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纪念一代宗师李小龙

(2008-11-06 15:43:15) 下一个
ZT



李小龙,武术技击家,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细凤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 ,猩猩王等。

  藉贯: 中国广东顺德

  生于: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于: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岁) 引用: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这是李小龙五岁时的全家福

  

  李小龙和兄弟姐妹的合照,他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之间的感情很好。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爷周冲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

  

  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当然,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武术。说起李小龙练武的缘由,并不因为他是天生的绝世武学奇才,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于是,身高仅有一米七三,近视高达一千度,两条腿长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龙走上了武学之路。

  他的启蒙师傅是老爸李海泉,据说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从李小龙七岁开始教其练习太极拳。

  

  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叶问对咏春的内涵颇有见地:咏春强调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叶问的调教下,李小龙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

  

  邵汉生是李小龙的另一位师傅。他在采访中说:我和李小龙做了一个交易,我教他武术,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个星期才能学会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龙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学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后来并没教我跳舞(笑)......

  当时的李小龙已经成长为一位健壮的青年,曾经夺得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赛场之外,也经常和同学甚至高年级同学打架。据黄霑他老人家回忆,作为李小龙的同学,他也挨过李小龙的拳头,多年以后他在电视节目中自嘲说:现在才知道输是必然的,谁能打得过李小龙啊??? 据测试,成年李小龙的拳劲高达他本人体重的两倍多,这种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时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势不可挡。

  事实上,因为李小龙打架记录太多,随时面临警方检控,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尽快离开香港的另一个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

  9月,他迁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在唐人街餐馆当侍应换取食宿,开始半工半读生涯。

  这个时候的李小龙,突然变成了一位勤奋上进的好学生,虽然在课余时间继续坚持练习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龙中学毕业,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

  

  李小龙热爱哲学,善于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在他的许多言谈中都有体现: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大学期间,李小龙始终坚持练功不辍,力求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截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绝招。

  1962年4月,二十一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功夫。起先问津者寥寥,后来他带着几个学武的学生,不断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示范表演,情况终于好转。有一次,李小龙在短短的11秒内就击败一名出言相讥的日本空手道黑带三段武师,声名鹊起;另一次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消息刊上报纸,影响非常广泛,慕名投到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

  

  练功与授课之余,李小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数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国拳法》,他将搏击术注入到中国基本拳脚,展示了深厚的武学造诣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岁的医学院女学生,叫做莲达·爱米莉。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夺得冠军,继而应邀在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开幕式上表演蒙目截击、寸拳等绝技,引起轰动。

  

  正逢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筹拍一部功夫连续剧,于是立即联系李小龙试镜。 这一年的李小龙二十四岁。虽然在试镜中,他笑着承认自己被小宝宝吵得三晚没睡觉了,但是镜头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擞,气度非凡

  这段宝贵的试镜很长,好奇的美国人要李小龙演示了中国戏剧的步法,解说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势的区别,还在现场拉上一个美国老公公来当靶子,要李小龙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龙当然是只能虚晃。从镜头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还未来得及反应,李小龙的拳脚都已经收回了。

  

  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穿透顽石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既不能够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以根据对手情况做出变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功夫可以单独或者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动物,比如说鹤、猴、或者螳螂等动物。......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青蜂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

  

  1967年8月,李小龙把自己创建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 Kuen Do,简称:JKD)

  在他参演的一部电视剧里,李小龙大段介绍截拳道:就是截击拳。你要攻击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给了我机会截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用最长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标,现在是,膝盖。截击拳比西洋拳更具杀伤力。......

  

  李小龙创建截拳道,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一部分人认为李小龙另辟蹊径可喜可贺;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咏春门派,认为身为咏春门人的李小龙是欺师灭祖。

  事实证明李小龙的截拳道不仅具备理论底蕴,而且非常有实战价值。他在美国开设的截拳道班盛名远扬,授课一小时收费275美元,仍然门庭若市,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连开了四间振藩国术馆。

  

  其实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开班授徒,他的目标是好莱坞,希望通过电影来弘扬中国功夫。但是好莱坞电影界对他一直比较冷淡。最终让李小龙对美国失望,从而回港发展的导火索,是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

  1970年,李小龙意外受伤,脊背重创,卧床四个月,伤愈后仍须服用止痛药。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几次短暂过境,此时李小龙已经阔别香港十二年。

