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斗方方骂北岛炮轰张文宏崇洋媚外!这届网友咋了?

(2020-04-21 12:05:26) 下一个

 信源:精英说/有理儿有面|编辑:2020-04-21

张文宏医生大概率都不会想到,自己竟因为一碗粥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事件的起因发生在4月15日,张爸在一次视频讲座中,从营养学角度给出孩子的早餐建议:早上吃鸡蛋、牛奶、三明治等高营养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

谁曾想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建议却引发“轩然大波”,“不要喝粥要吃三明治”被上升到“崇洋媚外”、“不爱国”的高度,仅微博点赞就超过34万。



 

还有营销号借势列举了张文宏医生的一系列罪状:“想红”、“圣母x”、“跪舔美爹”…种种描述让人窒息。

面对“三明治和白粥”之争,明眼人都明白,白粥的营养密度比较低,其中大部分是水分和淀粉。在防疫期间,小孩子要增强免疫力,因而建议选择更具有营养价值的鸡蛋、牛奶,这和“爱不爱国”根本沾不上关系。



 

只是对于这些“战狼式”的网民来说,只要你夸欧美就是崇洋媚外;只要你批评自己就是传播负能量,而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从钟南山被骂“间谍”、张文宏被指“崇洋媚外”,到北岛被迫关闭评论、《武汉日记》译者被炮轰滚出中国,大众似乎已经习惯地预见每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必定遭到流言的反噬。

当这场“战狼式”的狂热爱国情绪,已经达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背后种种暗涌的一切令人细思生畏。



 

被迫关闭评论的北岛先生

前几天,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在豆瓣日记发布了一首自己创作于1993年的旧诗《进程》。

 

这是一首书写“孤独”的诗,描绘时间重复、生死无言。历史飘零中,“我”伴随着“我的疼痛”独自面对孤独的命运,但“我”并不绝望,即使徒劳,仍反抗着建造“我的年代”。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充满着“苦难”和“反抗”的诗,却遭受到了网民疯狂的语言暴力。

 

北岛先生失望地写下了一句:“我从此关闭诗和诗的评论区。”

 

回看诗歌《进程》的最后一句,原本蕴含着诗人对于“我的年代”的无限期许:孩子们凭借一道口令,就可以穿过书的防线,抵达充满诗的力量的彼方。

 

然而,这样纯净的诗句在通篇“NMSL”的侮辱性语句之下,显得无力而讽刺。

北岛先生的诗没能震醒茫茫黑夜中酣睡的人们,却真实地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里窥见了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武汉日记》译者被骂滚出中国

李文亮医生在2个月前接受《财新》专访时,曾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但这个时代,文学、诗歌好像已经死去一般,失去了发声的权利和渠道,所有不合心意的语言、文字,全部堙没在舆论掀起的飓风中。
 

方方的《武汉日记》自发布更新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舆论骂战不止。而这一次被攻击的不仅仅是方方,还有《方方日记》的英文译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

白睿文的微博评论区一度被公众的谩骂“占领”,高举“复仇爱国主义”的旗帜,燃尽一切“批判之声”的火焰。从种族歧视到人身攻击,仿佛“文明社会”只是一个笑话。



    

微博评论中甚至有人特地用英文写脏话辱骂白睿文

无奈之下,白睿文选择了关闭评论。



 

图片来源自微博

一个文化工作者,被迫承受网络的暴力,解释在舆论的浪潮之前,变得无足轻重、无人关心。



 

图片来源自微博

先不论辱骂与作品内容毫不相关的译者是不是一个错误,光谈论白睿文本人,除了翻译《方方日记》之外,他同样翻译了余华的《活着》、王安忆的《长恨歌》、叶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此外,他还曾为昆曲演出团体、作家、电影导演和演员做口译。这些翻译作品成为了美国读者,乃至更多的英文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窗口,是项十分了不起的工作。

1996年,白睿文翻译完小说《活着》之后,主动联系了十几家出版社,希望中国的翻译作品可以出现在美国的文学市场。小说出版之后,美国有的高中甚至把它作为课本教材。

可以说,从1996年至今,白睿文与汉语结缘的20几年里,一直积极地宣传中国文化,是实实在在的对华友好人士。


白睿文有两个孩子,在儿子一岁半之前,他和儿子讲话只用中文,希望为他从小就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他经常陪两个孩子一起看中国的动画片;陪他们一起唱中国的儿歌;学习中国的诗歌典籍......

