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传统文化杂谈 戏曲篇(四)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2008-11-28 17:10:34) 下一个

入清以后,昆曲被称为雅部,杂调即各地方戏曲被叫做花部,或用原先的名称:乱弹。“南昆 北弋 东柳 西梆”是清代前期活跃于戏曲舞台的四个剧种主要声腔昆曲、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的简称。据近人齐如山《京剧之变迁》援引清末民初老伶工胜云(庆玉)自述:“同治初年,余在科班时,曾听见那些老教习们说过:清初北京尚无二簧,只有四种大戏,名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可知这一提法在清代同治初年已经流行,而实际产生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

“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又名弦子戏,在清初即已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柳子戏是由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小令演变发展而成,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而因有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音乐唱腔其曲牌有曲子、小令和客腔。曲子、小令是由长短句为主要结构组成的曲牌。这类曲牌的词格与唱腔的结构都比较严谨,每支曲牌的句数和每句曲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速度缓慢、旋律华丽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曲牌的特点是字简腔繁,中间多虚词衬字,或将一部分词反复唱。曲子、小令大致相当于元曲或南曲中套数、小令。所用曲牌总共有六百余支,其中常用的有:“山坡羊”、“ 锁南枝”、“ 驻云飞”、“ 黄莺儿”、“ 耍孩儿”这五支,被称为“五大曲”。 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种不同的节奏变化,并且男女腔齐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戏音乐的主要风格。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剧种声腔的曲调,如青阳腔、罗罗腔、昆曲、乱弹、高腔、皮黄等。昆曲前面已作介绍;青阳腔、罗罗腔和高腔都是弋阳腔的变种,后面再介绍;乱弹说法多种,比如不同于昆曲的声腔都被称为乱摊,这里是专指梆子腔中早期的秦腔(西秦腔);皮黄出现较晚,是京剧的前身。这些来源于不同剧种的声腔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点为柳子戏增色不少,并在长期融合使用中逐渐“柳子化”,成为柳子戏唱腔曲牌音调的组成部分。柳子戏的调式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反工四调和转调,一般以前四调为主。由于宫调繁多,音乐优美,唱腔典雅古朴、清新绵邈,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咳”和“百调子”之称。加之行当齐全,各行都有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故能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淋漓尽致、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戏曲舞台上。

从戏剧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分,我国戏剧可分为曲牌联套结构和板式变化结构两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称为“联曲体”,后者又称为“板腔体”。 所谓“联曲体”,是把许多首乐曲按照一定的宫调类别和排列次序组织起来,变成整套的乐曲,通过曲牌的更迭来实现旋律的变化,属于多曲体结构形式。从元杂剧开始,南戏、昆曲、柳子戏都是典型的联曲体。

柳子戏的乐队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丝竹乐器俗称文场,以笛子、笙、小三弦为主,俗称三大件,兼用唢呐,属弦索声腔系统。伴奏时以单旋律的随腔齐奏为主,在伴腔时,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则可加花变奏;演奏过门时,笛子可即兴发挥,与笙和三弦构成支声复调,艺人称其为“严丝合缝”、“风雨不透”。打击乐器称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手镲、小镲、堂鼓、四大扇等乐器。打击乐合奏时,发出“荒、扑、歹”的声音,音调鲜明,与其他剧种多有不同。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代表性剧目有 《白兔记》 (兴围、回围、磨房)、《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等。唱词是以长短句为主,通过挂“序”(齐言体)的手法,两者交错演唱,变化无穷,多姿多彩。柳子戏表演程式粗犷豪放,风格独特;人物动作设计,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如武将出场,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双脚跳起,表示急躁情绪;对打时多用真刀真枪。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梆”指梆子腔 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在梆子腔中,承担指挥、引导整个戏剧音乐节奏变化任务的,是以硬木(通常是枣木)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梆子,梆子腔即因此得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是陕西、甘肃东部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不是现今的秦腔)。又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梆子腔逐渐演变成了梆子戏,而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则产生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分别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陕西也被称为老秦腔。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嗓,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

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江苏梆子等。现代的晋剧、豫剧都和梆子腔有密切关系。我国现代戏剧有四大声腔系统:皮黄(京剧的主要唱腔)、梆子腔、高腔(即弋阳腔及其各变种)、昆曲,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留存剧目最多的,当数梆子腔。其实,皮黄也可以算作半个梆子腔,因为皮黄是由“西皮”和“二黄”(也叫“二簧”)两大声腔组成的混合声腔系统,而其中的“西皮”,则直接由梆子腔演变而来。

