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春运母亲 vs 感动中国

(2021-02-06 18:32:17) 下一个

关于“春运母亲”,那篇再次“感动中国”的报道说的都是实话吗?

尤勛 生态闽东 Today
就在几天前,我先后看到了两篇报道。都是关于那个曾经在11年前那个春运开始所谓“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的,就是下面这张可能大家都并不陌生的老照片中的主角、四川大凉山彝族人巴木玉布木:
  
根据照片拍摄者周科的自述,11年前的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作为新华社记者的他在南昌火车站广场偶然拍下了这张照片: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2011年,该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每到春运,人们总会想到这位中国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便会发布这张照片来颂扬母爱……
还是据周科的自述,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这位“春运母亲“。然后赶巧不巧,11年后又是一个春运,他就找到了巴木玉布木、并在她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采访了她。于是就有了2月2日的这篇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从文章中看,巴木玉布木一家已经在当地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自己家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周科的这篇文章立刻又被广为转载,再次感动中国。
而我看到的另一篇报道则是2月4日来自于宁德电视台的报道《“春运母亲”:离乡打工到霞浦,异地过年有温暖!》。讲述的是来到宁德霞浦溪南半岛鱼排上打工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两篇报道都让人感动。但你如果把两篇报道结合起来读,就会产生一种错愕感。不是刚刚周科还在巴木玉布木家采访过和家人幸福地生活着的她,怎么没几天她就出现霞浦的鱼排上打工了呢?这真的还是那个已经在家乡实现2020年年收入10万元的“春运母亲”吗?
 

  
仿佛这世界上有两个“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一个在她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的桃园村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个在宁德霞浦溪南半岛的鱼排上打工也过着幸福的生活。
为解决这样的疑惑,我又搜索到了一篇新文章。这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并于2月5日发表的《“春运母亲”在福建打工受善待》。

 
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应该是三篇报道中最客观的一篇。而相比较而言,除去为地方宣传的语境,宁德电视台的报道也还比较接近真实。
除了前面的疑问,下面我们再用后两篇报道的陈述,来对比一下新华社的那篇报道。
如果说新华社周科的那篇报道是客观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和她的丈夫的确种着15亩的烟叶田,全家年收入上10万,那么只能理解成他们只是利用农闲来到霞浦打工增加收入。那么请看宁德电视台采访巴木玉布木时她的表述:
 
如果巴木玉布木真的是这么计划的,想要在霞浦打一年的工,我想请问2021年,她和她的丈夫还有空打理他们远在家乡的15亩的烟叶田吗?
另外,在周科的报道中,“春运母亲”在家乡的幸福生活还包括她在2018年获得国家4万元的住房补贴建起来的钢筋水泥的新房:
 
可是在中国青年报的《“春运母亲”在福建打工受善待》一文中又有这样的文字: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她这样的感慨理解成是一种对给她提供新房的养殖场老板的善意。
而我们也要感谢周科的善意,不管他的报道因为宣传的需要有哪些夸大的成分,但客观上为我们捕捉到了一个平凡却坚韧的母亲的形象,呈现了底层民众之艰辛。
还是在宁德电视台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巴木玉布木质朴的愿望:
 
这样的在艰辛的生活中努力的她,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的她。
至少从这三篇不同的报道,能看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曾经的苦难和岁月的侵蚀,并没有在巴木玉布木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迹,这总是值得欣慰的。只可惜当年她襁褓中的那个孩子没有健康长大,还包括她那个出生十天就夭折的老三。
愿她和她的家人能有幸福的未来。就如同和新华社那篇报道类似的、所有的宣传报道里的所有幸福的人民一样的幸福。
  
 
=============================================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周科摄

 

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

 

2011年,该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

 

“当妈之后就看不得这类图了,看了就忍不住眼泪。”

 

……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每到春运,人们总会想到这位中国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便会发布这张照片来颂扬母爱。

 

11年来,众多的询问和反馈,让记者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也让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

 

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轮廓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围坐在火塘旁,伴随着跳动的火苗,周科终于结束了寻找,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了。

 

1月20日拍摄的通往巴木玉布木家的乡村公路。周科摄

 