  

  邹文怀与李小龙签了两部片约,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导演罗维与著名小说家倪匡合作完成剧本,低成本电影,只在泰国的一个小村庄拍摄,布景极其简陋,情节也比较简单。但是李小龙的惊人表现胜过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种繁复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准、狠,几乎全部在两招之内搞定敌人,迅猛犀利的拳脚以及高亢的啸叫兼具个性与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龙独战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脚之势不可挡的威力: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根本无法招架.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达350万港元,同时连破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华语片票房纪录,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热潮。

  

  决心在香港大展宏图的李小龙将莲达和家人都迁来香港,定居在九龙塘的一座两层别墅。这座别墅拥有十一间房,还有日本式花园,在当时的香港是非常高级的住宅。

  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是《精武门》,讲述了创办精武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请文明用语谋害,其高徒陈真为师父报仇雪恨的故事。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被列为功夫电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枪的中国功夫推至新的层次,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穿插了陈真飞脚踢碎租界公园大门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将东亚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的情节,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

  

  李小龙的第三部功夫电影是《猛龙过江》。这时候的邹文怀对他已经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创作欲旺盛,于是把整部电影交给他一手×办。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一个来自香港乡下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女老板铲除当地恶霸的故事。李小龙带着剧组到意大利取景,最后决定在罗马开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欧洲取景的影片。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选中了两位曾获国际空手道冠军的罗礼士、罗伯华尔作为对手,并且规定这两位要被李小龙打败。起先,两位空手道冠军不服气,于是李小龙与他们各自带着助手到郊外一个指定地点去进行拍摄前的点到即止的较量,结果,只用几个回合,李小龙就轻易取胜,使这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不得不心服口服。至于电影中的招式,那是为戏剧效果而设计的,并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现了李小龙的武术造诣。影片中最后的生死决斗安排在古罗马竞技场,李小龙没有采用任何镜头剪辑,直接采用中长镜实拍全过程,场面惊心动魄,被誉为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功夫对战之一。

  《猛龙过江》再度打破东南亚几乎所有的票房记录。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该片亦获得第11届Tai w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在男主角唐龙身上体现出来的朴实、真诚、慷慨侠义的传统道德和草根温情,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

  

  1972年,李小龙筹拍新片《无声笛》,得到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影片准备在印度地区开拍,李小龙带领剧组去尼泊尔等地花了几周时间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但是当地华美壮观的寺庙给了李小龙新的灵感,决定开拍《死亡游戏》,将高层寺庙设计成庞大的武术中心,每一层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关口到达最高层夺取胜利。......这个创意后来被大量地应用于功夫影视、动漫和电子游戏中,打过街机的朋友们都应该很熟悉类似的情节吧。

  李小龙为这部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凭借自己在国际武术界的地位,邀请到菲律宾武术名师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称的韩国高手,还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国职业篮球队明星球员卡力姆亚布道尔·杰巴尔等人出演。他们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备用,李小龙与依力山度比试双截棍是其中的精华之一,两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电影,没人知道李小龙心目中《死亡游戏》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但是很显然,他在尝试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方式,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除了大量的对战镜头外,他亦为《死亡游戏》准备了许多新造型,似乎有兴趣把中国传统武侠片中的名剑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死亡游戏》的准备过程中,美国华纳兄弟制片厂决定投资李小龙电影,与嘉禾公司合拍《龙争虎斗》。1973年2月,李小龙停下了《死亡游戏》的工作接拍《龙争虎斗》,不仅实现了当年愿望,成功打入好莱坞出演大片主角,更成为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李小龙耗尽心血,与导演紧密合作,使所有动作场面精益求精,成为李小龙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

  

  就是在丁佩的家里,1973年7月20日,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猝不及防的事情:正当盛年、如日中天的李小龙突然死了。

  

