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计划陷入争议

(2008-01-18 10:36:46) 下一个

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计划陷入争议
“祥祥”之死使大熊猫野外放归计划陷入争议。

    可怜的熊猫们。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4只两岁大的大熊猫,正等待前途未卜的野外放归之路。从生下来就一切需要人类照料的它们,这将是一次生命的真正冲击。

  而在此之前,它们的大师兄“祥祥”再没从野外活着回来。

  “伟伟!耀耀!仙女!希望!”照料者张亚辉站在笼舍前,叫唤着。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它们的性别——2雄2雌。张摇了摇手里的窝头,原本挤在山包后头闷头大睡的大熊猫们,一溜小跑奔来。

  金黄色的窝头每个足有一斤重,用竹粉、精油、鸡蛋、维生素等调和而成,营养元素精确到克。一个窝头的营养,足够大熊猫在野外吃上好几个小时的竹子,而不久的时日,在竹林中与野生大熊猫争斗竹子,将成为它们生存之首。

  2007年12月6日,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管理局局长张和民宣布一个看起来很冒险的计划:在第一次大熊猫放归失败不足一年后,第二次放归计划即将启动,而这一次,将选择两只以上的大熊猫一起放归。

  “17头适龄大熊猫候选者中,‘仙女’、‘耀耀’、‘伟伟’、‘希望’共4只大熊猫入选,野化培训计划已经上报国家林业局,只待批准就正式实施。”张和民说。

  这个消息让它们的照料者——大熊猫研究中心生态室主任黄金燕,望着白雪皑皑的邛崃山脉,甚为担忧。“500米之外的大山,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家园,但是,重返老家之路却生死难料!”

  放归的争议

  所有的一切计划,最初是为了拯救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1975年,中国给熊猫开辟出10个自然保护区,覆盖四川省大约100万公顷土地。1980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中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下建立。

  在花费数百万美元,经过数十年的挫折,从电动直肠探针到熊猫广播体操,从“伟哥”(这药行不通)到熊猫看色情电影等各种办法,中国科学家们找于找到非凡的方式繁殖大熊猫——自然配种+人工授精。

  按照自然规律,母熊猫怀孕期9个月,哺乳期一年,平均每两年才生一胎。如今,熊猫出生半岁时就被带离母熊猫,交人工抚养。这样母熊猫来年可以继续发情交配生产。一头野生大熊猫一辈子平均顶多繁殖6胎,而在人工干预下,圈养大熊猫则可以生12胎。

  2006年,中国有34只大熊猫出生。

  2007年,卧龙保护区有14只大熊猫出生,如果再加上国外,总共20只,成活了16只。目前,卧龙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128只。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面对圈养大熊猫数量的突破喜不自禁。张和民说:“我们要让人工繁殖大熊猫数量达到300只,让大熊猫100年内不灭亡。”

  而对于野生大熊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野生熊猫大概有1600头,这个数字几年来都很稳定。

  事实上,中国的大熊猫已经不再濒临危险,这让人难以判断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可行性。例如,20万公顷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有人类的发展需求,大小仅够其区内野生熊猫的生存,如果再额外增加圈养动物,就会很勉强。同时,在一些专家看来,人工圈养的动物最终很难放归到野外。

  “重新引入是一项英勇的措施,昂贵而高风险,这应该是当野生动物头数难以为继的时候才采取的万不得已的措施。”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主席哈克尼斯(Jim Harkness)说。

  根据国际统计,全世界100多次圈养动物的野外放归试验,只有寥寥十几次成功。从笼舍到大山短短500米的回归之路,注定异常艰难。特别是第一只圈养大熊猫“祥祥”之死,为放归之路敲响了警钟。

  “即便冒着风险,我们也要把大熊猫野外放归坚持到底!”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管理局局长张和民意志坚决。


先驱“祥祥”

  一张干瘪的大熊猫皮,躺在黝黑的冷库中。它的皮毛摸上去似乎仍带有体温,眼睛依然闪动着憨厚天真的光芒。

  它就是“祥祥”。

  2007年12月7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汤纯香说,他们准备把“祥祥”的皮毛制成标本,以纪念这个为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放归科学试验而献身的“先驱”。

