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地图

第一次经过上次经过之处……
个人资料
正文

辛波斯卡:诗人的欢乐、怀疑与天真|经典

(2016-02-29 15:31:33) 下一个

辛波斯卡:诗人的欢乐、怀疑与天真|经典

2016-02-27 黄灿然 文学报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辛波斯卡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 女诗人。
二○○一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系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二○一二年二月一日,于克拉科夫逝世。同年,《万物静默如谜》出版,不仅入选“新浪中国”“深圳读书月”等各大年度“十大好书”榜,更是创造了诗集的出版奇迹,一年内畅销十万册,使她成为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
选自 黄灿然 《三谈辛波斯卡》
 
 
 
 
 
 
二十世纪的诗歌,是以“严肃”著称的。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中,也都是以庄严的风格和措词著称的。而辛波斯卡的前辈米沃什更是以庄严著称,他诗中的谴责口吻和对于人类良知的不倦追求,为二十世纪诗歌树立了一个典范。而辛波卡具有他们的一切重要思想特质,但却以一种很少人采用,或者说不敢采用和羞于采用的手法来表达她对人类文明危机、价值危机的忧虑,这需要巨大的勇气,或者说,需要一种“天真”。而“天真”,正是理解她诗歌的关键字眼。她自己也说,没有什么问题及得上天真重要。她阅读范围极广,对一切充满好奇。她喜欢阅读科学、历史和人类学著作,读词典和指南书。据说在她撰写的无数书评中,仅有若干篇是属于文学的,其他都属于烹饪、旅游、园艺、巫术、艺术史等等。这种天真与好奇造就的广博,也应纳入她总体诗学中来考虑。米沃什称她的作品为二十世纪诗歌的异数,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她的诗是以人类的基本现实或者说基本处境为探索对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波兰具体的现实和处境;或者反过来说,她选择了波兰具体现实和具体处境中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碎片”,来展示人类普遍的现实和处境,并进而揭示历史和生物的来龙去脉。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诗不仅能够获得波兰读者的共鸣,也获得外国读者的共鸣。据说,她的最新英译本出版后,很快便卖完。 

  

鉴于她的怀疑取向,读者便不能因为她是女诗人而以为她有妇解倾向或女权倾向。她认为,在当今时代,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既牵涉到女性又牵涉到男性的,也就是说,男女均应放置在人类的普遍处境加以考虑,而不应以女性来对抗男性,或者相反。这与她的政治观相一致,她说,她的诗是个人的,而不是政治的,并补充说:“当然,生活与政治交织,但我的诗是严格地不属于政治的。它们更多地关注人与生活。”因此,她的诗充满日常的、普通的事物,在她看来,这些事物都各有自己的生命。也因此,在她的诗中看不到“廉价的滥情”。 

 
 
 
 
 
 
辛波卡用一种很独特的方式看事物,看世界。她还是一位雅俗共赏的诗人。但她之所以能引起普通读者共鸣,难道不也说明读者同样对事物对世界有独特感受吗?没错。但是,我们的感受往往被模式化,也即那颗心刚有了感受,那个脑便把那感受概念化。就拿《一见钟情》来说吧,诗中描写两个人“都相信是一股突来的激情撮合他们……由于他们以前没见过面,所以他们相信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牵扯。”但是诗人笔锋一转:“但听听街道、楼梯、走廊怎么说——也许他们已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也许他们曾经在某个旋转门有过“面对面的瞬间”,也许在摩肩接踵的大街上互相说过“对不起”,也许她打电话时刚好拨错号并被不好声气地挂线?也许同一片树叶曾从她肩上飘到他肩上,也许他们摸过同一个门柄,按过同一个门铃? 

  

就如标题《一见钟情》所说的,我们往往把喜欢某个人说成是一见钟情,而且我们肯定也萌生过“不会这么巧”的感受,但刚萌生,我们立即就用“一见钟情”的概念来下结论,于是我们相识之前埋下的所有伏笔,都完全被埋没了。《一见钟情》这个标题就是我们的模式化概念,而这首诗的内容就是我们被埋在心底的真正、也是神秘的感受。真正雅俗共赏的诗人,就是还原或者说恢复我们最初的神秘感受。而庸俗的诗人不用说,就是标题《一见钟情》,然后内容再来一些诸如“也许梦中见过”,“也许前世是朋友、夫妻”之类的陈腔滥调,也就是同义反复。 

 

《一见钟情》节选

Oboje s? przekonani, 他们两人都相信。 
ze po??czy?o ich uczucie nagle. 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 
Piekna jest taka pewno??, 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 
ale niepewno?? jest piekniejsza. 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的。 
S?dz?, ?e skoro nie znali si? wcze?niej, 既然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确定 
nic miedy nimi nigdy si? nie dzia?o. 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A co na to ulice, schody, korytarze, 但是听听自街道、楼梯、走廊传出的话语 
na których mofli si? od dawn mijac? 他俩或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 
Chcia?abym ich zapyta?, 我想问他们 
czy nie pami?taj?– 是否记不得了——

  

