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军事统一台湾的五大战略选择

(2007-05-13 11:12:22) 下一个

中国军事统一台湾的五大战略选择




PART1:



中国正积极开发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的网络系统,在可预见的将来,可和大部分的国家并驾齐驱。为克制美国的科技武器,将开发可转为军事用途的远距离探查卫星,以及搜集电子、信号情报的间谍侦查卫星各一枚。

中国认识到对台湾武力的行使,其最大的障碍在美国。中国对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使用高科技武器印象深刻,并引以为鉴,而若要对台湾行使武力,首先必须考虑美国的介入干预,而中国的因应对策在:

1. 阻止美军接近

  阻止美军接近台海,需要投入布雷战机、潜水艇、巡航舰(备飞弹),甚至特种部队,方能予美国航空母舰威胁,并且能攻击破坏美国的C4SIR及后勤补给系统。

2. 谋略欺敌

  所谓谋略欺敌就是「要促使敌方采取能达成有利我方目标的行动」。中国的谋略欺敌目标就是推迟美国的外交军事行动。在中国的内部也会实施「反情报」措施,如新闻管制、特定人员的孤立监侦、阻断重要情报的外流,对战场状况采取隐蔽、伪装措施,并且喂食敌方「假情报」,以误导敌方。

3. 地下设施

  中国在隐蔽其军事活动方面远胜美国,民间与军队至少有四十年间,建设军队的地下设施,在经过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像在北约的科索夫之战,解放军体认到即使北约联军掌握敌军状况并使用精密武器攻击有其胜果,但相反的,低科技藉伪装、隐蔽、分散及频繁部队移动亦具有阻止北约联军的作用,对这种地下设施再予重视扩张,主要针对C3(指挥、统御、通信)中心、飞弹设施、机场等潜在性目标。

4. 核电磁波作战

  藉在高高度核爆炸产生高高度电磁波(HEMP),会对大气层的电离层及磁气圈产生巨大的变化,致使通信网、雷达发讯以及所有电子光学侦测能力大幅下降,依据武器及爆炸高度,其效果可由数秒到数日的久,有效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解放军并正努力研发这种对付美国C4SIR的作战方式。

5. 外交作战

  中国认识到当今世界上能提供中国贸易与技术的最大机会的国家非美国莫属,美国也是唯一可以有效对中国予真正的军事威胁、课予经济制裁的国家。中国要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也在美国,为了完成中国对台湾的大统一任务,中国了解到,除了使用「暗杀者的矛」,即情报战争、导弹、对舰飞弹、先进战斗机、潜水艇以及太空军事、防空系统等,另一张「王牌」,即藉中国大陆地广人众,是世界的工厂与市场,进行总体战,外交作战必然是其中的一环,当然是围绕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工作,也就是牵涉到中&S231;美&S231;日、中&S231;俄&S231;美、中&S231;欧盟&S231;美等多样三角关系。其中的中&S231;美&S231;日三角关系是影响台海情势的一重大因素。



 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长期战略部署,从地缘政治来说,就是要阻止、封锁中国国力的伸张,尤其是1997年9月后,美日双方公布新的防卫指针, 1998年日本国会通过「周边事态法」、「日美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役协议修正法案」,2003年6月又通过「有事三法案」──武力攻击事态法、安全保障基本法、自卫法修正案,使日本能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安全保障及防卫的功能。凡此,均可视为美国这种长期战略部署的延伸。

 就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而言,从南韩、日本到台湾、菲律宾,对中国形成一个半月型防卫的态势,如果台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则这条防卫线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中国就可以自由地进出太平洋,对美、日而言,均将是一重大挫折。

台海局势因有美国的「台湾关系法」,而美、日又有「安保条约」作后盾,因此只要台海维持现状,则难有战事,如果中国片面改变台海现状,对台湾使用武力,美、日必会介入。如台湾民意选择「要被中国统一」,接受「一国两制」或台湾本身因「国家认同」发生内乱,中国出兵台湾接收或靖平,则另当别论。

 中国若对台开战后,台湾若能在短时间内能予抵御,争取时间,「人助」即可协防台湾。美军航母如果部署在珍珠港,台湾有事三天内可抵达,如果部署在关岛则时程可缩短为一天。

驻日美军兵力配置概况

  根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驻日美军(United States Forces Japan)总人数为36365人,其中陆军有1790人,陆战队有15533人,海军有4802人,空军则有14240人。除此之外,还有经常巡逻西太平洋,在日本港口补给的第七舰队(10188人)。驻日美军司令部在东京的横田基地。

