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巳、寒食、清明(二)寒食节和清明节

(2010-04-03 18:35:01) 下一个

        寒食节又名“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般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晚于上巳节,早于清明节。汉代时在清明节的前三天举行,至唐、宋两代改在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晋献公娶了六个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齐姜生了太子申生,戎国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狐姬生了夷吾,骊戎族人许配了骊姬给晋献公,她生了奚齐,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当初夫人齐姜去世,晋献公想立骊姬继为夫人,他算了两次命,第一次结果不吉利,第二次吉利。献公决定按照第二次的结果办事。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她希望立奚齐为太子,让他继承君位。她贿赂晋献公宠信的大夫梁五和东关嬖五,借用保卫国家安全的名义来阻止献公的长子当国君。他们对献公说戎族人和狄族人经常侵犯晋国,需要派长子捍卫领土,使戎狄再也不敢侵犯国家。前666年,晋献公让太子住在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重耳住在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住在二屈(今山西吉县)。

        656年,骊姬施展阴谋,陷害太子申生,让申生到曲沃去祭祀已故母亲,而且把用来拜神的肉和酒拿回来献给他父亲献公。骊姬在酒肉偷偷的下了毒。晋献公把肉给狗吃,狗被毒死了,发现肉里有毒,以为是申生想谋杀他。申生逃回曲沃,晋献公杀了申生的师傅杜原款。有人建议申生为自己申辩,向献公揭露骊姬的阴谋,申生回答:“我父君如果没有骊姬,寝食不安,如果为自己辩护,骊姬会受到惩罚,父君年纪那么大,我不想让他伤心。”那个人就劝告申生快点逃走,申生不肯。于是,二月十七日,申生自缢于曲沃,人称恭太子。

        骊姬野心勃勃,也陷害太子申生的弟弟重耳和夷吾,献公攻打蒲城讨伐重耳,重耳带着贤士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走。前655年,晋献公派贾华等人往二屈讨伐夷吾,夷吾往梁国逃走。前651年九月,晋献公逝世,立十五岁的奚齐为国君,让荀息当国相为他鼎立相助。十月,晋国大夫里克杀了刚刚即位的奚齐,当时晋献公还没有安葬。荀息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主。十一月,里克又杀了卓子和骊姬,荀息悬梁自尽。这时公子夷吾抢先一步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公元前645年,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结果晋国军队在韩原大败,晋惠公被秦军俘虏,战后作为释放晋惠公的条件之一,晋国太子圉成为秦国的人质。秦国对于太子圉还算是招待得挺周全的,秦穆公把女儿嬴氏嫁给了他,当然秦穆公此举当然有自己的政治算盘,以后晋国的合法君位继承人是自己的女婿,那么无疑秦国在晋国的内政中拥了更多的话语权。

  很明显,秦穆公的意图就是把太子圉培养成为亲秦的势力。虽然秦穆公力图赢得太子圉的信任,但是太子圉对秦穆公始终抱着十分戒备的心理,首先是因为自己堂堂一个大国的太子,居然作为战败国和谈条件屈辱地前往秦国作为人质,而且在秦国一呆就是六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再者,太子圉的母亲是梁国的公主,梁国与晋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公子夷吾在落难时就是逃往梁国,并娶了梁国的公主,生下了太子圉,但是在公元前641年,梁国被秦国所灭,对于太子圉来说,这是旧怨添新仇。于是前638年,太子圉在嬴氏的帮助下,逃离了秦国返回到晋国。太子圉离开秦国后的第二年,晋惠公病重去世,太子圉继任国君,史称晋怀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针对在国外流亡的重耳和他的谋士们,要求流亡者的家属,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流亡人员召集回国,否则将治以重罪。因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召回狐毛、狐偃兄弟,他们的父亲狐突被晋怀公逮捕处死。

