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为你带来机会、荣耀和财富

中西方跨文化和商务交往中,所急需掌握的沟通程序、交流技巧、文化差异和法律与商务交往的常识,以及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应该吸取的种种惨痛教训。
正文

如何与北美的老外有效交流之3:学习专业英语

(2007-04-03 13:20:53) 下一个
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之3:学习专业英语

英语对于很多华人而言,是“食之无味、弃可惜”的鸡肋,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出国并且初步安顿下来的人们,或者在中国国内,已经不需要学习英语来应付考试的人们而言,更是如此。说是自己不会英语吧,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平时日常生活也能用英文应付;说是会英语吧,真正与“英语是母语”的老外深入交流起来,总是感到不顺畅和别扭。平时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去学习英语,你可能感觉到,自己的英文水平总是提高不大。笔者的建议是:你与其总是在原地踏步,或者坐视自己的英语日益退步,不如为自己,主动增加些压力,多学习一些与自己专业和事业相关的英语,即“专业英语”。

如果你是一位商业人士,位居管理层,或者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进入到公司的管理层,你可以也应该多读一些财经英语、法律英语,以及其它商务英语的报纸、专业杂志和书籍;同时,阅读或者浏览一些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英语条文等,对你肯定也有益处。如果你能够长年坚持不懈地这么去做,你不但能保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你的英语还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使你掌握大量第一手商务信息和知识,从而极大地促进你自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你何乐而不为呢?在实践中,你与英语是母语的老外,不能有效交流的原因很多,加拿大的林达·舒勒在《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系列丛书中,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时候,你对一些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词汇和行业用语所知寥寥,或者一知半解,致使你讲的话老外听不懂,而老外讲的话,当然你就更听不懂了。

例如,到了加拿大或者美国,很多人马上就面临着租房或者买房的问题。或许,你自认为自己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你与房地产的中介、代理或者房主的交谈中,有时你甚至会问自己“他们是在讲英语吗?为什么我听得糊里糊涂?我真的会说英语吗?”这时的老外多会使用“offer(即报价。无条件的offer就是买卖合同,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北美,现实中绝大部分只是有条件的offer,房地产的行业人士称之为“寻盘”,法律人士称之为“要约邀请”)”、“counter offer(即还盘,俗称“讨价还价”)”、“firm offer(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后,形成的正式合同。此事很难反悔,除非合同上有明确的规定)”、“Status Certification(证书条款)”和“Mortgage(贷款条款)”等等,你平时也许并不经常用或者比较陌生的词汇。更糟的是,他们还经常使用大量的缩写,不但让英语为非母语的你、也使英语国家的某些行业外人士如坠云雾,像AC(Air Conditioner)、A.K.A(Also Known As)、BR(Bedroom)、CVAC(Central Vacuum )、DOM(Days On Market)、Excl(Excluding)、PITI(Principal, interest, taxes and insurance)、TBA(To Be Announced or Arranged )、WIN(Windows)等等简称。笔者当年就曾经在想:“我是不是在和黑社会打交道?不然为什么他们满嘴的黑话和暗语!”呵呵。
即使你不出国,在国内与境外人士交往,你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专业用语,以便使你与老外有效地交流。举个例子,很多西方人士与中国人做生意时,都非常非常地关心和在意商业秘密的保护。你和老外很可能会谈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或者即使你刻意回避而不去谈论这些话题,老外迟早也会问到你的。那么,届时你是否能够用你那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英文,来告诉并向老外简单解释一下,在中国或者在美国、加拿大,知识产权一般都包括什么内容吗?你不一定需要是律师,才决定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很多西方商业人士而言,这些知识只是一些简单的商务常识而已。如果你用你那天马行空的英语,告诉老外连你自己都没弄明白的这些“常识”,老外很可能会质疑你和你的公司的商务背景和资格。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些你很可能已经知道了的、简单的商务常识,如何用英文来表述吧。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for short) includes copyright, industrial design registration, patent and trademark. (知识产权,简称IP,包括著作权、工业设计、专利和商标。)如果你早已经知道了上述内容的英文表述方式,你能否用英文进一步解释一下,每一项的含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别?我相信,知识产权中的某一项或者几项,很可能与你所在的行业和组织相关。读完我的这篇文章后,你也许决定,浏览一下英文版本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了。尽管第一次读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英文有句谚语说得好:“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试想,如果我们今天不去学、明天也不去学,那么什么时候去学呢?

为了能够与老外有效交流,你需要、也不得不去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用语。当然,你自己在与行业外的人士交流中,无论是与华人还是老外,你尽可能用明白易懂的言语比表述,而不是堆积和展示自己的专业用语。交流,首先要让别人听明白,才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不是吗?如果有读者朋友问我:“如果我根本就不想学习英语或者任何一门外语呢?!”我说:“当然没问题。如果您能取得卓越的业绩,成为国际、国内的知名人士。那么,很多老外会在您的办公室门外翘首以待,盼望着能与您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并不一定需要学习英语才能与老外有效交流,汉语也行。而且,当您成为了世界级名人,那些同时会讲英语和汉语的人们,全都迫不及待地想成为您的翻译呢。读者朋友,让我们在我们的下一篇“如何与老外有效交流之4”的文章中,继续交流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