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以及其它
不记得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扫了一眼,于是隐隐约约的留下了对《盲山》的印象,也就于是某天无聊的时候顺便扫荡下来。本来还以为是什么探讨型的,因为网站上介绍的噱头就是什么所谓的震撼。
后来看下来,觉得有点失望的感觉。沿着电影的思路,基本上的情节都被我猜到了,其实倒不是我有多聪明和深刻,主要是编剧太弱智了,有点侮辱观众的智慧。
电影是关于一个所谓的九十年代初的女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后来轻信人言,被人贩子买到西北某山沟的一个小村里做了别人的媳妇,身价是七千。
女主角是四川人,开始肯定是不从了,后来虚张声势的软硬都不行,再后来在其它村里的光棍们的嘲弄和怂恿下,以及他老迈的父母的胁从下,终于当了一回霸王。忘了交待了,他就是女主角的买方。
再后来就是女主角开始试图逃跑了,第一回在逃往镇里的路上就被拿回来了,因为没钱坐不了车,或许当时能坐上车就跑掉了,女主角肯定是这样想的,因为后面的情节发展有注脚。后来还割过腕,再后来,他的表弟就经常过来给她送书报杂志,他表弟是村里的代课老师,高中毕业几次高考未果,就留在村里当老师了。一来二去,表弟开始动了花花心思,说是会帮助她逃到外面去。她除了把希望寄托在表弟身上之外没有什么办法,于是就以身相许了,结果很快就被捉奸在床,于是希望破灭。事情还是私了了,表弟的代价是当时他买媳妇时所借的若干金钱就当了肉包子,自己也远走他乡了。女主角当然不会就这样认命了,于是在买杂货之际成功的与杂货店老板交易,得到车钱若干,然后再次出逃。事情好像有了转机,成功的逃到镇上,成功购票上车,车也开动了,这时候,村里抓逃的人们神兵天降,拦住了车,虽然她在车里苦苦哀求,司机最后还是开了门,于是又被抓回。
(在看到长途汽车上陕西汉中的字样之前,我就默认为西北某地是甘肃了,不好意思,并不是偏见,见谅见谅)
需要有新情节了,于是她怀孕了。我在想,生个儿子吧,不然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编剧真是配合,果然生了个儿子。按照村里其它外来媳妇们的规律,有了孩子也就安心过日子了。怀孕其间,她见到有失学的孩子就叫到家里来给辅导。我当时还善良的想,她会不会后来就留下来当了代课老师,因为前面的代课老师表弟出走他乡了。后来其中一个孩子发现了邮递员其实是个超级卧底之后,自告奋勇的帮助女主角到镇上去投信。
终于有一天,开来了一辆警车,好像还是从四川直接开来的。原来是亲人来解救她来了――来者是老爹和两个警察。虽然成功把她抢到车上,不过很快车就被包围了,根本就走不了了。后来只好用了缓兵之计,警察们暂时走了,她被留下了。事情是不会这样了结的,不然人民警察岂不是威信扫地,法律岂不是一丝不挂啦。人民警察是有勇有谋的,于是在夜黑风高之际,人民警察从天而降,不但将女主角成功救出,而且其它被拐卖来的妇女们也都搭上了顺风车。
闻声而来的乡亲们(怎么感觉有点怪)尾随着车,不离不弃,有些被拐卖妇女忍不住了,要求下车,重新投入了所谓盲山的怀抱,因为还是舍不下自己的孩子吧,或许还有认命的因素在里面吧。
女主角还是没有下车,只是在车窗里回头看着,这时候,编剧该出来归纳几句了,于是出了片尾字幕。
通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呢,对不起,我没看懂。
是想表现某些偏远地方的愚昧落后?
还是想宣传一下打击人贩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也许得问编剧本人了。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跟《孩子王》有相似之处?有吗?没有!没有?不知道,何必这么认真呢。
具体到所谓的震撼,我可是一点感觉都没有,难道是我麻木了,或者人性不够,没有人文关怀的素养?
―――――――――――――
说到买媳妇,我还是知道一点的,因为这事在我老家也发生过,虽然我老家不是在西北的小山沟里。俺们那里可是大平原。
记得应该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吧,有些人从贵州那边比较穷的地方介绍女青年过来。女方的家里都是知道的,介绍人收取几千不等的介绍费。基本上过来的人都留下了,很少听说有跑掉的。毕竟在平原上吃饱穿暖还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开始的时候要适应由吃米到吃面的过渡期。
后来过了几年之后,有了孩子,还有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也给父母看看女婿和外孙。然后就基本上不再回去了。
后来好像就很少听说买媳妇这种事情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应该是社会进步了吧。
应该是。不过即使还有一些贫穷的人家,可能也想别的辙去了。
――――――――――
以上某些文字可能会引起某些女权主义者的不快,在此表示歉意。
―――――――――――――
不知道女主角回到家乡之后,她的生活会是怎样,她会不会有个happily ending。
但愿是吧,也这么祝福她,祝福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们。
――――――――――――――
谁是编剧?
你,我,还是他?
疑??
难道 APPLE 也是禁字,
两次都被过滤掉了:((
我是说这个片子炒得听厉害
是最近的片子咯,现在这类的人贩子是不是还很多呢?
好象最近有个炒得听厉害,不知如何.
写得听好的,我喜欢看.
祝兄弟也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