他说:“语言是另一种文化的钥匙,它会影响到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在他的眼里,中国是个值得学习和认识的广阔国家。

图片来源自微博

然而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英文却被用于辱骂,狂热的群众们打着“爱国”的旗帜做着损害国家形象的事。

当我们以谩骂的方式, 恶意中伤一位热爱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文化工作者,这本身就堪称“魔幻”。


声势浩大的“大众审判”

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网络之中存在着大量群体极化的现象。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进入到到各个年龄、各个阶层人群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舆论的力量也在社交媒体的发展下壮大。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网民群体中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不到20%。月收入低于500元的网民群体合集占比达到19.9%。

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更容易产生消极与负面的心理,并渴望通过网络发泄出来。


 

当这样一个群体在公共话语平台中存在,并且拥有一部分言论表达的权利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极易转嫁到虚拟世界中。

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世界为社会新闻的实时“围观”提供了可能,网友们如浪潮般浏览碎片化的信息,积极地行使“大众审判”,企图以“德”代“法”,用言语上的打击和迫害来完成对“正义”的审判。

当意见被点燃之后,更多的人会加入其中,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场,其结果就是更多不明真相、只求发泄的人裹挟其中,参与这场道德审判。


当我们回顾历史,这种“大众审判”和“斗争哲学”在国人心中并不陌生。

古时候的“文字狱”、新中国的“十年浩劫”。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字,都被拿出来别有用心地加工解读,反复“阉割”。

时代变迁,形式改变,但“大众审判”的本质却次次重现,过去是在身上挂牌子游街示众,现在是通过网络贴标签“扣帽子”。

有网友评价北岛先生被舆论攻击的事情时,十分无奈地说:“谁曾想自己可以一辈子做两次反革命”...对于知识分子的“污名化”让这个社会的舆论走向扭曲。

 

在舆论的浪潮中,每个人都倾向于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大量的网民自认为自己是代表正义的一方,他们充满自信和蓬勃的正义,乐于用侮辱人的脏话围观喝彩,认为对事件中“过错方”进行暴力行为是一种伟大的行为,但实际上并不是。

人人都成为了道德的守护者,以道德的名义对北岛先生、白睿文先生做出制裁,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与自己不同。这种制裁本身就是充满偏见的、狭隘的、十分缺乏可信度的。

 

说姐曾在B站上看过一节罗翔老师的刑法课。老师在视频中探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有些犯人罪大恶极,为什么律师还要为他辩护?” 

罗翔老师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法律要凌驾于人们的偏见。

 

图片来源自搜狐视频

人往往是非理性的,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罪大恶极,应该被处死,便草率定罪的话,那么法制社会就失去了根基,回到了封建王朝的独裁专制,由领导者的决定评判一个人的生死。

法律的价值不仅仅在乎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同时也在限制司法的权利。

从司法体制平衡的角度上出发,安排“律师”这个角色替被告人按规则寻求合法合理的辩护,这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公平正义之所在。
 
图片来源自搜狐视频

以前网络上有句话很火,叫做“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却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可是,言语的暴力轻易就剥夺了“辩护”的权利。

胡适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们公平地表达,公平地辩论,维护世界的真理和理想的公平正义,而这,绝不是依靠“污名化”和单方面“辱骂”完成的。

我们向往言论自由,不仅仅需要意识到他人拥有平等的自由,更要意识到这份自由是有边界的。




公共舆论的虚幻性

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挑选与设置来影响受众对于事件的看法,而营销号正是“断章取义”,挑动了大众的“敏感情绪”。



著名的新闻传播学者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中将民众分为“局内人”和“局外人”。

其中,“局内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譬如政治家,他们成为公众的代理人,处理具体的行政工作。而“局外人”是普通民众,不了解行政,无法兼顾数量众多的公众议题。