不少人认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陇东调或西秦腔;吹腔的正式名称是“陇东调”(一作“咙咚调”),南方各地声腔这还保留这一称呼如扬州乱弹、江西某些剧种中仍有此称呼。就连滩簧戏也受到其影响,如锡剧中的“呤叮调”实为“咙咚调”之讹。至今京剧、湘剧、婺剧、赣剧、绍剧等,皆保存有吹腔,不过用的是“芦花调”、“婺源调”、“安庆调”、“安春调”等不同名称。吹腔因用笛子伴奏,故称之为“吹腔”。原为五声音阶,后宫、徴二宫调相犯发展为六音阶,进一步又成七音阶,即所谓加上“批子”,初步形成了“板腔体”。吹腔与昆腔虽都用笛子伴奏,但昆腔是曲牌体,无过门:而吹腔有过门,凡是“板腔体”都有过门,吹腔是板腔体的老祖宗。京剧中的西皮、二黄是由吹腔发展变化来的,当然也有过门,不过,发展到西皮、二黄已不用笛子,而改用胡琴伴奏了,即使比它们更早出现的梆子腔也早用胡琴了。吹腔在之后漫长的发展中演变出各类梆子腔、乱弹等。后世的成为主流的板腔体戏曲声腔皆由此而来,由此可以说,吹腔是板腔体的鼻祖。在其之前,在漫长岁月里,中国诗、词、曲的演唱,诸宫调等说唱,以及发展为南、北曲乃至昆曲,声腔都是曲牌体。

梆子腔是一种形成很早的单曲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板腔体”是以一首乐曲为基础,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即板式),将这首乐曲作种种不同的变奏发展,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板腔体的共同特点是齐字句,七字或十字(偶尔例外),分上下句,两个上下句共四句为一小节。上下句结尾字分别为仄平结构(偶尔找不到合适字也出现平平,但偶数句末尾决不用仄声。板式音乐以一对上下句作为基本的结构单位,可以用一对上下句组成一段独立的乐曲,也可以用若干对上下句组成一段乐曲,在组织形式和运用方法上比较灵活;板式音乐唱词的基本格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节奏整齐,在衬字的运用上也更为自由;板式音乐可以灵活地运用原板(二四拍)、慢板(四四拍)、流水(一四拍)、二六、散板、导板、摇板等多种节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节奏变化的戏剧性功能,因此,在板腔体剧种中,节奏变化对于推动音乐形象的展开、表现戏剧矛盾冲突和剧中人思想感情。

“北弋”就是前面介绍过的弋阳腔,清初传入北京地区的弋阳腔成为昆曲平分秋色的京腔,这和清皇室成员的喜爱有很大关系。康熙的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精数学,通乐律,承父亲康熙帝的指授,参与编订《数理精蕴》。后担任充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他在掌管乐部期间,对礼乐实施了多种革新。他编过一套流传至今的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该谱系戏曲曲谱,简称《九宫大成谱》,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乐的丰富参考资料书。允禄还擅长改编体现皇家风格的历史大戏,他根据流传甚广的历史故事《目连救母》、《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等,将其改编成《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4部,每部各10本,240出。允禄和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关系都很好,不仅王府有戏班,自己能登台演出,而且影响了乾隆喜爱上戏曲。当时在北京除昆曲外,京腔很流行,有京腔六大班:宜庆、萃庆、集庆、大成、余庆、王府大部(庄王府新班),和京腔十三绝(十三位京腔名角)。京腔善于吸收北京的民间曲调,以丰富自己的音乐唱腔,与北京语言相结合,以取悦北京观众,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异常活跃。京腔以演整台大戏而闻名,这比较符合普通百姓的心理,买票看戏,自然是想看一部有开始、有结尾的大戏。

弋阳腔传入青阳,吸收其精髓,并与当地九华山锣鼓佛俗说唱、民歌小曲等民间艺术相融合,“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冶炼而成富有民间地方特色的青阳腔。因为青阳古属池州府,故称为“池州调”。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红遍全国,影响了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并与全国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和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如黄梅戏是青阳腔融合湖北黄梅采茶调、徽调发展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又如徽剧是吸收了徽调、青阳腔、昆山腔等曲调的精华而形成的。明末清初,青阳腔影响了全国各地许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为青阳腔的遗脉。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同时,目连戏的上演也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和传播。

弋阳腔向山西传播形成了罗罗腔 戏剧家刘艇玑著《在园杂志》中记载,罗罗腔形成年代大约在康熙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罗罗腔调的雏形。弋阳腔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人在前台歌唱,后场众人和声以帮腔。而据罗罗腔老艺人讲,罗罗腔原是一人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合,和以“罗罗呦呦”之声音,故名“罗罗腔”,和弋阳腔的唱法一致。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传统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罗罗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结构又在不断变化。罗罗腔传统的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说唱性较强的数词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与板式唱腔有机结合的特殊结构,如以甩板、数词与流水组合为一套曲子,等等。罗罗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较为特别,“唱时不伴”,乐器过门在每句的尾音处进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