驻日美军的陆海空三军与陆战队司令部分开,陆军司令部在神奈川座间营地,指挥第17地域支援群、冲绳鸟居站第1特种部队群第一大队(绿扁帽部队)、第10地域支持群等部队。

驻日美军陆战队统称为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司令部位于冲绳寇特尼营地,下辖冲绳第3陆战师团、第1陆战航空团、第3陆战役务支持群、岩国第12陆战航空群等部队。

驻日美军海军司令部位于战前日本最大军港横须贺基地,并拥有佐世保、冲绳白滩海军基地,还有嘉手纳、厚木、三泽海军航空设施队,直接受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指挥,并非置于驻日美军司令部的指挥下。因此日本海军基地事实上是美军第七舰队的母港。

 驻日美军空军司令部称为第5空军司令部,位于横田基地,指挥位于三泽的第35战斗航空团、横田的第374运输航空团、嘉手纳的第18航空团。

驻日美军在日本有88处军事设施与基地,面积共有312平方公里



PART2:

为此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五大主要战略是:外交与压制、有限军事行动、防区外打击、海上封锁、两栖登陆。

一、外交与压制。

这种策略是指,中国将综合运用心理、外交、经济和军事压力逼迫台湾放弃独立而接受统一。中国的主要手段有:积极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深相互依赖,促使在大陆经商的台湾人放弃支持亲 “台独”的政党;在台湾岛内加强统一的宣传,对台湾实施外交孤立;借助第三国或第三方向台湾施压,进一步孤立台湾。首先向国际社会及地区内国家进行大规模「认识管理」宣传,以降低台湾的抵抗意志,宣扬中国军事作战的正当性,抑制美国的介入。中国认为台湾住民的心防很脆弱,透过认识管理的宣传,运用中国、台湾、香港以及其它区域的媒体将相关讯息传达给台湾住民,这个策略成功性很大。为此,中国一定要确保其在C4ISR系统、民间情报技术(如因特网)、通信设备等的优越性。

另一种可能,中国通过三种非军队作战样式(网络战、电子战、破坏金融秩序)、三种有限作战样式(暗杀、斩首、远程精确打击)、采用特种部队突袭夺取高价值军事和政治目标等手段迫使台湾接受统一。可能采取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武器、信息炸弹、电子干扰等来摧毁台湾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或使其失效。中国的目标是引起动荡,最终使台湾的经济、社会和军事秩序崩溃。



二、有限军事行动。

目前解放军空军、海军拥有防空、多用途战斗机、攻击地面战斗轰炸机、轰炸机等计约3400架。但台湾维持第四代优质战斗机为中国的三倍,而中国亦不能同时间、长时间出动战机。但中国购入SU-27、SU30等第四代战斗机,其数量已逼近台湾,而中国在SRBM(短程飞弹)的战力,已具消弱台湾防空力并可切切断台湾空军基地作战的能力,台湾的空军机能一旦停止,军事设施更易遭受破坏。

  在今后数年内中国使用SRBM、地面攻击巡弋飞弹配合特种部队,运用其它的资源(如内间、爆破、扰乱等),将全台机场损害,地上防空、相关指挥系统迅速破坏,台湾只有降服一途。

中国将向台湾周边海域发射弹道导弹,其精锐部队将直接跨越台湾海峡,实施远征作战,占领台湾周边岛屿。解放军的军舰和喷气战斗机有可能发动真正的空中和海上打击,也可能仅仅作出进攻姿态对台湾实施警告。媒体也会成为解放军的武器,在台湾散布恐慌,引起社会动荡。考虑到其他心理和经济压力因素,这种方法是使台湾人员伤亡最小、损失最小的一个作战想定。中国将运用近程弹道导弹、特种作战部队或网络战对台湾关键的政治、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以恐吓台湾接受统一。

其中一种可能采用的武器为高空电磁脉冲武器。该武器作为一种精确打击武器,既能摧毁台湾的电子战能力,也能摧毁台湾的民用电力和交通网络。类似的精确打击不仅能影响台湾领导人的决策能力,而且也很可能涣散民心。其它有限军事行动还包括派遣特种作战部队渗透到台湾,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破坏活动等。布建潜伏在台湾的秘密工作人员此时可配合中国特种部队进行各种破坏扰乱工作,尤其是通信系统、电力系统是其破坏的主要目标。并活用情报作战的各种手段(如电子战、谋略心战、官方网战的入侵等),暴露台湾防卫上的破绽,亦可达到延迟美国的介入。

