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哥饕嫂

西皮原板:十载奔伐龙虎斗,稻梁谋定始自由。饮游四(呐)海夸缘受,愉乐心神莫要马牛。此一(呀)番怡情来会友,临风近雅意悠悠。
正文

巴黎小酒馆奇遇(Chez L'Ami Louis)

(2007-04-03 09:18:44) 下一个

by 饕嫂


说起巴黎的bistro来(指那些不太正式的小餐馆),(Chez) L'Ami Louis (32 rue du Vertbois, 3rd区)的风头之劲,可是无第二家可与之匹敌。开张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此店一向生意兴隆,宾客满座,服务了一代代达官显贵,市井平民。地处于一片萧条破败的街区之中,它的门面毫不起眼,内部的装璜还保持着八十多年前的原样。墙面已旧得泛黄,地面也已磨得不再平滑,数十张桌椅也早该送“古董店”了,初至此店的顾客常常会以为走错了地方。它的食物取料新鲜,烹调简单,量大惊人,是属于我所钟爱的那种"hearty home-made style"。它拥有一大批死忠的顾客,其中大部分是巴黎本地人。这也真应验了我们中国人的那句俗语:“酒香不怕巷深”。

言归正传。那年适逢国殇节,我突发奇想,打算趁长周末独游巴黎。(饕嫂一向喜欢随兴做事,小学成绩单上“自由散漫”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与饕哥商量好之后,匆匆订了机票,几天后的傍晚就兴致冲冲地出发了。

那天一早下了飞机,坐上出租车,看着窗外久违而又熟悉的一切,开始盘算着这四天的行程。L'Ami Louis一定是要去的,上次未能订到位,这次再不行要找“concierge” 帮忙,碰碰运气。到了酒店安顿好之后,小憩数时,醒来已过中午,一个电话过去,竟被告知当晚九点有位子,那天可是周六啊。其实我也真是没有其它选择余地,周日已全订满,周一,二又关门,尽管餐馆地处偏僻,天晚我也只有铤而走险了。大喜之余,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下午跑到协和广场转一圈,照例走到Place Vendome,站在广场中央,遥望着对面肖邦故居,免不得一发小资幽情,幻想着多少年前,那动人心弦的B-flat minor夜曲飘向巴黎静谧的夜空。。。记得上一次去一家很有历史的餐馆,餐桌旁的壁炉台上,陈放着当年肖邦写给乔治桑的音乐手稿,我顿时激动万分,就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与历史的距离那么近,不由得浮想联翩。

终于走在了去餐馆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显然对那附近极为生疏,绕了几圈后才找到。推门入室,在座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扫向我。一个中国女人,深夜只身一人光顾他们引以为傲的“领地”,那种震撼也在我意料之中。在侍者的带领下,我气定神闲地在窗边的小桌旁入座,开始研究菜单。菜单是用手写的,选择非常有限,我决定点它的招牌菜---头抬:鹅肝酱及主菜:烤鸡,又自忖这里的菜量大闻名,我一人独自享用,是否有些不雅?

正在举棋不定之时,邻桌的三男一女开始对我礼貌地点头微笑,不时又窃窃私语。后来其中的一位五十多岁的法国男士,彬彬有礼地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他们,我推辞一番之后,盛情难却,就和他们坐到了一起。他们已经吃到了一半,又帮我点了鹅肝酱(foie gras)。菜很快上来了,粉红色,厚厚的一大块鹅肝酱(不是新鲜的整块鹅肝,是压制的block),看上去新鲜诱人,才烤过的法国面包片在盘中堆得象座小山,抹一块,夹在面包片中,尝一口,绵软细腻,入口即化,真是名不虚传!席间我们谈论中国尤其是上海的飞速变化发展,谈纽约的文化美食,谈巴黎的名闻逸事,谈我所热爱的普罗汪斯。。。当然了,谈话的热点在中国。他们都去过中国,非常醉心于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川景色。他们一致认为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其中的一位还资助一个北京前卫画家建起了画廊。

看来他们与店老板交情不浅,他不时过来打打招呼。不一会儿,侍者端出一盘切得整整齐齐,厚薄适中的烤肉。那位男士解释说,这是春天才有的烤乳羊(roast spring suckling lamb),他们已吃过了,这是特意为我叫的小量份,随即又叫了波尔多98年份的红酒。那是我吃过的最鲜嫩最juicy的羊肉,完全是原汁原味,我想任何拒食羊肉的人尝过之后,都会改变他们对羊肉的看法的。当时也吃了一些蔬菜及主食,印象不是很深,就不在此赘述了。

