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29)宋代的团茶是怎样造出来的?
(2009-07-28 18:29:01)
下一个
苏轼(1037-1101)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他有一篇文章《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宋孝宗时宗室赵汝砺在淳熙十三年(1186)所撰的《北苑别录》,是对《北苑茶录》进一步的充实。该书对茶叶加工技术、纲目品名记述尤详。全书正文约二千八百多字,叙述御茶园的地址,茶的采制方法,贡茶的品种和数量,以及茶园管理等。下面只谈茶的采制方法以及茶园管理,和陆羽《茶经》对照,从中可以看到宋代的团茶和唐代的饼茶的不同。当然赵汝砺说的是专为御用贡茶的制造方法,和陆羽说的平民饮用的普通饼茶要求不同,但下文可以看到,有些步骤也不一样。
《北苑别录》一开始是“开焙”,即御茶园的开工时间。一般年份在惊蛰节气的前三天,遇到闰年,延后到惊蛰后三天。惊蛰是植物开始萌发的节气,而闰年气候回暖稍迟。建瓯在湖州南方几百公里,采茶时间比陆羽《茶经》所载要早一些。
采茶,要求必须在清晨,不可见到日头。清晨露水未干,茶芽肥润。见到日头则为阳气所侵袭,消耗了茶芽的精华,以至蒸芽时颜色不鲜明。每日通常在五更时击鼓,集合采茶人员入山,到了辰刻(上午七时)鸣锣再集合人员,恐他们贪多务得,过了规定的采茶时间。采茶的指法也颇有讲究,规定只能用指甲断茶,而不可以用手指,因为手指温度高,茶芽容易受到手指上的汗气熏染而不鲜洁。所以招募的时候,必须选择谙晓采摘指要的人员。为了避免茶芽受到热气和汗水而受损,还有一个预防措施,就是随身自带新汲取的清泉水罐,茶芽摘下后,马上就放入水中浸泡。
采来的茶叶必须经过挑选,这一工序叫做“拣茶”,把采来的茶叶分等级,并挑出不合格的。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蒂。小如鹰爪(是说鹰爪的爪尖,不是指整个鹰爪)的茶芽叫小芽。把小芽先蒸熟,放在水盆中,挑选出只有针那麽大小的,是其中的精英,叫做水芽,是小芽中之最好的。一枪一旗(一芽一叶)叫做中芽,叶是紫色的称作紫芽,小芽外面有两片叶紧紧抱着的叫白合,茶的蒂头叫乌蒂。茶以水芽为上,专门用于制造胜雪、白茶、龙团,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贡茶不能用紫芽、白合和乌蒂。只有仔细拣茶,才可保证茶之色味都好。万一混杂了紫芽、白合、乌蒂,则制成的团茶表面不均匀,颜色混杂而茶味不清醇。
下一道工序是“蒸芽”。先要把茶芽洗涤多次,务必使茶芽干净,然后入甑,等锅中水开了,把甑放上蒸茶芽。蒸芽可能有过熟的毛病,也可能有不熟的毛病。过熟则颜色黄而茶味淡,不熟则颜色青,放在水中容易沉下去,并且带有青草气,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行。
榨茶,宋代制茶和唐代最大不同就是多了一道榨茶的工序,这是因为宋人认为茶味太苦,所以在作成团茶之前,先要榨去部分茶汁。蒸熟的茶叫做“茶黄”,必须淋过几次冷水,使之充分冷却。冷却后,上小榨除去浇淋的水分(水芽因为芽嫩,直接上大榨)。然后用布包好,外面再裹上竹青,入大榨压出茶汁。到夜半取出揉匀,重复前面榨茶步骤。直到天亮榨干净为止。因为建安的茶味远力厚,是浙江的茶不能比的。浙江茶怕茶汁流失,建安茶惟恐其茶汁去不尽,茶汁去不尽,则色味重浊。
唐代制造饼茶,加入米汤之类富含淀粉物质。宋代制造团茶做得更精细,用薯蓣(山药)粉加水和榨汁后的茶用力研合,使淀粉完全渗透到茶中。这道工序叫做“研茶”。研茶的工具是以柯木为杵,以瓦器为盆,分团加水,加水的次数都有规定。最多的是胜雪、白茶,加十六次水,小龙凤十四次,大龙凤十二次,稍差的拣芽加水六次,其余的次数更少。加十二次水以上的,一天只能研一团。加六次水以下的,一天可研三团,以至七团。每次加水研时,必须到达水被茶完全吸收为止。水不干,则茶不熟,茶不熟,则表面不均匀,煎试时容易析出淀粉。所以研茶的工人尤其需要强有手力的人。俗话说天下事情,没有不相互配合而成功的,有北苑的茶芽,而后就有龙井的水。龙井不过一丈多一点深,水清而且甘,日日夜夜用它而不干竭。所有从北苑上贡的茶,都用这里的水。就和蜀锦只用川江的水,阿胶只用阿井的水一样的道理。
制造团茶。造茶以前分四个局,工匠起好胜之心,彼此相争,不能没有弊病,于是就并成二个,所以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目,制茶的模具和制成的团茶有东作西作之称号。茶出了研盆,翻动使之均匀,揉压使之细腻。然后放入模具制团茶,随后进入“过黄”工序。模具有方的,有梅花形的,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使用的模具也不一样,所以贡茶也是分门别类的。
过黄,过黄是焙茶的一个流程,即把茶饼用火烘干。开始用较大的火烘焙,然后用沸水浴之,再用列火烘焙,这样反复三次后,让茶饼烘烤一夜。第二天再用温火烘,叫烟焙。烟焙火不可太猛,也不能有烟,烟焙的时间一般依据茶饼的厚薄而定,最多在15天,最少也要7天。茶饼足干后,用热水在表面上涮一下,之后放入密室用扇子扇,使它产生色泽,称之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