  据杜惠东回忆:那天下午,李小龙约好嘉禾老板邹文怀去吃日本菜。那天李小龙拍戏拍到六点,片场的下面就是写字楼,李小龙下楼来到邹文怀的办公室,喊道:邹哥,吃饭去!邹文怀有事未办完,约好八点一起去。这两个小时中,李小龙来到位于片场附近的丁佩家中歇脚,坐了不久就说很热,出了很多汗,而且头疼。丁佩拿了一罐冰啤酒给他,又给他吃了一点止疼药,李小龙连衣服和鞋都没有脱就进房躺下了。丁佩在外面化妆,打电话,再回去看李小龙,躺在那里毫无动静,面庞已经发冷。她惊慌地打电话给邹文怀,邹文怀说赶快打999急救,晚了就来不及了......结果还是来不及了。救护车将李小龙送到伊丽莎白医院,后被证实已经死亡,当时李小龙还未满三十三岁 。盛年猝死,巨星陨落,这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李小龙出殡当日,数千人聚集在九龙殡仪馆附近,场内场外拥挤不堪,警方不得不出动大批jing cha控制人群

  

  李家的保姆保护着李小龙的子女突出重围。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当时刚刚七岁,在葬礼上指着父亲的遗体叫Movie!Movie!--他以为父亲还是在拍电影。

  李国豪后来也到好莱坞当了演员,20年后,在电影《乌鸦》中扮演一个死不甘心的亡魂,结果在片场发生意外:道具枪居然射出了真子弹,李国豪死于非命,与父亲同样是匆匆离去,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

  

  在香港,李小龙猝死带来的轰动余热未消,怀疑和猜测继续进行着,众多矛头都指向丁佩

  丁佩后来回忆说:我受到很不公平的指责,但是我不想解释什么。他的死是很突然的,我也受到了很大压力。他是我的好朋友,无论什么也不能破坏阿拉的关系。我对自己说,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我很珍惜与李小龙的友谊,所以我不做任何评论。

  丁佩直到十年之后,才首次在香港电视节目中开口,否认当天与李小龙发生过性关系。她对李小龙的评价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思想用他的身体完美地表达出来,所以他创立了截拳道,这是很了不起的。

  

  对于李小龙的死因,法庭的最后裁决是:死因是对头疼药的某一种成分过敏,引至大脑水肿而死亡。

  为了增加锻炼强度,李小龙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一直采取吃药和器械健身的方式。他一天吃一百多颗药,维他命ABC什么都有,一些刚刚发明的新药如类固醇等(后来体育界的禁药)也大量服用,几乎是在拿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他亦使用日本发明的高压电肌肉震荡机来辅助锻炼,就是用电线连到身体上,快速震动肌肉,震十分钟相当于平常练十小时。后来这个机器在日本也禁卖了,日本发表的调查是它太过量,破坏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的和谐。

  无论如何,斯人已逝,势不可追,研究他的死因其实已经没多大意义。李小龙的许多遗物如今都已不在--保存遗物的嘉禾公司片场搬迁,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旧物,很多李小龙的东西都扔进焚化炉烧掉了。但是李小龙留下来的宝贵财产仍然有很多,其中包括为电影《死亡游戏》拍下的数千尺胶片。

  嘉禾公司意识到了这些胶片的利用价值,决定想方设法完成这部电影。他们继续与美国电影公司合作,邀请一些来自美国的影界名人参与,找到一位相貌酷似李小龙的韩国人,为他取艺名叫做唐龙,由洪金宝担任动作设计,用远景拍摄他的侧面和背面来代替李小龙,加上一些飞车特技等花巧的镜头,勉强为《死亡游戏》补全了戏份,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

  虽然一部本来可以成为功夫片新里程碑的电影功败垂成,不得不变成了好莱坞式的杂烩,但是李小龙的魅力仍然使这部拼凑完成的《死亡游戏》成为广受欢迎的功夫电影。几年之内,李小龙传奇继续,众多国内外电影公司都搞出了自己的吕小龙、梁小龙、张小龙、王小龙......拍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李小龙功夫电影。这其中只有《死亡塔》中真正有李小龙的影子,因为是利用了以往李小龙电影中未采用的镜头甚至包括NG镜头,加之唐龙的模仿,混合而成的。

  电影界慌乱地发现没有人能够真正代替李小龙,更谈不上超越,功夫电影一时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不久,成龙与刘家良等一批电影人审时度势,剑走偏锋,开创了功夫喜剧的新潮流......那些都是后话了。引用:

  李小龙的其它后话: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即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1980年,被日本《朝日新闻》选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

  1993年,美国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

  1993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7年,在李小龙遗孀莲达及女儿李香凝的努力下,振藩截拳道总会于美国成立。

  1998年,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1998年,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唯一入选的华人。

  1998年,获美国演艺同业公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2003年,世界各地都举办了纪念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的活动。

  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世纪之星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