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见识了国内炒作的本事

(2010-11-16 19:09:29) 下一个

看着标题吓死人:“有望解全球难题!!”一看内容才知道是做了十几年的东东。靠。


正好俺最近几个月受人之托对这个领域作调查。俺就说说:


“山梨醇和乳酸(可以从秸秆、薯干、甘蔗等低廉生物质中轻松得到)作为“底料”,来制备脱水山梨醇和丙烯酸。”这个路径无数年前就知道了。这是制造生物燃料的无数途径中的一个。美国能源部04年已经做了个的研究报告。很全面的包括了重要的途径。


http://www1.eere.energy.gov/biomass/pdfs/35523.pdf


另外,用薯干、甘蔗等为原料制造生物燃料因为跟人竞争食物,目前引起了很大争议:



环保组织警告,生物燃料(biofuels)对气候造成的危害将大于化石燃料:


http://af.reuters.com/article/energyOilNews/idAFLDE6A725920101108



 原因就在于用农作物为原料。


 


作者的卖点在于“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镍、钾盐修饰的NaY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从而改善了两种生物质转化过程的选择性,提高了转化率”,不过开发新催化剂的文章多如牛毛啊。


Peng Sun, Dinghua Yu, Zhenchen Tang, Heng Li, and He Huang, NaY Zeolites Catalyze Dehydration of Lactic Acid to Acrylic Acid: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Anions in Potassium Salts, Ind. Eng. Chem. Res. 2010, 49, 9082–9087


Heng Lia, Dinghua Yua, Yi Hua, Peng Suna, Jiaojiao Xiaa and He Huang,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 on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y of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nickel oxide catalysts,C A R B ON 4 8 ( 2 0 1 0 ) 4 5 4 7 –4 5 5 5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是不错,不过在上面发篇文章也不是那么难吧。


至于“国际著名期刊CARBON”,这个领域的杂志一贯影响因子高,不奇怪啊。


感觉幕后老板"He Huang"好不容易搞了两篇文章,要炒上天!


 





















南工大女博士宣布秸秆中找到"石油" 有望解全球难题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2010-11-16


















南工大女博士宣布秸秆中找到"石油" 有望解全球难题 中国青年报

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女博士日前宣布,她们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该成果付诸生产领域,将有望让世界头疼的“石油依赖症”得到缓解。

 


  当油价飞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之时,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如价格低廉的生物质原料替代石油已成为各国破解“石油依赖症”的首选。但选择何种生物质作为“底料”,以及如何克服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选择性差转化率低等问题,却一直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一大难题。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女博士生李恒和孙鹏却将这一世界性难题“悄悄”捅破了窗户纸,她们用生物原料制备出的两种化工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日化、水溶性涂料、造纸等行业。该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刊载并予以高度评价。


  两位女博士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探索出分别以山梨醇和乳酸(可以从秸秆、薯干、甘蔗等低廉生物质中轻松得到)作为“底料”,来制备脱水山梨醇和丙烯酸这两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她俩不仅找到了这两种价廉物美的“底料”,更可贵的是,在由这两种生物质底料转化成化工原料的过程中,她们还创造性地使用了经自己创新改造过的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镍、钾盐修饰的NaY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从而改善了两种生物质转化过程的选择性,提高了转化率。


  李恒博士的成果发表在极具影响力的国际著名期刊CARBON上,孙鹏博士的成果发表在国际化学工程3种著名期刊之一的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期刊的最近一期上。她们的研究成果都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她们的工作设计巧妙,能够为高效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当今急功近利的学术大环境下,李恒3年博士期间鲜有论文发表,别人都替她着急,而她自己却很“淡定”,仍然默默地、执著地一次次做着实验,不断修正、完善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直至满意为止。


  谈起这段经历,两位女博士对她们的导师黄和由衷感激:“黄老师对我们学生真的很好。我们一直没有成果,要是碰到有些老师,恐怕早已不耐烦了。黄老师对我们却一直很宽容,给了我们非常宽松的环境,而这才给了我们足够的发挥空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