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传统文化杂谈 醇酒篇(九)游戏酒令

(2008-11-14 19:24:35) 下一个
游戏酒令又叫通令,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现代人只有猜拳一种玩法,古人的花样可就多得多了,下面介绍几种:

1)藏钩:也叫送钩,这大概是最古老的一种玩法。以一小东西作为“钩”,手握拳,让猜拳中是否藏钩。

2)投壶:投壶既是我国古代宴会时的一种酒令游戏,也是一种风俗礼制。《礼记 投壶》云:“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可见投壶之前,宾主之间有许多客套礼数。而投壶的器具是投掷用的矢和容纳矢的壶:“壶头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说明壶是一种小口大腹的容器。但为何头修七寸呢?原来口的两侧各有一个圆筒状的耳朵,圆筒的直径远小于壶的口径。又云:“筹(即壶矢),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投壶用的矢是专为行酒令而特制的,不同于战争用矢(箭)。这种特制之矢有三种尺度,室内用二尺,堂上用二尺八寸,庭中用三尺六寸。投壶游戏以投中的矢的多少决定胜负,投中耳朵叫做贯耳,可以加分,一直没投中但最后一投中了,叫做“鲜克有终”也可以加分,全部的矢都投中了,叫做满贯,两个耳朵也投中的满贯叫做大满贯,得分最高。现代体育比赛满贯、大满贯的说法就是来源于此。

3)猜枚、同数:猜枚酒令游戏,源于射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三十三娱老云:“猜枚乃藏阄射覆之遗制。”其法,宴会饮酒时,取若干小物件,如钱币、棋子、瓜籽、松籽、莲籽和小果粒等,一人先藏手在背,将小物件握于拳中后伸出,供人猜测有无、单双、个数和颜色等,猜中者为胜,不饮,猜不中者为负,饮罚酒。唐人诗有云:“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又,元姚文奂《竹枝词》有句云:“剥将莲肉猜拳子,玉手双开各赌空。”“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红楼梦》第十九回云:“只顾猜枚行令。”第七十五回有云:“一溜坐下,猜枚划拳。”《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二回有云:“当下猜枚行令。“ 
 
4)拇战:拇战俗称划拳,又称作“豁拳”、“豁指头”、“猜拳”等。也是我国游戏酒令中的一种传统方式。明代王征福有《拇战谱》,专记划拳令辞。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 朱笥河先生》有云:“拇战分曹,杂以谐笑。”清沈复《浮生六记》有句云:“拇战辄北,大醉而卧”拇战也称作拇阵,概因拇指相搏,互争胜负,有如战阵而得名。清赵翼诗:“老拳轰拇阵,谜语斗阄戏”句。《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云:“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赢唱小曲儿。”《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九回写云:“猜拳豁指头,大碗价吃酒。”等等。

5)击鼓传花:击鼓传花也称击鼓催花,是我国古老的酒令游戏。击鼓传花酒令游戏的玩法是,取一枝花为传递之物,专门设置一人击鼓,随着鼓声的节奏、速度,依次循环传递令花,鼓声停止后,花落谁手,就要被罚酒一杯,有的还说些令语。击鼓之人,一般要在门外或躲在屏风背后。唐人诗有“城头击鼓传花枝”。宋代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诗有“酒垆先迭鼓,灯市早投琼。”又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有:“风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这里所说“春喜上眉梢”就是“击鼓传梅”的雅称。利用“梅”、“眉”谐音,将“传梅”说成“春喜上眉(梅)梢”。

6)牙牌令:牙牌令即利用牙牌所行的酒令。牙牌为民间牌类游戏用具,多用于赌博,相传为宋代宣和二年设计制造,最早用象牙制成,所以叫牙牌。后来也用兽骨制造,于是也叫骨牌。至明代又用硬纸制造,便叫叶子或纸牌。用牙牌行酒令,一般是用两张或三张牙牌的色点配付子,列说牙牌花色。如,《红楼梦》第四十回鸳鸯三宣牙牌令时,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这张牌上五下六共十一点,一头的五点像一朵梅花,一头的六点用六桥代之,这句即属象形。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这张“幺六”,牌,上下共七点,“一轮红日”指红色的幺点,“云霄”指代绿色的六点,这句也是象形。最后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旭腿。”“蓬头鬼”是长六、五六和幺六这副牌的名称。贾母所说的这句属借事发挥凑韵而已。其他再如鸳鸯说:“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这句也是象形,因为这张“七五”牌,上下由两个梅花形的五点组成,所以说“梅花朵朵”。再如,鸳鸯说:“左边一个‘天’。”黛玉说:“良辰美景奈何天。”鸳鸯把一副三张合起来说的牙牌副子名称,也大部分是象形之语。如与湘云说的左边“长幺”,右边“长幺”,中间“幺四”的这副牌,鸳鸯说:“凑成一个‘樱桃九熟’。”因为全副三张牌九点皆红色,所以用九颗熟透的樱桃作比,颇为形象。再如与薛姨妈说的长五、二五、长五这副牌,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这里二郎代指其中的一个二点,五岳代指其中的五个五点,借用神话传说,也很形象恰当。

7)骰子令:骰子为一种民间游戏用具。立体方块形状,大如杏核。相传为三国魏曹植所造,开始只有二个,用于游戏投掷,故名为投子,又因其上刻有点子,所以古时也称为“博齿”,还因为用玉石做成,故又谓之“琼”。唐时加至六个,改以骨制,始有骰子之名。其六面分别刻着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点着红色,其它着黑色,故也称“色子”,掷之以决胜负。古代掷骰行令,其法颇多。《《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要行令,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所谓抢红,即是掷骰为戏,以所得红点多少定胜负,负者罚饮,故名曰抢红。

8)摇抽令签:摇抽令签也是古代一种酒令游戏。用象牙、兽骨、竹、木等专门制作一种行令用的签子,叫作令签,插放于相应的签筒内,行令时在座宾客依次轮流摇抽一支,按签上标注的饮酒方式、方法、人数、杯数及要求所说令词等,组织说令行酒。令签也叫酒筹,在古代酒令史上非常有影响,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有云:“越王竹……南人爱其青色,用为酒筹。”唐《王建诗•书赠旧浑二曹长》云:“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筹即酒令筹。唐白居易《长庆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亦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宋欧阳修《文忠集•醉翁亭记》写云:“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也说及酒筹。《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一回亦写云:“觥筹交错,灯烛辉煌。”这里觥超大的酒杯,筹就是酒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姑娘们行令用的是一副“象牙花名签子”,这副令签用象牙制作,非常讲究,一般是用竹子刻成的竹筹。每支签上画一支花,题着签子名称,还镌刻一句唐诗,标明了饮酒方式、人员、杯数和所说令词等。其中最先宝钗抽的一支是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镌一句唐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于是大家共贺了一杯,宝钗叫芳官唱曲,芳官唱了一曲《赏花时》。探春所抽的那支,上面画一枝杏花,题写“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无怪乎探春抽出来一瞧就羞得红了脸,掷在地下。袭人抽的那支,画着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与他同庚,黛玉与她同辰,芳官与他同姓,杏花是探春,六七人共饮一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