在执行达成小目标的重要任务,以小兵力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则有赖特种部队,其作战内容不外:

1. 侦查、监视战斗损害评估

2. 特殊人物的拘捕、暗杀

3. 查出通信设施、运输要冲、军事仓库并加以破坏

4. 港口、机场的控制或破坏

5. 对已侵入台湾的解放军部队的支持

6. 防空设施的破坏

7. 实施谋略欺敌的情报作战。



三、防区外打击。

中国在面对台湾的南京军区配置有700枚以上的SRBM飞弹,每年并以75枚的速度正在增加中,不只数量的增加,在破坏力及准确性也都在提升,其若展开攻击时,大概会采取奇袭方式,针对指挥部、军事基地、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要点予以破坏,为防美军的介入,琉球的美军基地也是其攻击的可能目标。

空中和导弹打击就是运用精确的空中打击和近程弹道导弹打击,抢在美国或其它国家可能进行军事干预之前征服台湾。空中和导弹打击的关键目标主要包括通信设施、雷达、导弹基地和空军基地。解放军利用高性能武器和特种作战部队对台实施高度毁伤性的打击,以快速取得决定性优势。可使用的武器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以及微磁、电磁脉冲炸弹。利用饱和攻击和联合精确打击摧毁台湾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中心。

空中和导弹打击就是运用精确的空中打击和近程弹道导弹打击,抢在美国或其它国家可能进行军事干预之前征服台湾。空中和导弹打击的关键目标主要包括通信设施、雷达、导弹基地和空军基地。



四、海上封锁。

对在南中国海及东中国海要驶往台湾的船只进行检查,但最有效的封锁即直接在台湾的港口外海上拦截检查,并在港口内外布雷,甚至直接攻击入港的船只或停泊在港内的船只,并破坏港湾设施试验武器。解放军可能利用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布雷、军事演习等方式来实施局部封锁,宣布封锁某些台湾沿海小岛和海上交通线。还有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实施全面的海空封锁,以切断台湾的进出口经济生命线,涣散其士气。

潜艇封锁作战,事实上中国海军不仅潜艇数量足够封锁台湾,技术上台湾也难以匹敌。台湾南部的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的海流方向是从太平洋向内,大陆潜艇需要顶流才能过去,台湾能够利用这个自然现象伏击和监测大陆潜艇。 2003年11月12日,大陆潜艇从水面通过日本大隅海峡就是对台湾表明,大陆完全不必通过台湾海空反潜力量覆盖的水道,可以从日本、菲律宾等附近国际水道进入太平洋。台湾海军的规模无法应对这种战线长达3000千米以上的反潜和反封锁作战。可见,大陆海军庞大的潜艇群完全能够影响台湾局势。台湾对大陆反潜作战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虽然大量采购先进的反潜作战舰艇大大提高了台湾海上作战能力,但是整个台湾及周边海域处于大陆海岸高山雷达、预警机和大型侦察机的监控之下,大陆还有卫星能够监测更广阔的地区,确定这些海区舰艇位置和动向,并能够指挥东海、南海以及从东南亚和日本列岛进入太平洋的潜艇,这些潜艇能够在150至250千米的距离上从各个方向发动对水面舰艇的突然袭击,而台湾作战舰艇根本无法探测到那样远距离上的潜艇。



五、两栖登陆。

当中国各种压制台湾手段不能奏效时,只有使出最后手段,全面占领台湾。但这需要配合动用民间海空运输资产。解放军要像诺曼底登陆台湾,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如:1. 中台双方兵员、装备的损耗率;2. 解放军部队间的相互合作;3. 后勤补给战力,也就是登陆作战的能力问题

由于后勤保障困难,对作战计划要求高,两栖进攻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难的军事行动之一。两栖进攻对进攻部队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也会使中国领导层面临很大的政治、军事风险。中国登陆台湾取胜的前景取决于以下因素:两栖和空运能力、战争伤亡率、中国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中国后勤系统保障能力、台湾抵抗能力、第三方介入的速度和规模等。在两栖作战后半段,迟滞、遏制或击败外国干涉将十分关键。就美国而言,中国很可能派遣解放军在海上遂行拒止战,阻止包括后勤部队和航母在内的美国海军迫近台湾。这清楚地表明在中国统一台湾的五大战略中,两栖进攻作战风险最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