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50)青茶

(2009-08-18 17:27:20) 下一个
青茶是一个大茶类,商业上习惯称之为“乌龙茶”。青茶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其他产茶省区几乎不生产。著名品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正规的说法应该叫做青茶,而乌龙茶仅是青茶中的一个品种而已。最早的乌龙茶原产于安溪长坑珊屏。相传是清雍正年间安溪长坑人氏苏龙创制,苏龙是猎户兼茶农,常年户外劳作,得了一个乌龙的外号,因而所创制的茶也就被叫做乌龙茶(一说是因为闽语苏龙和乌龙发音相近),就是大叶乌龙。碰巧当时已经成名的青茶铁观音也产在安溪,于是茶商就把当地所产的青茶都叫做乌龙茶,推而广之,把制法相似早已有的闽北武夷岩茶也称为乌龙茶。后来青茶传到台湾,乌龙茶的叫法更为普遍,反而没有人知道它的正规名字是青茶了。为了避免和青茶中一个品种:乌龙混淆起见,这里不采用乌龙茶这个商品名称。

青茶是半发酵茶,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下面以安溪铁观音制作方法为例,看看青茶是如何造成的。

采摘:茶芽伸长,叶面张后,采取一芽二叶,俗称“开面采”,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采摘在整个制茶过程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正宗铁观音茶只能早上九点采集到下午四点。

萎凋:用室外日光萎雕,简称“退菁”,也就是将采回的茶菁分散摊在阳光下晾晒,所以也叫晒青,目的是使茶叶本身的水份发散,但阳光不可太强烈。

静置及搅拌:茶叶经过日光萎凋,就必须移至屋内静置,隔一段时间翻动搅拌,好让水分继续发散,使茶叶含有高香成分易于挥发出来。

浪菁:浪菁又叫摇青是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过去是用手工旋转的摇笼,现在则用浪菁机让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破坏茶的叶脉,使茶里的水分不再流失,激活芽叶内部酶的分解,而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出至表面来,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铁观音茶要一直浪菁到叶边出现红边。之后再将茶菁推置起来形成温暖更适合发酵的状态,直到香气浓郁时进行杀菁。

杀菁:杀菁就是以高温破坏茶中酵素作用,从前用手在炒锅中,现在用炒菁机将茶菁的菁味炒到消退,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

揉捻和包揉:茶菁杀菁后将茶裹在布包里,用机械加手工挤压搓揉后解开布包,翻动搅拌均匀,就这样重复要进行25次,茶叶卷缩成颗粒才算完成。

文火焙干:控制好温度,含水量低于5%时结束,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青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因此在六大茶系中减肥效果青茶最佳,而且女人减肥的效果比男人显著。这是因为青茶同红茶及绿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此外,青茶还有降低血压、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

青茶起源的时间至今并不确切知道。早在元末明初,在邓愈推荐下,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的朱升,洪武元年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不久,即辞官回老家安徽休宁,做了道士,隐居在著名茶区松萝山。他写了一首题为《茗理》的诗,序曰:“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治之者贵乎除其草气,发其花香,法在抑之扬之间也。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氲。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浸成一绝。”诗云:“一抑重教又一扬,能使草质发花香。神奇共诧天之妙,易简无令性物伤。”这是迄今见到叙述经过浪菁发酵后制作茶叶的最早文字史料,但不知是半发酵还是全发酵。这大概就是后来武夷岩茶所继承的松萝制法的原始状态文字描述。

清代名僧释超全(1627-1726),俗名阮旻锡,厦门同安人,明亡,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览遍名山大川,尝尽天下名茶。约于康熙十年(1675)慕武夷之名入天心寺为茶僧,继承了黄山僧的松萝制法,改进武夷做菁功夫。约在1685-1700之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武夷茶歌》:“景泰年间(1450-1456)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凡茶之侯视天时,最喜晴天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这首诗留下了青茶出现时间的第一手资料:青茶在十五世纪就已有生产,其制造方法应该就是所谓的松萝制法。现代青茶中名列十大名茶的武夷岩茶,最迟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已经在武夷山出现。

稍后王草堂的《茶说》说得更明确:“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候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振动,后来发展成为浪菁工序),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及枝蒂,使之一色。”。文中谈到乌龙茶独特的“晒青”工艺(包括摊与摝的工序)及待到茶叶香味发起后即行炒与焙,两者之手法、火候均须恰当掌握,其次将乌龙茶冲泡后的茶叶色泽半青半红的特征都简要备至。由此可见,武夷岩茶的采制与现代各色品种青茶的采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