晚餐接近尾声,我又见识了从未吃过的新鲜杏仁,这也是法国南部春天的时令货。那淡绿饱满的杏仁,一粒粒生动地躺在盘中,真是一幅绝妙的静物画!他们娴熟地帮我剥开壳,我拿两粒送入口中,一咬脆脆地,乳白的浆液顿时令唇齿生香。最后的甜点很简单---圆润鲜艳的草莓,沾法国奶油(creme fraiche,由奶油与buttermilk混合而成,在法国菜中用途广泛)。

到最后快要道别时,已过了十一点。其中的一位指指那位五十多岁的男士,神秘地对我说:“你知道他是谁吗?”我愕然地摇摇头。原来他是巴黎人人皆晓的名人,身居要职之外,还经常客串主持一电视热门节目,其照片就出现在当天报纸的头版。我深深感叹今晚的幸运,如果不是遇见这些热情好客的法国人,我期盼已久的这顿饭完全会是一个标准的“tourist”晚餐。在外旅行不是走马观花,体验才是深度的旅行,可惜由于地域语言的限制,这往往不是太容易做到。

那晚回到酒店细细回味这顿难忘的晚餐,领悟到L'Ami Louis的成功要诀。简单不是简化,只要用料新鲜讲究,厨艺精湛,通常法国大餐那繁缛漫长的操作过程实在大可不必。与其正襟威坐几个小时享用正式法国大餐(haute cuisine),我宁愿随意地在bistro或brasserie用餐,当然啦,特殊的场合除外。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我先去了拉丁区的一个“Sunday market”。幸福的巴黎人悠闲地选菜付钱,与熟人聊天,背衬着巴黎特有的Haussmann建筑物,好一幅巴黎风情画。我来回走来走去,什么都想买什么又都不能买,只有一饱眼福的份了。这法兰西人就是有情调,连这瓜果菜蔬都摆放得别具一格。下午去了巴黎著名的跳蚤市场 “Porte de Vanves”,淘到了几样宝贝,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晚上与在酒店新结识的纽约年轻MM Amanda一起去了“La Coupole”(102 bld du Montparnasse, 14th区 ),那里的海鲜拼盘(chilled seafood platter)是最大卖点。巨大的两层大小盘子端上来之后,对着碎冰上的螃蟹,各种河虾与海虾,生蚝,淡菜,甚至我们南方的那种螺蛳,Amanda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诉她,纽约的Balthazar(80 Spring Street)也有此菜,但当然比不上巴黎的正宗新鲜。晚上我们俩又结伴去看了红磨坊的秀,相比之下,丽都(Lido)的秀更适合美国人的口味。

flea market淘到的水罐。喜欢其造型与构思。



最后的一天半留给shopping与museum。此行虽然短暂,但收获太丰富了!已有了good weather, good food, good company,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小饕女(自幼随饕哥嫂征战南北,也是名符其实)放春假,我带她又去光顾了L'Ami Louis。总算一偿夙愿,点了烤鸡,好吃极了,只是有些偏咸。意外的收获是,我吃了迄今为止最鲜美无比的鲜贝,好象是“Provencal”做法。

L'Ami Louis 提前两星期接受预订,最好临去时再确认一下。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那里。电话: 01.48.87.77.4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flamenco_gir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饕哥的评论:
A good thing in current Internet age is that you can check program and book ticket online anytime. I booked tickets two months before the trip. They sent tickets to my home for free.
饕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lamenco_Girl的评论:
没在巴黎听过歌剧,音乐会对我来说是一大遗憾,下次一定去试试。- 饕嫂
xiaoyudian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章.更喜欢你的生活放式.不是每个象你这样有钱的人都能做到的.期待你的好文.~_~
Flamenco_Girl 回复 悄悄话 Paris is my favorate city too. I'll try this one next time. In addition to dinning, museums and shopping, I really liked my evening in Palais Garnier, the best performing art venue I've ever been.
Microsystem 回复 悄悄话 Voila un perfume delicieux! :D
饕哥 回复 悄悄话 好羡慕你住在巴黎,连你的名字都散发着花都的芬香。 - 饕嫂
perfumelily 回复 悄悄话 巴黎呆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有家这么好的bistro,谢谢你的好文,改天一定去试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