  从2006年4月28日放归,到2007年2月19日被证实死亡,6岁的“祥祥”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只度过9个月的短暂时光。

  “‘祥祥’死后,我们感受到压力。有人批评,有人指责,说我们让国宝去送死。”即使这样的非议,也没动摇张和民们放归大熊猫的决心。“保护大熊猫,核心是保护栖息地种群。放归圈养大熊猫可以解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问题,就算冒着风险,我们也要上2次放归。”

  在第二次放归培训即将启动之际,第一只放归大熊猫“祥祥”死因也首度详细披露。

  “祥祥”来自一个“混血”家庭。它的父亲是人工繁殖的“大地”,母亲则是从野外捕获的“20号”。2001年8月25日,“20号”一胎诞下双胞胎哥俩,大的是“祥祥”,小的是“福福”。

  “祥祥”第一次睁开眼看到的不是熊猫妈妈,而是人类。大熊猫刚出生时,一般只有104克左右,像一只小老鼠。但是幼崽的体重增加很快,12个月后体重平均达到35公斤左右。

  饲养员刘斌说:“它很聪明,几乎可以说是通人性。我把饲料放在口袋里,当走近它的时候,‘祥祥’可以轻而易举发现藏饲料的准确位置。”

  机灵的“祥祥”在同年龄段大熊猫中脱颖而出。它长到2岁,成为第一次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惟一入选者——和备受赞誉的人工圈养技术比较,野外大熊猫一直生活在因为人类活动干扰而灭绝的阴影中。

  2003年7月8日和2004年9月15日,“祥祥”先后被放进了海拔2080米、面积2.7万平方米和24万平米大熊猫一期、二期野化培训圈。

  “它和人相处的时间太长了,切断它对人的依赖,并且恢复野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初,“祥祥”会想尽办法和饲养员接触,甚至会从低压脉冲电网下面钻出来。因为它知道,饲养员那里有充足的食物。“它就像是有感情的宠物。说实话,很不忍心把它独自孤伶伶扔在山上不管。”刘斌说。

  刚独立生活的时候,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祥祥”,丝毫没有野外生存的概念。有一次,生态室高工谭迎春看到,“祥祥”肛门四周叮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蝗,却不知道如何驱赶。

  “很多科研人员都劝我说,不搞试验了吧,实在不忍心看大熊猫受罪。”张和民回忆说。

  但是,经过近3年近乎严酷的野化训练,在卧龙举行的一个专家论证会认为,“祥祥”已经基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择机放归野外栖息地,进入第3期试验——野外放归研究阶段。

  2006年4月28日,全球首只人工圈养长大的熊猫“祥祥”正式放归野外。“祥祥”放归的地点,是卧龙保护区的“五一棚”臭水沟区域,这里海拔2700米左右,有充足的拐棍竹食源。

  被放纵的死亡?

  “祥祥”消失在大山中。

  此后大半年,研究中心通过“祥祥”项圈的GPS定位信号了解它的行踪。

  中间刘斌曾两次近距离观察到“祥祥”。第一次它亲热地追过来,被刘斌躲开了。第二次,它已经熟视无睹,独自坐在山坡上大嚼竹子吃。然后,慢慢起身向远处走去。在科研人员看来,这是个好迹象。这显示作为动物的“祥祥”,正努力摆脱和人的联系。

  异常在冬天出现。2006年12月的卧龙连降好几场大雪。2006年12月13日,无线电定位监测数据显示,“祥祥”出现了突然性的长距离移动。

  大熊猫的习性一般是待在一个地方两三天,把竹子吃光后再动身去下一个地点,行动路线变化不大。然而当天通过“祥祥”项圈发回的无线电跟踪信号显示,“祥祥”在短时间内突然快速移动了约三四公里。

  生态室主任黄金燕说:“当时我们大吃一惊!判断‘祥祥’正在遭受野生大熊猫的追打而快速逃窜。”