“一次喧闹车站的陌生偶遇,到远隔数千里之外的重逢,苦苦寻找了11年的一名没有只言片语的陌生人啊。”周科感慨,这些年自己带着相机走过更多的陌生城市,然而,这名曾在自己镜头里出现的陌生人却成了11年的牵挂。

 

“住上不漏雨的房子

是我儿时的梦想”

 

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与11年前照片中一样,她盘起头发、背着孩子迎面走来,除了略显瘦削,依旧是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在接受采访。周科摄

 

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住上这栋大雨漏不进去、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小时候做梦都想。”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后家在山脚下,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

 

住进新房,巴木玉布木偶尔还会做噩梦:害怕孩子们冻醒,更担心房子塌下来。

 

曾经,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脸盆放在床上接雨,一个不够,再加另一个,还不行就用木桶……

 

巴木玉布木回忆,那时候家里没有通电,漆黑的夜里,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点接雨水。整个晚上,就这样抱着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1月20日,上图是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在介绍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下图是她在自己的新房间整理衣物。周科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屋顶的瓦片不知被翻弄了多少次,雨中的不眠之夜又过了多少回。

 

在未拆除的旧房前,记者推开几块木板拼成的房门,简陋的木板床,补了又补的被褥。从柜中翻出几件黑色的彝族察尔瓦(披衫),巴木玉布木说,“这些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就是被子。”她说自己偶尔去集镇上淘衣服,2块钱一件,也有5块钱一件的,但家里人很少买,“更多是别人穿旧了不要的就捡回来。”

 

 

1月22日拍摄的身着彝族服饰的巴木玉布木。周科摄

 

10年前,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桃园村,苦日子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

 

从她家门口放眼望去,村庄周围,一道道山梁、一级级梯田清晰可见,山上草枯叶黄。远处,一座座大石山高耸入云,根本望不见外面的世界。

 

 

1月22日,上图是巴木玉布木童年住过的村庄;下图是她现在居住的桃园村。李思佳摄

 

“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说,“村里土地贫瘠,不少还悬在半山腰上,播下一颗种子不见得能长出一粒粮食。要是遇上洪涝干旱,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巴木玉布木家有6亩旱地,祖上一直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一家人填饱肚子。想吃大米要到集镇上买,但家里根本没有钱。2007年大女儿出生,巴木玉布木偶尔会用节省下来的零钱去买几斤大米,与玉米粉混在一起,给女儿“加餐”长身体。

 

2009年,二女儿出生,嗷嗷待哺中,巴木玉布木感觉看到了自己重复的童年,她害怕孩子们会像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

 

就这样,巴木玉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去打工!

 

“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

比家里种地要强”

 

2010年1月30日,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摄的那位背负大包、怀抱婴孩匆忙赶车的年轻的母亲,正是巴木玉布木。她说,那是她结束在南昌5个月打工生涯,赶着返回大凉山老家的一幕。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一早,自己扛着大包小包,带着女儿从住处赶到南昌火车站,再乘坐两天一夜的火车抵达成都。在成都,她花了15元钱在一家小旅馆休息了一晚,又搭乘14个小时的火车抵达越西县,从县城回到大凉山的家里,已是深夜。这趟行程,巴木玉布木花了三天两夜。

 

如今,从南昌坐高铁到成都,最快只需要8个多小时,而从成都乘火车到越西,6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在家门口。周科摄

 

记者翻开那张曾震撼人心的“春运表情”照时,巴木玉布木惊讶又感慨。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背包中装满被子、衣物,手拎的双肩包里是一路需要的方便面、面包、尿不湿。她说,那一次,自己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引得不少好心人上前帮忙。

 

10余年过去了,中国的长足进步其实从旅客行李背囊的变化都能看出来。如今在车站码头,已经很难拍到像巴木玉布木满荷大包小包这样的“经典镜头”了。

 

在巴木玉布木的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南昌一家烧砖厂搬砖。

 

“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不多,但比家里种地要强。”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就背着女儿一起搬运石砖。女儿在肩头睡着了,就把她放在一旁,自己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

 

