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军声纳撞上中国潜艇:直接动用主力军舰搞窃听(组图)

(2009-06-15 13:48:35) 下一个

2009年06月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

据了解,事发海域实际位于中国中沙群岛黄岩岛与菲律宾苏比克湾之间的马尼拉海沟,这里是南海最深的地方(最深点5559米),也是中国大陆架与菲律宾大陆架的天然分割。

相关专题中国潜艇撞上美国驱逐舰声纳

继南海“无暇”号事件、黄海“胜利”号事件后,美军为确保其水声探测船的“安全”,开始改变侦察策略:一方面派出军舰为探测船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干脆直接派出军舰实施水下探测活动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海韬 记者刘华发自北京、马尼拉 6月1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出的一则报道令人惊讶,声称“中国海军一艘潜艇与美国一艘军舰携带的拖曳声呐相撞,地点是菲律宾苏比克湾附近”。

令人惊讶的是,报道中的美军态度异常低调,“不认为是中方‘蓄意’造成的”。这与今年3月南海“无暇”号事件、5月黄海“胜利”号事件,美方高调指责中方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该则消息还未得到美国五角大楼的确认和评价。有中国海军人士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该说法还无从证实,如果属实,那双方舰艇发生如此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实属罕见。

美改变南海侦察策略

CNN的报道说,该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拖曳的海底声呐在遭到中国潜艇冲撞后受损。美方表示,拖曳声呐很可能缠住了潜艇的螺旋桨,对潜艇造成了巨大危险。

报道称,事件发生的地点位于菲律宾苏比克湾附近的南海海域,所幸中美舰艇本身没有相撞。据了解,该海域实际位于中沙黄岩岛与苏比克湾之间,黄岩岛距菲律宾苏比克湾距离仅为100海里左右

据这位中国海军人士分析,美军认为中国海军在不断增强南海舰队特别是潜艇力量的实力,因此逐渐提高了对南海海域的军事测量和侦察力度。

但继2009年3月发生南海“无暇”号事件、5月发生黄海“胜利”号事件后,美军为确保其水声探测船的安全,开始改变侦察策略:一方面派出军舰为探测船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干脆直接派出军舰实施水下探测活动。

2006年10月18日,“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随“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展开定期秋季巡航。

肇事者为美航母“贴身警卫”

据了解,“相撞”事件中的“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DDG56) 从2001年开始就常驻东亚,其母港为日本横须贺,隶属美军第7舰队第5航母打击群第15驱逐舰中队,是美军航空母舰的“贴身警卫”。2008年9月“华盛顿”号航母抵达东亚部署后,“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一直伴随其左右。

同时,在美军的航母战斗群里,“约翰·麦凯恩”号还重点担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反潜。

2006年6月举行的美军“勇敢之盾2006”演习中,美军随军记者安德鲁就曾报道说,“编号为DDG56的‘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演习的首日就一举击沉了5艘敌方潜艇,成为演习的反潜明星!”

“约翰·麦凯恩”号的指挥官还告诉安德鲁说,反潜战是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战区的作战重点,因此“约翰·麦凯恩”号奉命磨砺反潜技能,以便在“未来的西太平洋战事”中更好地发挥战力。

与第7舰队的其他水面舰艇相比,“约翰·麦凯恩”号装备了更多的反潜探测设备。那位海军人士分析说,此次美军“麦凯恩”号很有可能是在探测中国潜艇南海航路信息的过程中,其拖曳声呐与中方潜艇发生了碰撞。

菲律宾军方有话要说

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军方立即作出回应,宣称如果的确发生相撞事件,那么应该是发生在国际公海上,而不是在菲律宾领海范围内。

菲律宾海军司令费迪南德·戈莱斯中将表示,媒体报道的可能只是用苏比克作为一个“参照点”,而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则可能是在苏比克湾以外数百海里的地方。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施放拖曳声纳示意图

戈莱斯表示,美国军方没有向菲方提出过“美国军舰进入菲律宾水域”的要求,菲方不允许让任何潜艇进入菲律宾海域。不过戈莱斯也承认,菲律宾海军并不具备探测潜艇的能力。

菲律宾海军发言人埃德加德·阿雷瓦洛中校说:“(目前)我们(菲美双方)没有举行军事演习,因此在相关海域不应有军舰,如果有军舰的话,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信息。”他表示,菲律宾军方还在对此事进行核实。

不过,菲律宾的网友似乎并不吃这一套,不少人认为,这一事件暴露出菲律宾军方的无能,让政府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军方不愿承认事件发生在菲律宾海域。

一名网友进一步写道:“问题是美国的驱逐舰在苏比克湾做什么?如果没有发生相撞事件,我们或许到现在还不知道美国的驱逐舰一直在我们领海周围游弋。”

美军“重返”菲律宾

苏比克湾是菲律宾北部岛屿吕宋岛西部的一个海湾,位于我国黄岩岛正东面120海里左右,曾是美国在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1992年11月份移交给菲律宾后,这里被开辟为自由港经济特区。

这一军事基地关闭后,美国并未完全放弃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过去几年美军以“反恐演习”等名义,改头换面重返菲律宾,确保对菲律宾的军事影响力。

