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鲜的不死金牌

(2009-04-08 09:08:57) 下一个

自从有媒体炒作金正日健康危机以来,朝鲜的消息总能吸引西方的眼球!最近有一些报导甚至说,一旦朝鲜陷入混乱,美国和韩国的武装力量立刻武装进入朝鲜以稳定局势。

面对种种对朝鲜不利的报道,中国唯一和其他国家签订的友好互助条约《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本条约在1961年8月3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批准、1961年8月23日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批准后,双方于1961年9月10日在平壤互换批准书。根据第七条的规定,本条约自1961年9月10日起生效。

该条约的第一条说,缔约双方将继续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而尽一切努力。从中国对待积极对待伊朗问题、高度参与朝核问题上看,中国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该条约的第二条说,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对于中朝两国来说,第二条才是最重要的一条!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和南韩的武装力量强行进入朝鲜的话,中国派兵弹压合情合理;如果美韩联军武装入侵朝鲜的话,中国军队肯定会第二次大规模跨过鸭绿江的!

该条约的第三条说,缔约双方均不缔结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 

考虑到中国的国防政策与朝鲜国家的对外政策,中朝双方没有机会违反条约。

该条约的第四条说,缔约双方将继续对两国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在中国的协调下,朝鲜参加了全部的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中,中国尽显国家本色!

该条约的第五条说,缔约双方将继续本着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友好合作的精神,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 

第五条对朝鲜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有此一条就可保证朝鲜体制得到延续!不管朝鲜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危机,中国都会依照条约的指示精神进行援助的。从每月固定给朝鲜的粮食、固定的石油输出等,能明显看出。中国力所能及的援助有效的稳定了朝鲜的国内局势,只要国内不乱,西方休想让朝鲜乱起来!
该条约的第六条说,缔约双方认为,朝鲜的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实现,而这种解决正符合朝鲜人民的民族利益和维护远东和平之目的。 

第六条说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重要性。什么是朝鲜的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呢?没有中国的参与,能称呼为民主么!没有中国的参与,西方不可能解决朝鲜问题!这也是为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士兵做最好的心灵补偿,他们的牺牲价值重于泰山。

该《条约》有效期二十年,如一方要求修改或终止,须在期满前半年内向对方提出,否则《条约》自动延长二十年。1981年、2001年《条约》两次自动续期,现在有效期至2021年。

从该《条约》的两次自动续期说明,朝鲜依然离不开中国的保护!从《条约》的有效期看,未来10年或者更远的时间没有大战事。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就是中国给朝鲜的保护伞。该条约对朝鲜的安全至关重要!这也是金正日自信、朝鲜对外强硬的最大原因;这也是外界特别是西方都认为朝鲜会乱,却一直乱不起来的最大原因!





标题: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英文: Treaty of Friendship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lic of Korea
内容

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于1961年7月11日在北京签订,同年9月10日生效。条约包括序言和7条正文,主要内容是:①双方尽一切努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②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遭受到一国或几国联合武装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③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④双方将继续对两国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⑤双方本着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友好合作精神,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巩固和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合作。⑥双方认为,朝鲜的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实现。该条约的缔结,对加强两国团结合作、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维护两国安全和亚洲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处:西陆东方军事,百度百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