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27)宋代建茶异军突起

(2009-07-26 16:13:42) 下一个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由于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闽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这样在唐代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闽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园,就是在建州,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福建南平市所属建瓯市)。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晚唐文学家孙樵的《送茶蕉刑部书》,该文记载:“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种)产于“建阳碧水丹山之乡,系月涧云龛之品”。当时建溪流域所产品茶统称“建茶”、“建茗”。五代时期,王审知在福建建闽国,北苑茶园成为专门生产贡茶的官家茶园。南唐灭闽国之后,南唐后主李煜派官员专程到建安设立“龙焙”,监制 “建茶进御”。指定专制“龙茶”。建安北苑御茶从五代闽国龙启元年(993年)设御焙,共历经四个朝代,29位皇帝,历时458年。

这个令人心仪的“茶事圣地”:建安北苑茶的产地范围在哪里呢?根据考证,在北宋庆历年中,在北苑有32官焙(一个茶叶作坊为一焙),它们以今天建瓯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为中心,分布在建溪流域的建瓯、建阳、武夷山、政和、延平各地,其中以建瓯东峰镇的北苑为主产区,因此这些贡茶又称北苑茶。在裴桥村周围的村落,许多地名仍留下了官焙的痕迹,焙前、后焙、东焙、西焙等这些地名,足以说明当年东峰镇一带茶业作坊的兴盛气象。

1987年4月,建瓯市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一处宋庆历戊子年的茶事石刻,为证实焙前自然村是宋代北苑御焙遗址的中心区域翻开浓墨重彩的一页。在这块“凿字岩”的正面,刻有80个字的柯适所作的题记一篇,记载了北苑的地理位置、御焙年代、官焙名称、贡茶生产管理官署等珍贵历史文献。1995年省考古队两次入住该村考证出北苑“御泉井”等50多个遗址单位和2万平方米的宋元时期的文化层,证实焙前自然村是宋代北苑御焙遗址的中心区域。2006年,此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讲到宋代的茶事,首先就要讲建安的北苑茶。

到了宋代,饼茶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唐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当时称之为团茶,不再叫饼茶了。由于宋代历朝皇帝都爱好饮茶,对于供应皇室的贡茶就特别重视,建安所在地的福建交运厅长(福建转运使)任务就格外重大,北宋前期福建就出了两个非常能干的交运厅长:丁谓和蔡襄。

丁谓(966-1037),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机敏有智谋,狡黠过人,善于揣摩人意,通晓诗、画、棋、音律。真宗时,与参知政事王钦若迎帝意,大搞封禅,排挤寇准,使其罢相。仁宗即位独揽朝政,封晋国公,历史上被认为是奸臣。不过他也确实很有本事,曾不动刀枪,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根据西南地区产粟米,缺食盐的情况,从内地调入食盐换取当地粟米的充军粮,使官民两利。后来被贬崖州、雷州、道州,宋代有不杀大臣的传统,到了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以秘书监的中级官员身份退休。

他是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初为饶州通判。过了三年(995)升任任福建转运使,督造北苑贡茶。他深知这个职务干得好坏,对仕途的影响,所以非常卖力,创制了当时是天下之最的大龙凤团茶。丁谓还在总结北苑茶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写了三卷《北苑茶录》,又名《建安茶录》或《茶图》。其内容为叙述茶焙的数目、所在地、器具图,以及采摘、焙制、上贡的经过等等。可惜的是丁谓的原书已佚,只能在其他茶书(《东溪试茶录》、《宣和北苑贡茶录》、《事物纪原》)中找到片段。如在宋子安《东溪试茶录》中引述:“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峰绝崦,而冈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这段话指出,北苑凤凰山一带地理条件好,非常适宜茶树的种植生长。还有两条为:“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石乳(一种名茶)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这又高度评价了建安茶品:北苑茶和壑源茶在这种天时地利下生长,制成茶当然都是天下第一。在北宋高承《事物纪原》一书中所引述的内容,说明了建安县的制茶历史。如“(龙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遣使造之,规取像类,以别庶饮。”“石乳,太宗皇帝至道二年(996)诏造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