他认为,公众舆论的共识是模糊的结果,因此外界的舆论意见只能起到间接作用。而公众普选的多数决原则也不过是内战的代替形式,直接民主可能陷入多数人暴政。

 

并且,他指出,大众传播可能会产生“歪曲环境”的负功能。

公众是非理性的,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因此,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或许也是对目前越来越“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的一种解读。

 

辱骂不止的社交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十几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喷子、网络暴力,不会因为一句话就被贴上“叛徒”的标签、也不会因为一首诗就被打入“反动”的深渊。大家互相辩论,尊重彼此,在不同声音的碰撞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北岛说:“我们决不倒下,让刽子手显得高大,好阻挡那自由的风。”

我捍卫诗人说话的权利,如同捍卫这自由之风。


如何化解反华的思维

我发觉到过中国、懂得一点中文,或对中国或中国人有好奇心的洋人,对中国会产生好感。他们或多或少懂得中国人的民族性,知道我们是一个友善、温文、勤劳,能够吃苦的民族;民风淳朴、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中国的山河、原野、乡村、城镇,古迹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悠久的历史,详细纪录了朝代的更替,动人心弦,会引起他们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中国的近代史,充满血泪,纪录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历程,赢得他们的同情及敬意。

但很多洋人没有到过中国,对学习中文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对中国和中国人有好奇心,对真正的中国认识很少,感觉中国很遥远,很陌生。他们不了解中国,容易受到误导,对中国不信任,甚至被煽动,产生“仇中”的情绪。形成这个原因,好莱坞的电影要负上很大责任。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不是一些寄人篱下的“可怜虫”,便是“罪犯”,为非作歹之“败类”;中国人传统社会的黑暗面也不时在电影中出现,而且被夸大。

时移世易,好莱坞电影开始改弦易辙,为争取中国市场,减少了这方面的制作。但中国人的负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需要时间去冲洗。其实不只电影,西方传统媒体才是攻击中国最强大的武器,尤其是美国媒体。他们争取的对象是主流社会及英语世界的读者及听众,发表“反华”的言论符合这些人的思路,得到他们的认同及支持。其实这种偏激的思维是由媒体泡制出来的,日渐加强,终于成为根深蒂固的“主流”,习非成是,再没有人质疑其正确性。媒体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滥用“言论自由”,罔顾新闻报导的责任,畅所欲言,只要吸人眼球,悦耳动听,纵使违反新闻报导的原则亦在所不理。这些媒体背后都有庞大的靠山来支撑,目标明确,垄断了发言权,影响所及,无远弗届。

白人至上的优异感一直隐藏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中国的衰落,是由于政治体制的缺陷造成,只有改弦易辙,追随西方的政治模式才可望得救。但中国的崛起完全推翻了这些假定。他们一面担心失去优势,一面加强对中国的攻击。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一举一动,纵使是善意的也会被否定,不容许西方领导世界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中国崛起,树大招风,理所当然会成为西方媒体攻击的目标。但中国人从来对外都没有领土野心,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没有留下任何殖民的痕迹。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也没有向日本追讨赔偿。在上世纪和越南及印度发生军事冲突,事后也迅速从对方领土撤军。这些史实足以显示中国重视和平,对任何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但这些信息缺乏适当的渠道传送到中国境外的读者及听众那里去,使他们多点认识中国,多点了解中国,从而改变对中国的印象。

近年成立的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 简称CGTN) ,是中国对外广播的首创,目的在突破新闻的封锁,让世界人民看到和听到在中国发生的事,反击一些对中国不公平的言论。除此之外,还有2004 年开始发行的“环球时报”(Global Times) ,是一份对内及对外英语综合性报章,针对西方媒体一些较偏颇的报导。中国“文宣”起步晚,与历史悠久及影响力强大的西方媒体难以匹配,声音微弱,不成比例。不过,有总胜于无,希望能够后来居上。况且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将不会永远是挨打的一方!

 

 

来源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