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译皇帝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下)

(2009-08-09 14:09:10) 下一个

原文: 

点①: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②,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注释: 

①点:把茶瓶里煎好的水注入茶杯中。 

②调膏继刻:调膏,来人饮茶,先在茶杯里放人茶未二钱,注入少许水,加以搅动,使茶膏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粘度,这叫调膏,此后才注入煎好的沸水。 

译文:

点茶的手法不一样,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调膏结束就加热水,下手很重,而茶筅传不出力,没有小米粒状的纹理和蟹眼状的气泡出现,叫做静面点(文中“调之”疑是“谓之”之误)。这是因为搅动没有力气,茶的精华发不出来,立不住,汤水和乳花不能交融。继续加热水,茶的色泽不能完全显现,精华涣散,自然无法立住。也有随着加热水,下手重,茶筅传出的力道也很大(文中“干筅”疑是“手筅”之误),但是,茶汤发出精华不多,茶面形状一般,叫做一发点。这是因为按照通常方法加热水,而手指手腕运作不圆润。茶面还未凝成粥面那样,茶力却已用完。虽然茶面虽然也泛起一些云雾状的波纹,但容易生出水脚(茶面上不能和茶末融合成乳状的水叫做水脚)。高手点茶根据差的数量加热水,调成凝胶状的茶膏。第一次加热水,顺着盏壁一圈,不直接碰到茶膏。用力不能太猛,先是茶膏动起来,逐渐向四周搅拂,下手要轻,茶筅要把力道全部传出,手指绕动,手腕旋转,如同酵母起面,上下透彻。茶面星稀月明,光华灿然而生,茶的精华从根本上立起来了。第二次加热水,向茶面绕一圈,急加急止,趁茶面未动,用指力拍打,色泽渐渐起变化,像珠玑那样堆磊散落(文中“上”字疑是“止”之误,“惭”字疑是“渐”之误)。第三次加热水要多家,如前次那样搅动,下手逐渐变得轻而均匀,同一方向旋转,表里搅透,小米粒状的纹理和蟹眼状的气泡交替出现,,茶的本色已经得到十分之六、七。第四次加热水要少茶筅旋转范围要大一些,但不能快,茶的精华焕发出来,茶面便慢慢生出云雾状。第五次加热水可稍微多一些,手法要轻而均匀,上下表里都要达到。如茶色发挥未尽,则加以拍打,发挥到了,就加以转动,使之收敛。此时茶面如生云霭,茶乳凝结如雪,茶的本色发挥尽了。第六次加热水,看精华立起来了没有,茶乳凝结用茶筅慢慢转动。第七次加水是为了分开轻清和重浊,根据稀稠得当与否,结束点茶。这时候,乳雾汹涌而起,好像要溢出茶盏,茶面在盏的边壁回旋不动,这种现象叫做“咬盏”。应该把茶面上浮着的轻清的东西(就是所谓的“饽),均匀地分给大家饮用。《桐君录》里说:“茶有饽,饮用对人最合适,虽然饮得再多也不会过分。”

译者按:“点”篇是《大观茶论》最重要的一篇,写的是宋代流行的饮茶方法:点茶法。宋人也把注汤后用茶筅搅动茶乳,使茶面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的点茶过程叫做“分茶”。如杨万里 《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 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紫薇山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纳子。”这和唐人(如陆羽《茶经》中所描写的)在煎好茶后,把茶分给众人的步骤叫“分茶”不同。陶谷(王国维等人考证是托名,实际成书较晚)所撰的《清异录》,其《茗荈》部“生成盏”条:“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成一绝句,泛乎汤表。”真是匪夷所思。又同部“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杨诗所谓“屋漏法”,《清异录》同部“漏影春”条也有记载。这是由于制作茶饼时加入米汤之类富含淀粉的物质,使之成形,点茶者在茶溶解过程中以茶筅搅动,淀粉和茶叶溶质在水中扩散就形成茶乳和花草图案,不过形成后图案一会儿就散灭。从赵佶的描述来看,点茶相当复杂,要点七次之多,其中有许多经验之谈。现代人没有这个经历,再加上原文可能有误,很难翻译,只能参照宋人有关描述饮茶的诗文试一试,错误难免。

 

原文: 

味: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其味醇而乏风骨者,蒸压太过也。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则芽胯有之,若夫卓绝之品,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译文:

茶以味为最重要。茶味用香、甘、重、滑四个字作全面评价 ,只有北苑和壑源两个地方的产品才能四个字兼而有之。味道虽然醇厚,但缺少风骨是因为蒸压过度了。茶芽(茶枪)是枝条刚开始萌发的东西,茶树是酸性的,饮用过长的茶芽则入口时味重甘甜,但回味有点涩;嫩叶(茶旗)是刚长出来的叶子,叶的味道是苦的,茶旗老了,入口时舌头有留滞感,喝完了反而有点甜味。这是一枪二旗茶才有的特点,如果是极品的茶,味道又香又好,自然不同。

 

原文: 

香: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①。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千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人夹杂②,则其气酸烈而恶。 

注释:   

①非龙麝可拟:龙麝,龙脑、麝香。都是古代著名香料。 

②或蒸气如桃人夹杂:桃人,即桃仁。茶蒸不熟时会有桃仁一类草木异味。宋人黄儒《品茶要录》说:蒸不熟,则虽精芽,所损者甚多,试时色青易沉。味为挑仁之气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译文:

