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节的习俗

(2010-06-15 08:22:55) 下一个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先解释一下为什麽把五月初五叫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一位)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原义是野鸭,引申为家鸭;角黍是把黍类做成角状,现在叫粽子。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赛龙舟、悬挂菖蒲和艾草、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或菖蒲酒、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佩香囊、游百病、吃咸蛋、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赛龙舟甚至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盛行于吴、越、楚。楚地的传说是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越地的传说则是起源于越王勾践在绍兴鉴湖训练水师。根据闻一多考证,“龙舟竞渡”早在战国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台湾是在乾隆二十九年(1736),开始举行龙舟竞渡,那是一场由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的友谊赛。划龙舟还先后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辛未年(1991)五月初五,在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此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周处的《风土记》中还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品种增多,并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出现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轼就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由菰叶变为现今常用的南方的箬叶(俗称粽箬,箬竹的叶子)和北方的玉米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悬艾叶菖蒲:艾叶、菖蒲、蒜头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容易得病,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上海和苏南一带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实际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上山采药,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洒墙壁间 以祛诸毒。涂于小儿头额、耳鼻、手足心,也有消毒作用。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使白蛇现出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但雄黄有毒,雄黄酒不宜多饮。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其作用和插艾和菖蒲,点染雄黄类似。

游百病是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用来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南方还有端午吃咸蛋的习俗,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叫做挂蛋兜(袋),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立蛋、撞蛋、吃咸蛋、送蛋看岳母等做法由来已久,例如据清同治六年修的《通城县志》(通城县属湖北省,位于鄂湘赣交界处)记载:“五月五日亲故以角黍、腌蛋相馈遗。”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吃黄鳝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必食黄鳝,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浙江温州地区,端午节还有家家户户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春卷皮裹上炒熟的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做的馅,卷成圆筒状而成。

从前还有悬钟馗像和写符念咒的端午节习俗。钟馗捉鬼,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说唐明皇开元末年,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名钟馗,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师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写符念咒:除了用艾为虎、菖蒲为剑和蒜为锤这“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黄表纸,砚台里面和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因为事涉迷信,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