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知识分子与官场:李白为何连一个干部也没当上(zt)

(2007-05-31 17:40:21) 下一个
李白一辈子都在梦想做官。

诗仙李白的诗是不用说了.但人们多知道其诗,知道其拼命想当官的可能不是很多.

李白著名的《静夜思》,就是他在杨州托人举荐未果后,心情不怎么好时,一挥而就的.

開元十八年,李白二十岁时便辞别父母外出云游.李白好“走”是今天的人们公认的.但人们大多以为李是周览名山大川放浪而己,错了.李是四处托人求官兼游美山美水.就象春秋时的孔夫子,周游列国是为了玩吗?

一晃,李白在外云游七年.但一个“明白人”也没找着.李的心情好得了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李白这个时期的作品.

其实李的人真是没少找,托张三,找李四,再求王二麻子,费尽了心機.但就是没人举荐他,就是不入门.他托人都找到了玉真公主,用现在话说,都找到了总书记的妹妹头上了,弄个小官不该难呀!

是李白没钱吗?有啊!他“散金三十萬”,今天帮这个明天助那个,没少往外掏钱,但不懂当官是要花钱的吗?李白的父亲经商多年,不告诉儿子该怎么求官吗?不告诉儿子诗写的再好,说你不行也白搭吗?

李白的做不上官可能不仅與钱有关,主要的可能还是與性格有关.有“生不愿封萬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美誉的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韩朝宗,他不也见了吗?但为什么韩虽欣赏李的诗文,却也不推荐他呢?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開心颜”的李白,骨子里的“狂”,注定了他做不了官,就是做了也做不好.但李白认识不到这些,仍绞尽脑汁往官场里挤.他很难意识到什么是功,什么是业.以为当了官就可以建功立业了,结果恰恰相反.中国封建官场上少了一个李大人,却多出来一位不朽的大诗人.今天的中国人,会记住開元年间谁是正县、正地、正部级干部吗?

天宝元年,李白機会来了,上面下文件要提拔他了.李白激动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但估计没到范进中举的地步.因为他还可以跨马扬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看样子,没啥事儿.

李白得了个啥官呀?“供奉翰林”.官不大,但地位不小.宦官大吗?说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说小,连“根儿”都没了的男人.今天的秘书官大吗?说大,总理都得点头哈腰.说小,掌中玩物.就看李白怎么干了.

进宫后李白怎么干的介绍的不多.今天的一些人常常放大李的狂放.什么谁给他提鞋,谁为他磨墨.其实李白酒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叩头谢罪.好在李、杨、高们都没少喝,都半彪不傻了.今天的首长们潮了,也一样.

刚才说了,李的位置举足轻重,就看你怎么干了.安禄山有什么才华?高力士有什么才华?但安、高行,李白不行.不久,他就被挤了出来,又啥也不是了.

但李白不是陶渊明,知道激流永退,喜欢“釆菊东籬下”,他还是醉心往官场里混,结果搅进皇帝的两个儿子的争斗中,差点掉了脑袋.

这会儿,李白己是快六十的人了,但依旧惦记着报国,惦记着皇上.“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看到这里,不仅又想起范进,想起一个中举后的文化人的痴傻.想起洪秀全,想起一个屡试不中的乡村知识分子的疯狂.

李白、范进、洪秀全三人身上,折射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化人的人生理想.直至今天.因为中国并没有摆脱“官本位”的政治文化制度,就不可能不产生“官本位”思想.

李白终于老了,但至死他也没能死在家里.很落魄了.然而,正因其一生官场不顺,才有了他留下来的不朽的诗篇.官场上顺了,不就茅盾了,老舍了,郭沫若了!

为官为文,水火不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