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arnegie,另一个Boxhill?------- 有感于城市亚洲化的变迁

(2015-02-25 03:24:02) 下一个
  Carnegie,是墨尔本的一个行政小区,距市中心12公里左右,交通便利,不仅67路电车可直通市里的墨尔本大学,更有贯穿Springvale、Clayton等传统亚洲人购物区的Cranbourne/ Pakenham火车线上行至墨尔本市区下达最远到Pakenhanm这类新开发的小区。
 
从Carnegie出发去南半球最大的购物中心Chadstone亦颇为方便,625、626、822等公车巴士都可抵达。尤其是822路,中途还经过Southland ,同时兼顾了两个大的购物中心。
 
由于居住在Carnegie出行购物颇为方便,所以这个小区一向是许多外来移民、留学生首选的理想区域。居高不下的房屋需求量使得区内物业的价格日益水涨船高,因此形成了一种有越来越多的亚洲移民涌入的趋势。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日本人,泰国人,在Carnegie的街道上随便走上一遭,你总能听到一些陌生的非英文背景的语言。
 
Koornang路是Carnegie的主街,一条繁忙的购物街道。大约在10年前,这条街上还有许多俄国人、希腊人开的杂货铺、肉店、烤鸡店、鱼薯店、咖啡馆、蔬菜水果店等,亚洲人经营的店铺零星夹杂其间不成气候。5、6年前,开始有更多中国商家入驻Koornang路。生意火爆的阿姨水饺馆便是其中一家,物美价廉,把大量中华民间小吃介绍给了当地的居民,在Carnegie开创了有别于传统中华料理经营模式的先河。随后,诸如巴蜀阁,三茶六饭,香辣小菜馆等中式小吃类饭馆越开越多,走的都是类似的价平量足的路线,每家生意都红红火火,不仅吸引了许多西人来尝新,更有居住在Carnegie附近区域的华人慕名前往,渐渐地,Carnegie 的Koornang路上的亚洲美食的声名越传越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韩国餐馆、日本餐馆、泰国餐馆、印度餐馆、马来西亚餐馆陆续都占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韩国餐馆,数量之多与中国馆子不相上下,被接受的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所有这些餐馆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称为餐馆,它们采用的是目前在墨尔本颇为流行的类似带简餐的西式咖啡馆的经营方式,装修简洁现代平民化又不失舒适,食物的价格比起正式的餐馆要便宜许多,一般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和学生都能消费得起,所以现在的Koornag路,一到入夜时分,几乎晚晚都人头攒动,饭店里座无虚席,有些铺子更是要在门口大排长龙。
 
超高的亚洲美食人气,也带动了其他类型的亚洲人经营的店铺的入驻。在Koornang路上,仅仅韩国人、中国人主理的美发厅就有4、5家之多,还有中式按摩店,2家华人杂货店,2家韩国杂货店,韩式面包房,华人经营的礼品店,甚至连街上3家蔬菜水果店亦一并被亚洲人攻占了。
现在的Koornang路,除了几家大银行,西人和亚洲人经营的店铺还可说是各占一半天下,但是一些传统的希腊式的鱼薯店、碳烤鸡店慢慢也由华人东主打理了。以前好几家西人的肉店鱼档还有家居用品商店都关的关,搬迁的搬迁,主动让位给了更多的亚洲美食店。主打马来西亚菜的连锁店茨厂街也马上要在Koornang路上开分店了。可以预见未来的Koonang路,将象Boxhill 的中心购物街道那样,几乎找不到西人的店铺,成为在澳洲土地上的被亚洲人攻陷的城中之城。
 
澳洲政府一向是提倡并推广多元文化的,澳洲本身就是个移民国家,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采取包容接受的态度。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这种兼容并蓄的国策保证了澳洲社会的多层次性,为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就拿我们华人来说,毫不夸张的,在今天的墨尔本,即使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依旧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熟悉的乡音,家乡的土特产,故土的美食在墨尔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在一些华人扎堆的地方,象Boxhill、Glenwaverly等区域其实是成了华人的一方相对独立的小社会。置身于Boxhill,满耳的广东话、普通话、上海话,满眼鳞次栉比的中式小吃店、港式茶餐厅、烧腊店,仿佛是亚洲某个热闹大都会的某个繁华地段。这样的感觉到了夜间尤甚。不同于墨尔本寻常的安宁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夜间生活,许许多多居住在Boxhill的来自香港、台湾各地的亚洲移民特别喜欢逛晚市,他们带来的是一种类似东京、香港、上海等高密度人口的超级大都市的生活模式,嘈杂、热闹、喧嚣,包罗万象,更有人间的烟火气但同时也遗失了在澳洲生活的感觉。澳洲的本土文化在这儿被隔离和屏蔽掉了。
 
这是多元文化政策下产生的相对的文化单一性,一种复数的单一文化形式反而使各种文化保持分离。多元文化的主旨本是在于消弭各民族之间的隔膜与差异,倡导互相尊重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氛围,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排他性以及面对强大主流社会的一种弱小者自我保护的本能削弱了它现实的积极意义。各种文化之间未必兼容,有造成的文化冲突的可能,并且各种文化在彼此影响之下或许会失去自己本来面目而变得不伦不类。多元文化也可能冲击其他的次文化,使其消失殆尽。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只有保持相对的独立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的特异性和单纯性,所以自始自终存在着封闭的一面。
 
这就是为什么在现今的墨尔本,我们会看到听到某个行政小区成了某个民族的代名词。比如Springvale,我们马上会联想到越南人;Boxhill、Glenwaverly会令我们意识到它们是华人聚居地;Noble Park现在聚拢了越来越多的非裔移民。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仅仅是在墨尔本、悉尼等澳洲城市,包括也一力提倡多元文化的加拿大,温哥华不就有“小香港”之称吗?
 
澳洲的国史本身才200多年,它不像欧洲的许多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澳洲也不像美国,美国虽然也不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它的好莱坞文化、篮球文化、甚至快餐文化,且先不论这些文化的优与劣,所有这些东西本身还是具备了强大吸引力和号召力的,因此美国较容易让新移民产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从人文的层次上讲,澳大利亚确实是缺乏一些吸引力的,所以更不容易让新移民归化。
真正吸引人们移居大洋洲的,是澳大利亚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以及自由、安宁和慢节奏。它远离尘俗,依然是块净土,而这样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真的是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寻觅。对于许多中国移民来说,到澳大利亚定居就是要过一种真实的澳洲式的生活,享受它的简单,平和,宽松,与世无争。但是,当越来越多的Boxhill出现在我们这些亚洲移民的生活中,当原本见不到几幢高楼的墨尔本市中心开始构建一幢又一幢摩天大厦变得更像上海、香港、东京时,那我们向往居住在澳洲的初衷又变成了什么呢?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奔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我流浪远方…”,真的,我们不远万里来到澳洲,所求的不就是这些日益稀缺的珍贵的东西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匡吉 回复 悄悄话 很简单啊,你可以往人少或没人的地方搬啊,何必在这里矫情呐?
florence001 回复 悄悄话 good article. you do not have to live in the china town. the "eat" culture is not 奥洲文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