再如,假设你是一个女子,爱上一个男人,你就在他怀中,而他正在酣睡。想想吧,你有什么感受?但你恐怕想不起什么,尽管你觉得自己有很复杂的感受。《我太接近了》写的就是这样的场面,开头就是:“我太接近了,难以被他梦见。”接着写很多他平时向她描述的他的梦境,或他以前经历的一些人事。例如他可能跟她说过他梦见过屋子着火,而此刻看着他酣睡,她悻悻地说“一座大屋在着火,没有我喊救命”。她听见他发出一个“嘘”声,也不禁神往起来,不知在嘘什么呢:“我品尝那个嘘声,我看见那个嘘字闪亮的外壳。”她突然嫉妒起来,因为他曾跟她提过有一个女人,是一个流动马戏团的售票员,那个马戏团有一头狮子。于是她想道:“他睡着了,更易于让她接近,我在他身边反而不及她,他只见过她一次……现在对她来说他身上正长出一个山谷……被一座雪山封住。我太接近了,难以从天上掉向他。我的尖叫也许可以惊醒他。我是多么地可怜啊……” 

 
也许你会说,做这样一位诗人,做这样一位世界的还原家、事物的恢复家,奇迹的发现家,真好。也许吧。但辛波卡以略带反讽和无奈来看待诗人的角色,她甚至渴望做俗人。在《赞美姐姐》一诗中,他真心赞美姐姐,赞美她是大俗人一个:“我姐姐抽屉里没有旧诗,她手袋里也没有新诗。而当我姐姐请我吃饭,我知道她不是想给我读诗。”但是:“我姐姐说得一口好散文,她的文学著作全都在度假明信片上,它们每年应允同样的东西:说是当她回来,她会告诉我们一切,一切,一切。”因为,难道俗人不是奇迹吗,如同诗人也是奇迹。现在这样一位诗人,辛波卡,逝世了。但是拜托!我们千万别像波兰文化部长那样,模式化地说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她在五十年前就已经造了一个奇迹,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在此长眠着一个旧派的女人, 
像个逗点。她是几首诗歌的作者, 
大地赐予她永久的安息, 
尽管她不属于任何的文学派别。 
她的坟墓没有豪华的装饰, 
除了这首小诗、牛蒡和猫头鹰。 
路人啊,请你从书包里拿出计算器, 
为辛波丝卡的命运默哀一分钟。  
(林洪亮 译)  
 
 
 
 
 
 

我特意把辛波卡这两首译出来一起发表,不仅因为《写作的欢乐》是她早期一首代表作,《桥上的人们》是她后期一首代表作,还因为两者有个相同的主题,就是反抗时间。主题虽然相同,结论却截然相反。前者是肯定的,后者是怀疑甚至略带否定的,或者换句话说,后者是反讽的。如果我们从辛波卡后期诗读起,碰到《写作的欢乐》这个标题,我们大概会期待这是个反讽的标题,因为她诗中反讽是如此强烈和巧妙。但是不,她真的是在谈写作的欢乐。她写文字如何像生命一样活动,诗人如何手握生杀大权,甚至差不多用脚镣把时间拴住了,甚至比上帝还万能,因为上帝固然永恒,但上帝辖下的生物却都是必死的,尽管他们被应允了永生和天堂。而我们这位诗人却似乎在指挥永恒的生命。当然,这其中也有挫折,有沮丧,“走投无路”和“绝境”。但是,最后她的结论是肯定的。写作带来无穷欢乐,因为写作可以保存在别的情况下永逝的事物,也就是反抗死亡:这只手是必死的,易腐的,但这只手写下的东西,却能不朽,对它的必死性作出复仇。 

 

 

那只飞奔穿过写书的森林的书写的雌鹿在哪里?

它会从复写纸般反映它的嘴的

书写的水中啜饮吗?

它为何抬起头?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它撑着从真理那里借来的纤细四肢,

从我手指下竖起它的耳朵。

沉默——这个词也在纸上沙沙响,

并脱离由“森林”一词

引起的枝桠。

......

写作的欢乐。

保存事物的机会。

对必死之手的复仇。

(黄灿然 译)

                   

《写作的欢乐》写于一九六三年,它类似一首微观诗,从诗人主观性出发;而在约二十余年后,《桥上的人们》则可以说是一首宏观诗,从大自然的客观性出发。《桥上的人们》焦点是一幅画,画中桥上的人们遇到暴雨,加快步伐。如此而己。可以说,从客观角度看,它比大自然中的一块石头还乏味。但是,嗯,人们却不理会什么客观世界,尤其是他们反抗时间,他们赋予这个永远不动、永远不在发生或发展中的死东西以活生生的意义。其中一个反抗者就是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他的画就是要让时间绊倒,尽管,他这个人早就死了,因为他的肉体不能反抗时间:虽然时间不能“作用”他的画,但时间能“作用”他的肉体。不过,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尽管时间可以“作用”他的肉体,但时间“作用”不了他的画,倒是他的画“作用”了时间。但这种反抗不过是人们自己的意识在作用吧了,大自然根本无动于衷,甚至连觉得无聊也是对这“艺术”的恭维。辛波卡自己的态度呢?无疑,她看到了艺术的力量,但她不再像《写作的欢乐》那样肯定了,她写的不是《绘画的欢乐》,而是对艺术的价值表示怀疑。不过,有一点仍然可以肯定,也即她依然用反抗时间的方法,也即写作,也即艺术,来表达地对艺术的怀疑。但既然她以行动表达了她的看法,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她不见得肯定艺术,却不能不从事艺术,就如同我们不见得肯定生命,却还要设法活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