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感于我这个"作家"

(2007-05-02 11:31:03) 下一个
   一直觉得自己是难懂的,或许是不想让人懂吧.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是神秘点的好.太让人容易看懂换言之也就是种失败.不会深沉那就装着深沉吧.想把自己当一本书让人翻阅让人理解,可小女人的心态总是愿相信这世界终存在着那么一个人即使是看一眼便也能懂你心思的那一个人吧.渴望理解却又固守着沉默.没有更深的交流一切都流于表象.每天的生活就这样程序化的周而复始.偶尔有机会陈述自己想法时的滔滔大论会让周遭人一怔.心想原来你也是个有点想法的人.随即又是沉默.但总渴望着下一次有那么个机会来宣泄下.不会去刻意,但有机会是总不会放过的.矛盾是我脑袋的概括.而大部分的思想总是一个人在心里想想也就算了,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如果说没有今天的偶尔奋笔想保留些什么(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心情是什么)那我的脑袋就会承载越来越多的杂想.这些杂想的来源是我太敏感了.所以想法超多.自己象是一棵参天大树.地面以上是我的表象而地面下那些盘根错节的生长才是我最真的,一直支撑着我的根本.如果说大部分人是一朵花只有一根枝茎,只靠它来生长而我就是大树,根须多了吸收养分的渠道也就自然多了.那些想法就象春风拂面般飘然而至,轻轻地却慢慢包围你,拂进我的心间.长了根也就安居下来了.长此以往.不用刻意就那么随心而至.自知感情纤细的人生活的比较累.可这真的不是我的错.你曾劝我说何必想那么多?可我无语.不是我愿意而是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影响着我。逃无可逃.就因为太纤细才会苦恼.觉得自己的一个想法一个心念在别人眼里都是多余,是自寻烦恼.于是"作家"就这样产生了.找了个解脱的方法用笔来化作自己心绪的万千化身.陈述,感慨,一一道来.作家应该都是不被理解却又渴望被理解的一群人吧."高处不胜寒"是在顶端的人的心中感叹,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作家的一种精神上孤寂的写照.于是"写些什么"便是一种在路途上寻找知音与解脱的方法了吧.我想是这样的.当然我所说的"作家"不是指我,一来够不上格二来就算是也是个"作"家吧.呵呵,我想"作"家还真挺配我的.希望领教我"作"的人能看后稍稍理解些这样的我.不过我想私人空间你是永不能看到的.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但绝不是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