        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继续四处逃难,先后去过狄、齐、卫、曹、郑、楚等国。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晋怀公对秦国只有极度厌恶的心态。秦穆公于是便想到了流亡到楚国的晋公子重耳,萌发了让重耳取代晋怀公的想法,便派出特使前往楚国邀请重耳前往秦国。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到晋国,怀公的心腹吕省和郤芮都临阵倒戈,重耳接管了晋军,举行了朝见祖庙的仪式,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重耳出亡十九年,回国即位时已经六十二岁了。怀公被迫出奔高梁,很快被即位为文公,伯父他的重耳派人杀死。重耳在位九年,活了七十一岁,当时算很长寿了。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手下大加封赏,惟独忘了介子推。当年困在卫国的时候,因为绝粮,介子推割了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一想到这事介子推十分伤心,决心不再见重耳。他背起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隐居去了。介 子推的朋友们知道了,感到忿忿不平,就来到宫门外,贴了一张无名帖,上面写这样一首诗:“有一条龙,奔西逃东;好几条蛇,帮它成功。龙飞上天,蛇钻进洞;剩下一条,流落山中。晋文公看了,大惊失色,猛想起流亡期间,介子推忠心耿耿,舍命追随,自己饿得快不行了的时候,竟还吃了他的肉!而如今自己做了国君,整天尽忙着高兴了,竟忘记了提拔他、奖赏他。于是心中不安,赶紧派人寻找介子推。不久得到信息:介子推已经到绵山深处隐居了。

  深感内疚的晋文公,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的手下人说:介子推是大孝子,即使他不顾自己的小命,也会顾他老娘的命。如果放火烧山,只留出一条小道,一旦林中火起,介子推肯定背着他的母亲下山避火。到那时,您再请他出来做官,或者奖励他,就行了。晋文公叹口气说: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于是满山放起火来。可是,一连烧了三天三夜,数十里的山林都烧光了,仍未见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儿。大火熄灭之后,大家上山一看,发现他们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柳树,已被烧死了。晋文公大为惊骇,抱起介子推的遗体大哭起来。下令就地厚葬介子推。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改绵山为介山,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每年这天禁烟火,吃寒食,纪念介子推。临下山,他还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回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悲哉足下!”于是“足下”一词成了后人对别人的尊称。

  次年春,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登上介山。行至介子推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他珍爱地掐下一些柳条,编了一个柳圈儿,戴在头上,以此来纪念介子推。于是晋国百姓也跟着学,每到寒食节就把柳条串起来,插在屋檐或门上,纪念介子推,召唤他灵魂。此后年年有人来祭拜介子推。他们来到介山,看到此处风景优美,流连忘返,就搭棚起灶,遂渐成村落。又因为介子推休于此,遂得名“介休”。到了隋唐,就设了介休郡。此后宋元明清各代,这里均为介休县。后人为纪念介子推,便有禁火之举,并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东汉之前,寒食节只是单一的地方节日,仅在晋地流行。可是再往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引起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使寒食节这个节俗,开始向中原和南方延伸,并从单一的禁烟火,吃冷食,向着娱乐、娱人的方向发展。到唐代,寒食节才受到朝廷的重视。因为大唐的开国君主李渊,是从太原起兵发迹的。而武则天的家乡是山西文水县,所以也很重视这个节日。他们家乡的子弟,也由于他们的关系,可以大批量入仕,因此皇帝可以使他家乡的风俗,蔓延到全国。

        念高小的时候,当时有一门自然常识课,讲授一些自然现象,二十四节气就在其中。背诵过一首二十四节气歌,至今记忆犹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它把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都包括进去了。

        我国传统以农业立国,对气候、物候十分重视,这些节气都是根据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物候命名的。如:雨水表示天气转暖,不再下雪而是下雨了;惊蛰则表示冬眠蛰伏的蛇类动物开始惊醒,出来活动了;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的谷穗开始饱满;接下来的芒种则是有芒的作物成熟;处暑意味着热天要结束了;白露是说由于气温下降,早晚水蒸气已经能凝结成露水;小雪说明开始下雪了,而大寒正是一年最冷的时段;春分、秋分是一年白昼和黑夜一样长的日子,夏至白天最长,冬至夜晚最长,这四个节气是天象等等。

        春秋时期已运用圭表测日影,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二十四节气全名。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所谓斗即斗柄,是由北斗七星中的玉衡、开阳、摇光组成。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柄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季节、月份以至节气。例如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今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在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同一天,寒食节逐渐消亡,于是就有清明扫墓的活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