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节到来的时候,女儿的班级总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搞些活动。他们把教室布置得很有圣诞气氛,伴着那熟悉的,优美的圣诞音乐,大家都洋溢在欢乐的节日喜气中。
在圣诞节的前二个星期,班主任就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条上,(包括班主任在内),然后丢进一个小布袋袋里。最后每个同学再依次从那小布袋中抽出一张写着名字的小纸条,只能自己看一下,如碰巧抽出了自己的名字,那就给班主任看一下后,再可以重抽一张。这样每个同学就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纸条,那纸条上的名字就是指定你要送圣诞礼物给他(她)的,你就是那个同学的小天使。这样一来则是每个同学都将会收到一份圣诞礼物,每个同学也要准备一份圣诞礼物。谁都不应说出自己抽到的是谁,说出来那可就少了许多神秘感,所以每个同学都遵守着这个规则。
从抽签到圣诞节放假的这二个星期中,每个小天使总是隔几天送点小礼物给自己抽到名字的那个同学,比如说巧克力啦,糖果啦,小笔记本,自己画的画等等...虽然是小小的礼物,但却是真情一片。到了放圣诞节假的最后一天星期五,最后一节课正好是班会课,同学们都把准备好的礼物堆放在一起,每个礼物都很仔细地,漂亮地包装好,礼物上面写着收礼物的同学的名字。每个同学找到贴有自己名字的礼物。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拆开自己收到的礼物。最后是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讲出自己受到了什么礼物,到这时送礼物的小天使才会举手说这个礼物是我送的。那是一种多么欢愉的气氛啊!蕴含着纯纯的友谊和深深的祝福!
去年圣诞时班主任从一个宗教慈善机构获知了一些因宗教信仰不同,或因种族问题而至今仍关在监牢里服役的那些所谓犯人的名字以及监狱的所在地。有的在越南,有的在阿拉伯国家。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随选一到二个,要给他们写封信,大致内容是用宗教的力量去激励那些人要勇敢地去面对那残酷的现实,相信不远的将来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信都是先寄给一个在德国的机构叫“open door“ ,再由那里转送。
我问女儿那些人能收到吗?女儿说能,由那个机构转送的肯定能收到。还说听班主任讲曾有个例子,说是一个因宗教信仰不同而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一直收到许多有“open door“ 转送的信,监狱烦了,后来就把那个人提早给放了。所以信写得越多越好。结果女儿写了封给一个阿拉伯妇女的信,她因为信仰问题而被关在监牢里。信写好了,装在信封里贴好邮票,然后就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寄出去。
有一次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还问了全班同学二个问题,而且要一个接一个马上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有1百万欧元,你会怎么去化?“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是奥地利总理,你将要实行的第一条国策是什么?“ 我问女儿你怎样回答?她说我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有1百万欧元,我要把sacré coeur (女儿的学校) 搬到上海去。如果我是奥地利总理的话,我要让所有的商店在星期天都开门。“ 好啊!想想女儿回答的二个答案都和上海有关。很想上海,是不是也很想到上海去读书呵,大概又害怕上海读书的苦,所以索性要把她的学校也搬过去。可她忘记了学校即使能搬过去,但教育方法大概是搬不大过去的吧!要商店在星期天全部开门,俨然是要奥地利向上海学习呀!上海一年365天,商店天天开。而这里在星期天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只有少数几个在机场或火车站的超市还开着。这里大家都认为星期天应该是个全家团聚的日子,不能让工作夺走啊!
女儿的学校不仅让学生们学了许多书本上的知识,还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