巴木玉布木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连火车票也是同村人代买。霓虹灯下的招牌、路边的标识等,周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视而不见。在砖厂,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班、带孩子和睡觉,砖厂就是她的全部。

 

巴木玉布木告诉记者,自己的童年是在高山上度过的。山下虽然有学校,但山高坡陡,下山的路要走上两个小时。像当地女孩子没有上学的习俗一样,巴木玉布木从没走进过学校。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行走在集镇上。周科摄

 

童年的大多时光,放牛,照顾弟妹,日出日落,每天恒定。对于巴木玉布木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等着父母干活归来。再大些,她便加入其中,学着种地。

 

初到南昌,巴木玉布木一边搬砖,一边练习普通话,努力融入陌生的社会。

 

此前,她从没见过奶粉和尿不湿。外面的世界,对巴木玉布木来说总是很新鲜。

 

在砖厂打工期间,巴木玉布木最头疼的事是二女儿经常生病。在老家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带孩子去镇上医院看病。但只身在外,她不知道医院怎么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

 

“那张照片,正是我带二女儿回家的时候。”巴木玉布木说。

 

不幸的是,二女儿回家后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自此,她再也没有外出打工。2011年,她的第三个孩子在出生后10天也不幸离世。

 

“那个年代,桃园村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界,出行靠马车,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不少孕妇都是在家里生产,小孩子生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巴木玉布木说。

 

1月22日拍摄的通往巴木玉布木家的乡村公路。李思佳摄

 

“无论生活有多难

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正当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打算重新外出打工的时候,村干部反复提及的“精准扶贫”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起初,巴木玉布木并不懂什么叫精准扶贫。但她看到,桃园村的土地上“长”出了许多烟叶大棚,不少村民忙前忙后。

 

从几亩地试种,到大面积铺开,桃园村一改往年习惯,开始种植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

 

巴木玉布木一打听,一亩烟叶能挣好几千块钱,这不比在外打工差。于是,她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

 

第一年,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夫妻俩仅挣了五六千元,但他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第二年,扶贫干部上门摸底,送来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巴木玉布木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在家中整理脱贫材料。周科摄  

 

随后,从县级联系领导到驻村农技员,再到具体帮扶责任人,大家为巴木玉布木搭建了脱贫平台。对口帮扶干部刘勇,隔三岔五往巴木玉布木家里跑,将烟叶苗送到田间地头、协调技术员手把手指导……

 

通过学习,巴木玉布木夫妇种植的烟叶产量成倍增加,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

 

与此同时,巴木玉布木还到半山腰上找荒地,在石头缝中辟出一块块试种地。她高兴地看到,烟叶从半山腰的石头堆里露出头来。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行走在村里修建好的水泥路上。周科摄

 

作为扶贫对象,巴木玉布木2018年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她自筹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的房屋粉刷一新,干净明亮,还贴上了地板砖,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按照彝族风俗,新居落成,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巴木玉布木夫妇一口气宰了两头牛。

 

依照国家政策,巴木玉布木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2013年以来,她又生育了三个孩子,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目前,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

 

1月22日,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左)、次女王雪医(中)、儿子巫其布吉分别在学校的画面。周科摄

 

几个孩子很懂事,尤其是次女王雪医,成绩优异,还当上了班长。每当村民夸奖女儿,巴木玉布木总是咧开了嘴。

 

记者了解到,作为越西县北部的一所初级中学,新民中学学生人数已从2015年的873人增加到现在的2425人,其中女学生比例由15%增长到51%。在国家的援建下,学校不仅新建了几栋教学楼,还正在动工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

 

1月22日,上图是巫其拉布木就读的越西县新民中学;下图是该校正在建设的足球场。李思佳摄

 

2018年,桃园村修建了乡村公路,电力、通信、自来水都通了,村口常遭水冲毁的那座小桥也修葺一新。曾经的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桃园村孩子们的上学路已经缩短到十几分钟。

 

1月22日,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在学校课堂上。周科摄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巴木玉布木夫妇还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如今,顿顿都有大米饭,有蔬菜也有肉吃。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巴木玉布木说,“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平平安安。无论是生活的贫困,还是遭遇的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看着巴木玉布木甜美的笑容,记者已然看到了11年前镜头里年轻母亲笃定的目光。

 

1月21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左)和巴木玉布木的合影。李思佳摄

 

【记者手记】 她脸上的笑容始终灿烂

  

见到巴木玉布木前,我紧张得像个孩子。

 

11年来,我在脑海中把她刻画成无数个形象,如今真要见面,心里依然忐忑。

 

1月21日,我拿出那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问她:“还记得这个时候的样子吗?”

