐渐恶化。中国力求和美国改善关系外,也强调和日本和平共处。因此,中日贸易战的迅速和圆满解决,是符合两国国民的要求的。
·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副院长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