茶有真香,不是龙脑、麝香可以比拟的 。必须蒸熟再压,反复加(水和淀粉)研(和),仔细研和后所造的茶十分和美。点汤入盏中,茶香四溢,如秋高气爽,很是洒脱。如果带有桃仁的气味,强烈的酸味很不好闻。

 

原文: 

色:点茶之邑,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 

译文:

茶汤点出来的颜色(文中“邑”字疑是“色”之误),纯白的最好,青白的就不如,灰白的差一些,黄白的更差。主要靠天时,人工努力是次要的。天时适当,茶一定是纯白的。天气闷热,茶芽疯长,来不及采摘制造,白中就要带黄。青白的是蒸压稍微生了一点儿,灰白的是蒸压过熟。榨汁不尽,颜色就会青中带暗;焙火过旺,颜色就会焦黄黯淡。

 

原文: 

藏焙,数焙则首面干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要当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陆风湿之气。焙用热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①,露火三分,亦以轻灰糁覆,良久即置焙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未可蒙蔽,候人速彻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手中炉: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时以手挼茶,体虽甚热而无害,欲其人力通彻茶体尔。或曰,焙火如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内之湿润未尽,则复蒸暍矣②。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③。阴润勿开,终年再焙,色常如新。 

注释: 

①以静灰佣合:静灰,据其它茶书记载,应为轻灰。

②暍:读音ye第一声,热气。 

③缄藏之:缄,封闭。

译文:

收藏的茶要经过焙,焙过度了表面干枯,茶香减少,不焙则颜色斑驳,茶味散失。新芽萌发在春天里,此时要焙去茶饼中含有的湿气。焙的过程是在炉中放置炭火,七分埋在细灰中,只露出三分火,再用细灰盖住火苗,过了一段时间,确信没有火苗了就把竹编的焙篓放在上面,先逼干焙篓的潮气,再把茶饼排列在焙篓上面,尽量摊薄,不可重叠,排列的速度要快。火堆的大小要根据焙篓的大小而定。把手放在炉中试探温度,以不烫手为好。不时地用手揉茶饼,手很热也无妨,只是想通过人力把热量传遍茶饼里外。有人说,焙的时候保持和体温一样的温度就可以了,但这样只能使表面干燥,里面的潮气,好像热的蒸气一样。焙好以后,立即放进使用日久的涂漆的竹器里,密闭收藏。阴冷潮湿天气里不要打开,终年收藏,用的时候再焙,茶饼颜色像新的一样。

 

 原文: 

品名:名茶各以圣产之地叶。如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屑山叶,五崇柞之罗汉上水桑牙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又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叶①,各擅其美,未尝混淆,不可慨举。后相争相鬻,互为剥窃,参错无据。不知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百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注释: 

①以上所述各产茶地和名茶,都是其时其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盛有衰,至旋生旋灭,即下文所言:是亦园地之不常也。今己大部不存,注亦无甚意义,故不注。

译文:

茶分别用生(文中“圣”疑是生之误)产的地方命名。如耕村的平园台星岩叶,刚村的高峰青凤髓叶,思纯村的大岚叶,屿村的屑山叶,五崇柞村的罗汉上水桑牙叶,坚村的碎石窠石臼窠叶、琼叶。辉村的秀皮林叶,师复师贶村的虎岩叶,椿村的无又岩芽叶,懋村的老窠园叶。各有优点,不会混淆,不能一一例举。后来买卖竞争,互相仿冒,分不清楚了。却不知道茶的好坏,在于制造精良与否,品牌名称不会影响茶的质量。各个作坊生产的茶有以前优后来劣的,也有从前不如人家现在却胜出的,同一茶园质量也不能一直保证的。

 

原文: 

外焙①:世称外焙之茶,脔小而色驳②,体耗而味淡。方正之焙,昭然则可。近之好事者,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盖外焙之家,久而益工,制之妙,咸取则于壑源,效像规模摹外为正,殊不知其宵虽等而蔑风骨,色泽虽润而无藏畜,体虽实而缜密乏理,味虽重而涩滞乏香,何所逃乎外焙哉?虽然,有外焙者,有浅焙者。盖浅焙之茶,去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度,则体亦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于治外焙,则迎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时虽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乃其验也。桑苎翁曰: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可不细鉴而熟辨之。 

注释: 

①外焙:不是由官方正式设置的焙茶处处所,亦即个人私设的茶叶加工制造处所。 

②脔小而色驳:脔,本为肉块。《说文》:切肉,脔也。这里指茶叶体瘦小.色驳,颜色不正。

译文:

私家作坊生产的茶饼,茶叶瘦小,颜色不正,没有光泽,味道很淡,正宗产品完全两样。近来有投机取巧的人,茶箱里往往一半是私家作坊生产的茶饼。因为私人作坊生产长久了,学会了壑源的官家作坊的制造方法,还采用仿制的茶饼模具,却不知道外表虽像,内在质量不行。色泽虽然圆润,却经不起储藏;茶饼虽然结实缜密,点茶时却缺乏纹理变化;茶味虽然也重,却涩而不香。私家作坊产品中,有一种叫“浅焙”的茶,产地离壑源不远,制造还算精良,颜色也很白,点茶时手法得当,茶汤精华立得起来,只是茶味的甘、重、香、滑比不上正宗的,私家作坊产品总是可以辨别的。更有甚者,采桴树和橄榄树的叶芽,柿叶,混在里面,虽然它们像茶叶,但是点茶的时候,会像柳絮那样飘浮在茶面,不会生成小米粒状的纹理,这就可以检验出来。陆羽说:“如果混杂进别的花草,喝下去是要生病的。”所以不能不仔细鉴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