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弘)著名作家魏巍于8月24日晚7点12分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魏巍夫人刘秋华称,追悼会将于30日举行。
魏巍家人
“他走得很平静”
刘秋华称,魏巍住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的心脏、肝都有问题,还有糖尿病,301医院的护士很好,没让他受什么痛苦。他走得也很平静,临走之前,我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身边。”她还说,魏巍的追悼会将于30日举行,但是具体时间没有确定。
中国现代文学馆前副馆长周明说,魏巍前后病了一年多,情况一直不太好,自己和魏巍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大概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走得这么快,所以没有留下遗嘱。”
现代文学馆前副馆长周明
“他的作品充满革命激情”
周明说,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认识了魏巍,此后一直有来往。在担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期间,自己曾多次向作为编委的魏巍请教,并得到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周明称,“魏巍为人正直,作品充满革命激情,他起初以诗人身份登上文坛。《谁是最可爱的人》出来以后,使得‘最可爱的人’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这体现了一个作家敏锐的眼光。”
周明说,2006年,魏巍来现代文学馆参加活动完毕,准备上车离开的时候被来馆参观的一群中学教师和学生发现,他们围住魏巍,又是合影,又是签名留恋。“我后来对他说,您看您的知名度多高,《谁是最可爱的人》到现在还有年轻读者。他很高兴,连声说是。”
魏巍作品
主要关注战争与革命
魏巍1920年出生于河南,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
在创作方面,魏巍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广为流传,并入选中学课本,影响过几代读者。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这部长篇小说与魏巍的另两部作品《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一起,构成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此外,他还著有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魏巍杂文选》、《魏巍散文选》等。
魏巍小传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抗大。1920年3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在郑州城东门外一座破庙改成的免费贫民小学就读,在那里受到一位叫蔡芸芝的年青女教师的熏陶和影响,喜爱上了文学。中学时代便在郑州的报纸上主编过《芦笛》周刊和《铁笛》周刊。又读过几年师范学校,他说:“上过几年初级师范,也想过从事这种职业。可是,那时候的社会,包括那些培养师资的人们在内,连八块钱一月的教书的活路,都不肯施舍给我。我只有‘逼上梁山’……”
1937年魏巍参加八路军,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
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长诗《黎明的风景》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从1939年至1949中的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门从事小说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出版后引起轰动,“最可爱的人”也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其后,他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另外,他的代表作还有著名的文艺随笔《路标》等。
魏平介绍,魏巍在去年11月份之前,身体还不错,“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偶尔血压高,心脏不舒服。去年11月份,父亲被确诊为肝癌,做完手术后一直住在医院里。毕竟是80多岁的人了,手术并没有让他的身体完全康复。后来,病情发展到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所以临终也没有留下遗言。”魏平悲伤地说,父亲离世时全家人都在他身边,“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从他平静的表情里可以感觉到那一刻他很从容、坦然。”
在魏平眼里,父亲一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是个坚强的战士”。魏平说:“他用他的行动教育我们子女,无论身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要热爱国家,心系人民。”据魏巍女婿李新志介绍,病榻上的魏巍一直笔耕不辍,病情稳定时就写日记、写杂文,“这些文章尚未发表过,准备事后把它们整理出版。”
李新志介绍,魏巍最后留下的遗著是今年年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和《四行日记》。《》收录了魏巍近年创作的散文、杂文70余篇,为毛泽东诞辰百年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话说毛泽东》亦收录其中。《四行日记》是魏巍1952年赴朝鲜战地深入采访、1965年奉周总理之命与巴金共赴越南战地采访、两次重走长征路、深入石油一线了解工人生活而写下的作品结集。据了解,病中的魏巍对这两部作品很满意。魏巍生前出版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但如今这些作品在书市上难觅踪影,魏平有将它们重版的打算。据京华时报
肖复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作家肖复兴得知魏巍去世的消息后,唏嘘不已。他说曾与魏巍多次在文学活动上谋面,“他总是给人一种慈祥、平易近人的感觉。”
肖复兴感慨万分地说,尽管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教科书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被一代代青年人阅读、熟知。同时,肖复兴认为,属于魏巍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无可奈何地过去了,“毕竟时代不同,让今天的年轻读者去读这篇文章,难免会产生隔膜。”
徐贵祥:他是当代军事文学的旗帜
在军旅作家徐贵祥眼里,魏巍是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率真的人,他敢于在不同场合发表与众不同的鲜明观点,“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写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而他的长篇小说《东方》很具有突破性,叙述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充满人性关怀。”
徐贵祥认为,魏巍的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都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当代军旅作家中,魏巍和刘白羽这两位作家是我们的旗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