 

“记得记得,这是我在南昌打工的时候。”她仔细看了看,笑了。

 

我告诉她:“因为这张照片,我找了你11年。”

 

她一脸惊讶。

 

巴木玉布木个头不高,第一眼看上去有些腼腆,等我前前后后介绍完,她笑得很开心,瘦削的面孔显得比11年前更加年轻。

 

当她从家里翻出照片中那床披在肩上的黄色毛毯时,一种久违的情愫涌上我心头。

 

大女儿巫其拉布木披着母亲披过的黄色毛毯。周科摄

 

11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我和这位年轻的母亲有了不解之缘,她也给初出茅庐的我留下了11年的牵挂。

 

2010年1月30日,一大早,我背着相机来到南昌火车站采访。这是我第二年报道春运。按照惯例,拍完车站启动仪式上的一些活动后,我便打算返回单位发稿,但多少心有不甘。

 

春运第一天,全国每个火车站都是千篇一律的仪式,镜头画面大同小异,发到新华社稿库很容易就被淹没。于是,我换上70-200MM长焦镜头,打算抓拍旅客返家的各类表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春运。

 

相机斜挎在肩上,我漫步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没过多久,一位年轻的母亲出现在远方,并朝进站口方向走来。她肩扛着超大行囊,左手拎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右手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特别显眼。

 

那一刻,我被这一形象深深震撼,丝毫没有犹豫便拿起相机,蹲下身来,在她距离我十几米远的时候把镜头推了上去。巧合的是,这位母亲原本一直低着头走路,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她突然抬起头望向前方,眼神刚毅坚定。我抓紧连按了几下快门,抓拍到这位年轻母亲一瞬间的形象和坚定的眼神。

 

就在这时,不少摄影记者也追了过来。

 

拍摄完成后,我跑到这位母亲面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同时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并表明想继续采访。但她只是摇了摇头,向进站口方向走去。

 

这一别,就是11年……

 

 

1月22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后左)和巴木玉布木及其孩子们的合影。李思佳摄

 

随后,我回到单位,选取其中一张照片发到新华社总社。当天,新华社摄影部将这张照片取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播发通稿后,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在当年海量春运照片中独树一帜。

 

时隔10天,2010年第6期《人民摄影》报在头版以巨幅照片的形式刊发了这张摄影作品,更加奠定了它在春运报道中的地位。摄影评论员王永午点评道:“向常态要精致很难,这幅作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同类题材的地标,不是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拼毅力拼体力就能追得上的,这是一个从练到炼的蜕变。”

 

2011年,《孩子,妈妈带你回家》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日常生活类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这位年轻母亲的形象还走进了画家的笔下,也被博士生写进论文。

 

这些年,每每想起这对母女,我心中总有遗憾,虽然离开了江西,多年来,我始终放不下她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她们。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我要找到这位母亲的心情更加急切。根据近期网民提供的线索,我们最终在四川大凉山深处见面了。

 

1月22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左)和巴木玉布木的合影。李思佳摄

 

不认识汉字的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3天时间里,她跟我聊了11年来家庭和生活的变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与巴木玉布木一样,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巴木玉布木是我国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她与命运较劲的奋斗故事令人感动。

 

与11年前的照片相比,在经历种种人生磨难后,巴木玉布木明显多了一份奋斗的富足、岁月的沉淀、生活的从容。

 

看,她脸上的笑容始终灿烂。(作者:周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监制:姜锦铭、强晓玲

记者:周科、李思佳

视频:李思佳、张博令

编辑:刘梦妮、刘小草

校对:陈素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