  2006年12月22日,工作人员在茫茫大雪中找到了正在竹林中取食的“祥祥”,发现它背部、后肢掌多处受伤。次日,“祥祥”被带回野外观测站,“肩背部严重受伤重度化脓、双后脚掌部严重受伤中度化脓、第四尾椎骨处被咬断中度化脓、双耳均被咬伤轻度化脓。”

  通过一段现场救助录像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场恶斗:工作人员像抬着一张纸一样,把虚弱不堪的“祥祥”抬到简易救护床上进行治疗。“祥祥”比起放归时明显消瘦。背部左上方被连根扯掉一块手掌大小的皮毛,血肉模糊,裸露着肌肉、筋络。伤口用“恐怖”形容并不为过。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研究中心认为:“祥祥”外伤恢复,主要伤情恢复了80%,精神、食欲基本正常。2006年12月30日,“祥祥”再度被放归到“五一棚”地区。

  至今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个令人费解的举动。

  四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著名大熊猫保护专家讲,尽管人工繁殖的熊猫现在已经有不少,但是大熊猫毕竟还是很珍贵,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学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彻底为“祥祥”治疗,而不是继续试验。

  当时,著名大熊猫专家、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听说“祥祥”重伤未痊愈即被放归的消息,既担心又愤怒:“骨头都被咬断,伤这么重!这个熊猫都残了!不彻底康复,还继续放在野外,这种实验根本就是失败!”

  大熊猫研究中心的解释是,这样做是基于“祥祥”伤情已基本恢复,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祥祥’产生对人的依赖性,造成野性和野外生存能力退化。”

  而一位保护区人士私底下承认:“如果把‘祥祥’再拉回来,等于说,我们的野外放归实验走回头路了。”

  有熟悉内情的人士一语道破:“祥祥”作为第一只野外放归的圈养熊猫,被当成人工繁育大熊猫的标志性事件,“只许成功”的外界期待极大。“祥祥”受重伤谁也没料到,保护区因此进退两难。

  这一步显然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2007年2月19日下午,野外人员在茫茫大雪覆盖下的“转经沟”地区发现了“祥祥”的尸体,“祥祥”佩戴的项圈已经损坏。

  “它蹲伏在一棵大树旁,头低着,一动不动,大雪覆盖了它的下半身,就像睡熟了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斌眼睛湿润。

  汤纯香亲自给“祥祥”做了尸体解剖。从解剖结果看,“祥祥”在第一次受伤返回野外之后,第二次又与野生大熊猫发生过打斗,在慌忙逃逸过程中曾经从高处摔落,左侧胸腹肋部撞击在石头上导致胸腔变形,肋骨摔断,特别是胰腺严重损伤,严重的内伤对其消化和呼吸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祥祥”终因严重内外伤痛、惊恐、衰弱导致休克、死亡。

  更好的准备

  “祥祥的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因此第一次放归不能说失败。大熊猫野外放归是个空白。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和民说。

  “祥祥”的死亡,“首先是性别选择不当。”选择生态室谭迎春认为,雄性“祥祥”的经历证明,雄性个体不易被异地野生种群接受。

  其次是放归地点设计不当。“五一棚”地区属于野生熊猫密度比较大的地区,大熊猫数量已经基本饱和,“祥祥”的加入,势必造成领地和食物竞争加剧,恶斗在所难免。著名大熊猫保护专家胡锦矗说,从小在人的关怀下长大的圈养大熊猫,根本没有意识分清“敌我”,“它们可能还把野生熊猫当成伙伴呢,根本没有防御和攻击的能力。”

  目前,第二次放归试验已经出台了3个预案,将首选雌性作为放归对象。第一个预案是挑选一只雌性大熊猫放归;第二个方案是放归一个小群体。另有研究人员建议,放归一对母子熊猫。

  谭迎春说,“现在我们也在反思圈养存在的弊端。‘祥祥’接受了近3年的野化培训,仍难以克服圈养的先天不足。”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也认为,保护的真正核心应该放在野外,“现在国内99%的精力用在人工养殖,投入过多了!”

  无论如何,“祥祥”的同胞们正在做更好的准备,在它之后步入危险的森林深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