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学术科研趣谈之二:Kboring和英文的故事

(2007-05-06 23:19:58) 下一个
学术科研趣谈之二:Kboring和英文的故事

Kboring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时候,功课都得B,偶然也会得A。不免有些沾沾自喜。不料,在一个台湾教授的课上,得C. Kboring究其原因,此教授说Kboring考试时英文写得糟,多处没看懂。Kboring提出抗议,未遂。抗议升级到系主任,被打回。Kboring顽抗到底,闹到院长处。试卷得以重新批改,得B。Kboring得出结论:英文可以不好,
但道理必须要好。

后来,Kboring进了一家公司做Scientist。老板常嫌Kboring英文不规范,工作报告写的不好。以至Kboring每有挫折感。有一次,到交报告前一天,Kboring破罐子破摔,赖着不写。老板急了,问起来,Kboring以英文不好推搪。老板急着要向他的老板汇报Kboring的结果,无奈,只好叫自己的秘书帮Kboring。从此以后,Kboring就有了秘书。Kboring得出结论:英文可以不好,但实验结果必须要好。

再后来,Kboring当了教授。有一次写了一篇文章,投Top杂志。一位审稿人认为英文不行,必须要做extensive editing,打回。另一审稿人却赞不绝口。Kboring无所适从,只好询问编辑部。编辑部回答:ignore之。文章最后被接受,但Kboring至今不知应该ignore哪位审稿人。
Kboring得出结论:英文不好的时候,要注意ignore别人的批评。

Kboring当了教授,教学不可避免。有一次课后,一位美国学生趋前,谓Kboring英文讲的糟,他没听懂。Kboring道歉,表示自己中文较英文好,可否用中文补课之。该生大骇。从此抢坐第一排,努力听课。最后考试得A.
Kboring得出结论:英文不好的时候,有时还是要岢钟谩?

Kboring写了一个grant application,交稿前央求一位美国同事Tom做了extensive editing。Tom在大学时主修文学,有多篇作品发表。经他修改后的grant application读起来是行云流水,确实不错。没有料到,评审意见里赫然有一条:英文不好,建议请一位English native speaker修改。
Tom大怒。满嘴三字经。
Kboring得出结论:不管你的英文有多好,总会有人比你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