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巴陵鬼话09年7月10日

(2009-07-11 06:52:44) 下一个
近几年,我看了多篇关于蒋经国的文章。我比较注重蒋经国年表中的史料。今天上午在《文史博览》上,看到一篇写蒋经国的文章,该文偏重于分析和评论。颇有启发。
在美国人眼中,蒋经国是个神秘的特务头子,冷酷无情。对政治异议人士进行残酷迫害,常是暗杀。对自由派人士是拘捕,关大牢。几乎所有研究台湾史的学者都一致认为,蒋经国是台湾白色恐怖白时代的最主要执行人,所有重要的政治案都有他的影子。他应为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菁英人士家破人亡的悲剧负最大的责任。
1977年,因桃园县长选举发生了“中坜事件”。1979年,非国民党人士在高雄游行,引发了“美丽岛事件”,接着反政府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受政府管制的杂志如雨后春笋,内容多是批评政府或揭露蒋家秘闻。
起初,蒋经国对此采取严厉镇压,并且习惯地认定台湾老百姓会站在他这一边。然而,这一次台湾老百姓并不必然站在他一边。老百姓已不像过去那样为生活的改善对政府感恩戴德。而是有其他诉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全面起飞,百姓富裕了,社会变得多元,涌现了许多类似消费者、环保、妇女、伤残等等中间组织。中产阶级迅速形成。中产阶级要求开放的政治环境和规范的社会管理。他们支持异议人士同政府冲撞。但是,如果异议人士扔石头、烧车子,他们却会强烈谴责,并立即站在政府一边。因为动荡的社会同样威胁他们的利益。因此,中产阶级要求在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开放政治民主,这种特性既会促成政府持续开放政策,也迫使异见人士在体制内进行和平改革。
蒋经国终于明白,过去,在大陆老百姓上街反对国民党,是因为他们饿肚子。今天,在台湾老百姓上街反对国民党,是因为他们够温饱了,他们所掌握的财富与知识资源越来越与政府等量齐观,他们要求自己决定自已的事。政党不再是他们的主人,他们上街是为了选择利益代表人。同样是上街,其性质却不同。
蒋经国有了这种认识,在他逝世前的几个月,终于决定顺势而为:开放报禁与党禁,允许充分的言论自由和政党政治。
老殷认为,蒋经国认识上的这种变化,外部的冲击压力起了极大作用,但他的明智却是不可缺少的。蒋经国在台湾40年,若仅从时间上看,几乎有39年多时间,他是以独裁者面目出现。只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毅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台湾民主之父。
我曾期待大陆出现蒋经国式的人物。看来,在专制的土壤中,不大可能育出有独立精神和前瞻性气魄的領袖。因此,不要奢望中南海会像蔣经国那样自动宣布开放党禁和报禁。
中国社会的变化要靠民智觉醒。中产阶级的形成,公民社会物質基础的扩大,将有助于开启民智。
互联网是民众的喉舌。从巴东烈女邓玉娇,我们看到了网络的力量。石首一命案,竟然牵动五万民众,出动三万多军人……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民间维权人士的活跃,知识精英的冲锋陷阵……民間力量的结集不断冲击专制的堡垒。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终有一天专制必定会结束。虽然,我们无法估计它会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结束。但是。国人终有一天会享受自由民主的盛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