日前,《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苏比克探访时看到,当初美国使用过的军用港口依然保存完好,门口有多名保安人员把守,没有得到当局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这些保安人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美国军舰访问菲律宾时,有时还是会使用这个港口。

美国海军“钟云”号(DDG 93)神盾舰,与新加坡海军“刚毅”号(舷号69)编队操演。

美国海军进一步扩大与东南亚国家联合进行的卡拉(CARAT)系列演习的规模,2009年度的卡拉演习,出动了4艘神盾舰在南中国海与6国海军进行演习。这4艘神盾驱逐舰分别为“钟云”号(USS Chung-Hoon DDG 93)、“霞飞”号(USS Chafee DDG 90)、“拉塞尔”号(USS Russell DDG-59)及“约翰·麦凯恩”号(USS John S. McCain DDG-56)。此外还有 “哈珀斯.弗里”号(USS Harpers Ferry LSD 49)登陆舰和 “克伦米林号”(USS Crommelin, FFG 37)导弹护卫舰。

卡拉演习全名为Cooperation Afloat Readiness and Training(CARAT),意为“联合海上战备和训练”,简称为卡拉多边联合演习。卡拉是在1995年开始进行,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

卡拉是由美国海军西太平洋后勤补给群(第73任务特遣队)统筹,每年中旬开始,逐一与6个东南亚国家的海军部队展开演习。6个东南亚国家分别为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汶莱。2009年度的卡拉演习第一站,已经在5月20日,在菲律宾展开。

新加坡国防部发布新闻稿证实,美军出动“科珀斯克里斯蒂”号核潜艇(SSN 705)和新加坡的“征服者”号柴电潜艇进行演习,这是第一次动用两国海军潜艇进行潜艇追踪演习。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新加坡海军预计今年底接收S70-B海鹰型舰载反潜直升机,这次同美军举行演习时,预先进行美方海军直升机和新加坡海军护卫舰联手追踪潜艇的模拟演习,这有助于掌握这方面的相关技术。

新加坡阶段的卡拉联合演习,从6月8日至19日举行。美新两国海军一共动员了1500名官兵、11艘舰船、2艘潜艇及18架各类型飞机及直升机。

正值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主权纠纷日愈表面化,再加上美国海军舰船与中国渔船发生“海上摩擦”,一次调集4艘美国神盾舰亮相卡拉演习,固然有着美国海军的战略布局意义。

首先,这昭示着美国政府及海军,日愈注重卡拉海上演习项目,以打造一个稳固的海上伙伴,自然必须安排更多的神盾舰加入演习。第二,更多的美国神盾舰出现在南中国海,昭示着东南亚国家有更多的机会与神盾舰协同作战,熟悉与神盾舰协同作战程序,而且美国海军的神盾舰也将更熟悉南中国海的作战环境与海域。

中国海军日愈强化在海南岛的军事力量部署,南中国海周边国家争夺海上资源日益加剧,如此一来,为确保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边疆”受到保障,美国神盾舰必定加强对附近海域的侦测,来获取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各种资讯。与东南亚国家海军展开联合演习,似乎是在宣示美军的军事与武力存在。

更多美军神盾舰出现在南中国海,正是进一步加强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的海上力量存在及承诺,展示其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及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协同作战能力。 

图:6月11日,也即事发当天,越南人民军海军少将Do Viet Cuong,在新加坡登上美海军“哈珀斯-弗里”号(LSD 49)登陆舰参观,与美籍越裔少尉Thuan Nguyen(很可能其父辈是当年越南统一时逃离越南的)交谈。

“约翰·麦凯恩”号(USS John S. McCain DDG-56)的舰长是韩裔美国人杰夫瑞-金中校(韩文名字不详),似乎凸显美国“以亚制亚”的打算。金中校在汉城出生,9岁时随家人一起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太空航海学后于1991年加入美国海军,他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公共政策学硕士学位。

日本横须贺,2007年3月19日。“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DDG 56)靠泊码头,横须贺是“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的母港。“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从2001年开始常驻东亚,隶属美军第7舰队第5航母打击群第15驱逐舰中队,是美军航空母舰的“贴身警卫”。

2001年5月19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肖尔沃特湾,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与澳大利亚的美制老式“布里斯班”号驱逐舰(DDG 41)并排行驶,“约翰·麦凯恩”号到澳大利亚水域参加“串联推力2001”美澳联合军演。

拖曳声纳是舰船从尾部释放出去的声纳装置,一般是由绳子穿起来的一长串发生器和听音器,长度一般约数百米到数公里不等。

“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DDG56) 从2001年开始就常驻东亚,其母港为日本横须贺,隶属美军第7舰队第5航母打击群第15驱逐舰中队,是美军航空母舰的“贴身警卫”,即担负反潜也担负防空任务。

按照美国海军的常态,一旦在远距发现不明潜艇,其整个舰艇编队都会进入警戒状态,首发的应该是空中反潜设备,由直升机临近或空投声纳以震慑、驱离潜艇。图摄于2003年

从“小鹰”号航母上拍摄的“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摄于 2002年11月16日,正在日本西南部海域参加日美联合的“利剑2003”联合演习。













































2月17日, “约翰·麦凯恩”驱逐舰(DDG 56)随“小鹰”号航母前往印度洋准备参加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