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游荡的艾小柯

其实,也就那么点破事儿……
正文

知青文学与没落的青春

(2005-10-26 21:13:26) 下一个

知青们实在是遭受过深重苦难的一代。文革的经历和上山下乡使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悲观,隐忍以及小心翼翼。尤其是那些相对老一辈的知青,十几岁的豆蔻年华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错过了高考下放到农村边寨;几十年后步入中年拖家带口又赶上了下岗,除了感叹一辈子生不逢时外,没有任何能力阻止时代的车轮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喜怒哀乐碾作微尘;年轻些的倒没有那么倒霉,一部分还成为高考恢复后的老三界新人,顺利赶上了中国阶级分化的第一班列车。

如同伤痕文学、高墙文学一样,知青文学同样是缅怀哀悼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描述非常有代表性的那一批人和纪念一个不可更改无从返回的年代。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知青文学脱不掉的中心思想都是回城,以及与回城相关的一切勾心斗角、人性泯灭,或者依依不舍。更深一步说,回城的本质是那个时代阶级意识的最直接体现。为什么要回城?如果下放的地方是个文明发达的繁华都市,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哭着喊着不择手段要离开。正因为下放的地方是农村,知青们面对的是农民,是一个他们认为从本质上低于自己,是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最低阶级,才会不平衡,不接受,才会进而想尽一切办法回城。即使少数的“先进”分子结婚生子扎根农村,最后宁可抛家弃子也要重新回到阶级金字塔的上一层。知青文学描述的,其实就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最赤裸裸的阶级斗争,阶级歧视,这才是知青文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如果说知青岁月如歌,那么这就是一部充满血泪回忆的悲怆交响乐,一曲阶级斗争大合唱。

当然,知青文学中也有对美好的向往,有对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的回忆。可惜,这样的青春回忆注定要和那个时代一样没落。知青经历的不可重复性,大大限制了知青文学的读者群体。除了上过山下过乡的那一代外,知青文学还能在现代读者群体中再产生多少共鸣?

那些没落的青春,让我想起同样没落的贵族文化:一群鬓发斑白的老人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回忆曾经的辉煌,过往的明争暗斗,和那些已经消逝了的美丽容颜。他们的声音被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朋克音乐所逐渐覆盖,他们的身影也渐渐融化在那些穿着紧身黑色衣衫,眉梢穿上闪亮银环的年轻群体中,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慢慢的变成图书馆里泛黄的记忆,在角落里年复一年的静默。而一代一代的青春,都如此周而复始,落尽繁华。

时间,就是这么的无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